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日本媒体框架下的“一带一路”与TPP

2019-12-26黄小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舆论一带变化

黄小英

(广州商学院,广东广州 511363)

前言

在新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全球一体化模式给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提供了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中国经济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给合作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而TPP(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通过美国和日本加入TPP来促进亚太经济的发展,使亚洲的经济贸易能够呈现出快速的发展状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TPP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理念上的对抗,但是,其宗旨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经济的进步和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和TPP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日本媒体的正确思想引领和认知有助于日本以更好的状态、正面的思维去正视“一带一路”的积极性,日本媒体框架下的“一带一路”与TPP的认知,是媒体宣传给予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

1 日本媒体对于中国“一带一路”与TPP的认知变化

1.1 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与TPP的报道数量变化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2013年9月至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5年国家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成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政策。“一带一路”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地区经济发挥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有8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在金融支持和金融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发展下一带一路拥有了84个成员国[1]。TPP是跨太平洋伙伴协定的简称,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共同发起。TPP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联盟。美国在2009年加入了TPP,TPP开始广泛受到关注。在美国加入TPP以后,日本也加入了TPP,在利益集团方面美日进行了联合,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和TPP的报道中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来源于经济竞争的理念。《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是日本公认的三大报纸。分别以“一带一路”以及TPP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发现,截至2017年6月7日,三大报纸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数量分别为 196 次、105 次和178 次。而关于TPP三家媒体的报道数量分别为 454 次和 364 次。由此可知,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文章数量少于TPP的文章。特别是美国退出TPP以后,报道的数量也逐渐减少,日本政府在面临尴尬局面的时候,“一带一路”的文章数量和报道数量逐渐增强,美国退出TPP以后TPP的相关报道呈现出了萎缩的趋势[2]。这不仅揭示了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和TPP报道上的倾向性,而且充分展示了日本媒体在“一带一路”与TPP的认知上有着一定的差异[3]。

1.2 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与TPP的报道内容变化

除了报道数量,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和TPP的报道内容上也有着一定的变化。在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内容上,一开始媒体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亚投行,3 家媒体对亚投行的报道数量分别为 475 次、300 次和389次,这体现了他们更关注的是具体的、细节性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后来他们的报道内容慢慢地转移到了“一带一路”这个顶层设计上面来,关注“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关注与中国展开合作的地区与国家,关注合作领域,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从单一化走向了多维度。而日本媒体对TPP的报道,则从经贸合作方面的多项内容逐步进行范围上的缩小,从多项内容转向了单项内容。

1.3 日本媒体对“一带一路”与TPP的报道态度变化

随着“一带一路”的成功落实,各个项目不断成功推进,日本媒体对“一带一路”和TPP的报道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日本起初对“一带一路”关注度不高,对建设前景并不看好,在报道中体现出普遍的忧虑以及抵触情绪,担忧会导致中国政治影响力的提高,导致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增强,担忧中国会影响地区安全。但是,在一带一路取得成果以后,日本媒体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报道呈现出好转的趋势,对“一带一路”的客观解读增加。在未来的发展变化中,日本媒体对“一带一路”建设走向有着基本的判断,认为中国经济会在稳中有进的态度下坚持下去,日本和中国要建立起共享共赢的理念,使沿线各国都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日本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对接实现亚太经济的平衡。在经济发展领域逐步实现中日关系进一步改善。而对于TPP,日本媒体由一开始的饱含热情到慢慢态度转冷,特别是在特朗普宣布退出 TPP 之后,《朝日新闻》对 TPP 的报道更加悲观。

2 日本媒体框架下的“一带一路”与TPP的舆论导向

2.1 报道政策性的调整

“一带一路”在沿线各国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就,日本政府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从拒绝、模棱两可到进行有限的参与,获得了多赢的成果[4]。在日本政府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认知上有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对“一带一路”感兴趣以后日本的政策逐渐呈现出了快速的转变。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变化对于日本媒体有重要的影响。日本政府对于一带一路的政策性调整,使得媒体报道也有了政策性的变化,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的角度更加全面,在报道政策上呈现出不断开放的状态。在政策的调整下,日本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呈现出更加友好的现象。对于“一带一路”报道的政策性方面的认知,更加以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为要求,日本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的态度更加明显。在谈论“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方面,可以以经济性、透明性和开放性为发展,建立自由开放的双赢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的报道政策性的调整使日本媒体框架下的“一带一路”与TPP的舆论导向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2.2 舆论内容的思想引领

舆论带有方向性,而舆论的方向性主要是对人们思想的引领。通过舆论内容的影响,人们的思想领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状态是思想引领的重要表现,也是针对于舆论变化能够带给思想意识上的重要建设。在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日本以发达国家的状态居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在参与到亚洲经济和欧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日本都能够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主体要求,那么,在日本媒体的舆论的内容方面,日本的媒体更加严格。在舆论内容方面国家对其有重要的规划。在“一带一路”和TPP的竞争的前提下,“一带一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TPP在发展建设中速度缓慢,日本的舆论内容有了内容上的变化[5]。在舆论内容上以“一带一路”的和平繁荣贡献为主,而在TPP的报道内容上,则是通过多方面的合作来达到共赢的目的。在舆论内容上不仅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生活,更在社会生活的报道领域上,出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育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多项内容。中国的“一带一路”和TPP的建设之间在成果上有了显著的差异,日本媒体在舆论的内容上的变化就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在日本舆论内容的变化前提下,日本民众们对于“一带一路”的印象和TPP的参与性都有了明显的倾向性。

2.3 媒体关注度的转变

媒体是新闻的重要传播中心,而新闻的传播对于人们思想的引领主要体现在媒体关注度的转变上,媒体关注的事件就是人们关心的事件,而通过媒体的关注度来调整思想上的引领,则是媒体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真正实现的意义。任何国家的新闻媒体都是关注热点事件,那么在日本的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媒体关注度始终以国家发展的目标为基础,以国家面临的热点问题为要求。日本的商界人士在“一带一路”的认知中,在关键的转换过程中督促政府尽快与中国商讨参与“一带一路”。在日本学界对“一带一路”的倡议关注度,从负面的影响逐渐转变到如何融入参与。学术界的解读和论著明显上升。媒体对“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报道向着好的趋势发展。特别是李克强总理访日的之后,关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报道总量和正面报道数量明显增加。日本右翼媒体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攻击虽然没有停止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但是仍然以日本民众对于“一带一路”的建设为认知变化。日本对“一带一路”建设认知迅速变化开始于2017年,这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带一路”的发展超出预期,日本担心错失良机,那么开放的印太战略是日本提出来的。在TPP的发展过程中,特朗普上台三天后宣布退出TPP,日本在TPP的努力则呈现出冷落的状态。日本在与寻求中国合作的过程中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合作模式和参与度更加深入,日本媒体在媒体关注度上有了细致性的转变。

3 结语

竞争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词,在竞争发展的前提下,媒体的力量能够从某些方面引导社会的关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布局和美国日本之间的TPP的经济联盟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从媒体的角度来讲,针对于“一带一路”和TPP实际的效用需要进行正面的引导才能够使大众的认知理论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日本媒体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报道往往存在着偏差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日本国家发展的需要,更是日本与中国关系的历史性矛盾造成的。媒体框架下的“一带一路”与TPP的认知就要求以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发展,要求媒体的作用能够发挥出真实,反映现实世界的优势。

猜你喜欢

舆论一带变化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从9到3的变化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这五年的变化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鸟的变化系列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