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大学英语“金课”的路径思考

2019-12-26武芳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金课大学语言

武芳芳 姚 进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金课”、“水课”的概念;随后,“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被正式写入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大学英语“金课”,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也是广大教师的关切所在和努力目标。

1 大学英语“金课”设计的标准和原则

何为“金课”“水课”?对此学界已有共识:“金课”可归结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而“水课”则是“低阶性、陈旧性和教师不用心的课”。就具体课堂表现形式来说,“金课”之“金”贵在“高阶课堂、对话课堂、开放课堂、知行合一、学思结合”,而“水课”之“水”体现在“低阶课堂、灌输课堂、封闭课堂、重知轻行、重学轻思”五方面。从学生的视角看,理想的“金课”应该是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及课程实用性等方面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金课”的教学设计,一般应把握如下几个原则:一是学习者有效参与,即激发并保持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高层次的思考与学习;二是学习内容聚焦,要求“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进行动态调整”;三是全脑教学,“倡导顺应大脑规律,通过多通道信息输入提高认知加工效率,探究多样化教学和学习方式”。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其培养内容不仅仅限于学生通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还包括与学生未来相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的交流应用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以及国家、社会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不断需求,大学英语“金课”的构建还应该包括与新时代科技发展同步,实现新知识学习与语言学习相结合,适度提高课程内容的认知挑战度,致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性思辨能力。

2 打造大学英语“金课”的必要性

我国的大学英语改革已历经数年,取得的进步和改变有目共睹。但面对国家、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日益国际化,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仍存在着几个主要问题,亟待解决。

2.1 课程内容脱离社会个人需求,教学目标与教学定位相对滞后

多数高校采用统一的大学英语教材,容易忽视不同程度、不同地域或不同专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些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懈怠情绪普遍。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课堂教学仍以单纯的语言知识的讲解传授为主,未能真正聚焦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哑巴”英语现象仍普遍存在,缺乏在国际交流和继续深造方面深入探讨和交流的能力,更缺乏将中华文化文明成果传播出去的能力。大学英语注重课程的通用性、综合性,往往被诟病主题陈旧简单,有些内容目标与高中英语教学重复,却又与学生日后继续深造、职业发展、实际工作中可能涉及到的应用型英语关系不大。

2.2 教师教学手段、模式单一,课堂效果很不理想

大学英语的课堂普遍是大班授课,生师比例严重失调;加之近年来英语课时被大幅度削减,趋势愈演愈烈。受班型、课时所限,语言学习必需的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等很难有效组织起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使用PPT课件照本宣科、单向灌输语言知识,缺乏问题的引领和任务驱动,学生要做的就是被动地聆听、理解和记忆,而没有分析、评价和展示交流的机会,往往导致学生消极听课、学习效率低下,“以学生为中心”更是沦为口号。

2.3 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评价与测试是检验教学质量、推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可惜的是,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考核模式,即以校内的期末终结性评价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标准,缺乏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考核,也缺乏对学生整个学习发展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此外,实际操作中也多处含“水”,如考前复习划定范围、试题中大量充斥客观题型、平时成绩虚高等。

3 打造大学英语“金课”的路径和措施

围绕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结合大学英语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本文对打造大学英语“金课”提出了如下的路径思考:

3.1 调整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体现课程的“高阶性”

高等教育的日益国际化,对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势必使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做出相应调整,由以传统的四、六级考试为导向的通用性目标向以国际化课程为导向的学术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目标转变,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层次性。高校可根据各自的学科专业体系及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和语言水平,设置多种模块课程(如语言技能类、文化拓展类、学术英语类、专门用途英语类等)。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应拘泥于现成的教材,而是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拓展和补充,创设高阶性的问题情境或任务驱动,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与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高级思维。以《新通用大学英语3(第二版)》第二单元课文“The Baby Makers”教学为例,在语言学习、篇章内容理解基因编辑疗法(Gene Therapy)的基础上,教师设置思辨性问题如Can you identify the author’s line of reasoning?What evidence is cited by the author in the text? Is the author’s reasoning sufficiently supported by his evidence?帮助学生厘清了文章的论证思路与谬误,然后再引入两则相关TED演讲视频“The ethical dilemma of designer babies”,“Gene editing can now change an entire species —forever”,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讨论基因编辑技术的优势和潜在危害,可能涉及的生物医学伦理问题,以及这一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这样的教学设计,将语言学习、新科技知识的汲取以及人文教育相结合,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求解能力。

3.2 改进教学形式,线上线下并举,体现课程的“创新性”

有效课堂教学是打造大学英语“金课”的关键,即力求达成教学的效果、效益和效率三者并重,“强调学有所得、所学有用和方法科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即“主动学习者、自主建构者、积极发现者和执着探索者”。同时,也必然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增强师生互动,线上线下并举以拓展课堂的空间与时间,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机,从而整体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慕课、SPOC、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技术形式,课前组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自主完成语言结构性知识的学习;课上侧重策略训练与引导,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同学互评、师生问答等多种方式的语言活动进行语言应用训练,通过高交互的学习情境的创设,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尤其是说和写的能力,使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加强和提高;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SPOC、学习APP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拓展每周所学的知识内容。

3.3 转变考核理念,完善考评体系,体现课程的“挑战度”

建立多样化的考评体系,使大学英语课程的评价尽量涵盖课程体系的每一环节,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与方法,将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以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改进教学管理,也有助于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考试内容既有对语言知识的考核,也有对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评定,形式上既有平时测验,也有期末考试,还包括对课堂表现、学习记录、作业情况等的考查。如有可能,可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学档,记录整个学习过程的点滴。以考促学,以严格而科学的考评增加课程的挑战度,让学生的学习“痛并快乐着”。

3.4 转变教学三观,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

“金课”或“水课”,归根结底在于教师。“转变教学‘三观’,是给课堂教学挤‘水’添‘金’的关键”。教师需首先弄清楚教学是什么,教学为什么,以及教学何者为主这三个基本问题,才能真正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心全意投身教学实践。具体说来,“金课”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科学严谨的态度,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愿意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融入教学,能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培养要求,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取运用恰当的教学内容并不断调整改进,善于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并勇于探索实践。

总之,想要把大学英语课程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金课”,需要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的不懈努力,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金课大学语言
“留白”是个大学问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大学求学的遗憾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