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2019-12-26肖丽梅谷青胡国春
肖丽梅 谷青 胡国春
(玉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云南 玉溪 653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由于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情况会造成心肌坏死,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极易同时并发急性心力衰竭[1]。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旦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风险显著增加[2]。因此,积极地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应用了脑利钠肽,获得良好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按照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42例患者,平均年龄(59.3±4.5)岁,其中有男性23例,女性19例。对照组42例患者,平均年龄(58.7±5.2)岁,其中有男性22例,女性20例。两组的社会学资料、疾病类型比例、病程、病情等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吸氧以及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首先静脉推注1.5ug/kg脑利钠肽,然后以0.075ug/kg/min静脉滴注脑利钠肽,计量范围负荷剂量:1.5~2ug/kg,维持计量速率:0.0075~0.01ug/kg/min,后期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适当增减计量[3]。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心率、BNP和LVEF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率、BNP和LVEF等,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率、BNP和LVEF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率、BNP和LVEF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n心率(次/min)BNP(pg/ml)LVEF(%)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2101.12±10.4774.36±2.433447±1170378±1420.32±0.050.64±0.06对照组42100.82±11.1982.33±3.673350±11912069±8600.31±0.040.53±0.05 t 0.2457.4520.467232.6730.2898.672 P>0.05<0.05>0.05<0.05>0.05<0.05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与对照组(11.90%)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讨论
临床的常规治疗,虽然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耗氧量,该项心脏供血情况,但是却无法阻止心室重构,因此远期效果并不理想[4]。脑利钠肽是心脏分泌的利尿钠肽的一种,具有拮抗神经内分泌、对抗心室重构的作用,因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脑利钠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效果[5]。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衰竭患者实施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BNP和LVEF等指标,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患者效果的目的,但是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没有明显增加,这表明脑利钠肽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