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精品课与“金课”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2019-12-26杨静
杨 静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虽然我国精品课、“金课”的建设时间不长,但其建设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同时也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建设精品课程、“金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激发教师投入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丰富我国教育资源等。但是在精品课及“金课”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我们亟待解决。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作为精品课程、“金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科学性、有效性直接影响课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对此,注重省级精品课、“金课”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主要重要意义。
1 研究背景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创新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更好地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目标,2003年我国教育部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之后,为将高等教育重点向提高质量上转移,教育部于2007年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也因此成为该项工程的重要内容,并通过精品课建设不断推动高等学校教育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精品课建设工程的推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优质资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教育的发展目标。具体而言,精品课程是一种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特点在内的示范性课程。伴随精品课程的推广应用发展,当前我国精品课程的评审范围已经由高等学校本科、大专额课程逐渐向研究生课程拓展发展,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不断趋于完善。
所谓的“金课”,其又被称为一流课程,具体指“金课建设”计划的10000门左右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金课建设”计划是指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其包含高阶性、创新性、线上线下相结合、虚拟仿真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类型的课程。在“金课建设”计划中,其具体任务是要建设3000门左右线上“金课”、7000门左右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金课”、1000项左右的虚拟仿真“金课”以及一定数量的社会实践“金课”等。这项课程建设计划是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而进行的综合改革,更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新定位与全面提升。当前我国对国家精品课程以及“金课”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并形成一定的文献成果,但是很少有人针对两者之间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进行差异性研究。
2 省级精品课评价指标分析
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我国当前所建设的精品课程主要强调要建设具有特色以及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其建设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教育教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并在这一过程中能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性作用。按照上述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来进行有效规范。对此,精品课程的评估要充分体现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梳理好经典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主动性和主导作用。
在当前我国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为更好地增强课程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其评价大多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在方案选择上由综合评估与特色评估两部分内容组成,并根据不同的评估部分划分分值占比。总的来说,精品课程的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课程特色等内容。二级指标则是对一级指标的内容细化,涉及到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课程内容的相关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教材建设与选用、网络资源建设以及相关教学硬件环境和设施等诸多内容。与此同时,鉴于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领域逐渐成熟,省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也涉及到国家不同阶段的教育,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特点,省级精品课程的评价指标也存在较大不同。从整体上来说,省级精品课程的评价指标更加侧重各个教学环节,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效果等环节。
3 “金课”评价指标分析
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阶段,振兴本科教育倍提高到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地位。面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补清考现象严重等问题,除了出台相关严格的刚性制度之外,还要大力实施课程改革这一核心环节,积极淘汰“水课”,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的“金课”,这也成为进一步强化本科教育的核心任务。在打造“金课”的过程中,势必要对“水课”与“金课”的标准进行正确认识,所谓的“水课”是指低阶性、陈旧性、不用心的课程,“金课”则与之相反。“金课”的打造要求高校要对现有的人才评价、教学评价制度进行一定改革,将其中不利于强化高等教育的人才评价、教学评价制度进行改正,彻底改变高校在人才评价中唯科研、唯论文、不中教学的传统挂念倾向,让教师真正重视课程教学。
随着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随之而来的技术产业革命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有新的发展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金课”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所不同。在目标层面,学校在进行“金课”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时,要充分反映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会议精神的相关要求,在教学目标评价中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精神。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主体,在“金课”评价指标中师生互动成为重要考量因素。所谓的师生互动不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其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除此之外,“金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更加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实施,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掌握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教学评价作为整个教学活动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其在“金课”评价体系中也是较重要的部分,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与评价。
4 省级精品课与“金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省级精品课与“金课”都是新时代发展下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教师质量,培养创造型、创新型人才。当前全面振兴高等教育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更是教育的围观问题,这需要制定正确的教学战略来改变这一现状。省级精品课程与“金课”在评价指标中,都更加重视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制定不同比例的评价分值。除此之外,省级精品课、“金课”作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其不仅仅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单一化的教学评价,也逐渐朝着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虽然省级精品课程与“金课”在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框架上没有较大差异,但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上仍存在较大不同。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重在鼓励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引导教师创新,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正是在这种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省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着重考虑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业务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当前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性,更加强调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并关注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成果是否显著。在此基础上,强调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并且鼓励教师将这种精品课程汇成教学成果,发挥示范作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精品课程与“金课”建设在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质人才、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两者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