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万成:山兰香飘黎乡脱贫“稻路”

2019-12-26吴茂辉黄顺达

电脑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村山罗江青松

新华社记者 罗 江,吴茂辉,黄顺达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青松村,村民在屋顶晾晒山兰稻。 新华社记者 罗江 摄

清晨收割完一垄地的稻谷,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村村民张万成装上一麻袋,到村里的合作社脱谷碾米。今天晚上,他要用新米配上山兰酒招待客人。2017年他靠种山兰稻摘了穷帽,种植规模年年扩大。今年种的2.3 hm2山兰稻能打超1 500 kg谷子,收入近4万元。

“过去大米不够吃才种山兰稻,没想到现在还能靠它挣钱。”煮好一锅山兰米当午饭,张万成咂摸出不一样的滋味。

过去,傍山而居的黎族先民根据当地坡地居多、灌溉困难的自然条件,培植出适合在旱地、坡地种植的山兰稻。但因山兰稻产量低,当地群众口粮都难以自足。随着海南省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完善,高产水稻品种迅速推广,百姓口粮日渐充足。山兰稻作为一种低产作物,逐渐成为黎族人餐桌上的“配角”,种植规模迅速萎缩。

然而,随着生活的富足,老百姓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营养保留更完整的粗粮糙米正在引领新的饮食习惯,古老的稻种正在焕发新的价值。山兰稻粗蛋白含量高,古法种植施肥少受到市场青睐,质量最优的产品甚至能卖出百元一斤的高价。

2015年,驻村工作队来到青松村这个深度贫困村,发现村里零散种植着超20 hm2山兰稻,却没有作为商品流通。青松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立斌说,政府通过引导当地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改良耕作方式,让山兰稻更“值钱”。

放弃传统的刀耕火种,通过与其他作物轮作疏松土质、增加生物固氮保障地力;推广“山兰陆1号”高产品种……青松村山兰稻种植规模扩大到近127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从约75 kg提高到110 kg以上,帮助87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现在,青松村山兰稻年产量20 万kg,供不应求。在青松村的辐射下,青松乡种植山兰稻达267 hm2,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当地农民成立合作社打造“青松香”品牌,借助订单农业、电商销售等方式,青松乡山兰米、山兰酒飞向全国各地。

这几年,张万成发现这个偏远山乡热闹了起来。庆祝丰收的“山兰节”是当地传统节日,每年由各村德高望重的老者依据山兰稻收获的时间而定。如今,丰收的喜悦被更多人分享。传统习俗演变成为“啦奥门”山兰文化节,在黎语中,“啦奥门”正是“庆丰收、吃新米”之意。

11月17日,今年的“啦奥门”在青松乡拥处村揭幕。除了“祭拜山神”“稻公稻婆喊山”等传统仪式外,稻田实景演出将游客带入丰收情境,亲身体验收割、碾米等传统稻作农事。山兰稻的文化内涵被充分挖掘,农文旅融合让当地百姓的致富“稻路”越走越畅。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青松村,村民在屋顶晾晒山兰稻。 新华社记者 罗江 摄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青松村的山兰稻田,村民在收割山兰稻。 新华社记者 罗江 摄

猜你喜欢

村山罗江青松
画家/罗江
罗江农商银行发放“红色信贷”23亿元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让汩罗江复活
丰收歌
王学俊作品
林青松
Asymptotic Behavior of the Drift Coefficient Estimator of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riven by Small Noises
村山的理想
村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