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播映的多元化及其价值
2019-12-26汪少明
汪少明
荷兰传播学者麦奎尔认为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电影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休闲”的出现,并且响应了全家人以经济又文雅的方式来欢度空闲时间的需求。[1]电影诞生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由一个发明产物、杂耍形式发展到表现世界的艺术、传承文化的载体、传播信息的工具。电影的综合性、艺术性、精致化、大众化,让人们十分喜爱电影。
如今,人们观看电影方式日趋多元化,可去影院接受视听刺激,在家打开电视看,租借影碟坐在电脑或电视机前看,乘地铁、坐公交,歪在床上、摊在沙发上,还可边吃边喝手捧一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戴着耳机便利地欣赏。本文将对电影播映的历程作简单的回顾,阐述其特点及优劣性。
一、电影院观影
影院观影是历史最悠久,形式最传统,曾经是票房收入最倚重,也是最有氛围的观影方式。电影诞生初期,没有专门的电影院,也没有形成集体观影的规模。
十九世纪末,光学、化学、电学、机械学等学科的发展,共同为电影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只有欧美发达国家具备这样的条件,有多个国家的发明者不约而同为电影诞生做出过自己的贡献。1888年爱迪生研制出活动电影摄影机,1891年他和助手迪克森发明了电影视镜,并为之申请专利。1893年在芝加哥万国博览会推出“电影窥镜”。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大众放映。但爱迪生认为只有让每个好奇的顾客单独通过看片机来看电影,每次交一个镍币才能挣钱。[2]爱迪生这种做法较之于上座率很高的电影院而言,难成规模,收入不高。但当下人们用移动媒体独自观赏电影的方式,似乎与爱迪生的设想有惊人的相似。当然,后者内容的丰富和长度又不是前者所能比拟的。
在法国,心灵手巧的奥古斯特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将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放映机进行成功改装,推出了具备摄影、放映和洗印三种主要功能的“活动电影机”Cinematographe。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卡普新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对外公开销售电影票,放映了《火车到站》《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等短片。这一天也被定为电影诞生日。[3]1895年11月在柏林冬宫,德国人麦克斯和埃米尔·斯克拉达诺夫斯基用自己发明的活动放映机,首次放映了亲手制作的活动画面——《冬日流浪者》。[4]此外英国的罗伯特·保罗也发明电影放映机(Biosoope)。他们都是世界电影的先驱。
早期是没有专业影院的,借其他的娱乐场所临时放映。在美国,歌舞场、小剧场的娱乐节目、戏剧结束后才放映电影。1905年6月,空商店改造过来的镍币影院出现在匹兹堡,入场券为5美分,随之较专业的影院很快遍及美国的城镇。[5]
与欧美的电影放映地不一样,中国早期放映电影的场所多在茶园、戏园或公园。1896年6月30日,由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的茶楼内首次放映电影“西洋影戏”。20世纪初,电影院才从茶楼、戏园中脱离出来,成为专门的放映场所。到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虹口海宁路与乍浦路口,用铅铁皮搭建了一座可容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被认为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座专业的电影院。[6]不过,新的研究资料证实,中国第一座专门的电影院,并非在上海而是在哈尔滨,即1905年12月科勃采夫法国电影园,甚至有可能更早。[7]
随着叙事技巧的提升和表现能力的成熟,电影由杂耍发展为具有独立个性的艺术样式,专业影院也应运而生,不断改造升级。为满足社会需求,吸引观众,制造新奇,也因为电影制作技术、放映技术的提升,电影界推出了宽银幕、环幕电影、球幕电影(圆穹、穹幕电影)、全息电影等;音效也由无声到有声,立体声到杜比全景声等,影院也须有与此相配套的设施,出现了形式各异的影院,观影变成一种视听享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为了与新生的电视产业争夺观众、市场,制片商们推出极具视听震撼的宽银幕,投巨资拍摄多部细节精致、规模宏大的史诗级大片,代表作有《宾虚》、《埃及艳后》和《十诫》等,自此宽银幕变得普泛化。
人类求新求变的步伐绝不停止,又陆续推出了3D立体电影、4D,甚至VR电影。3D立体电影(Stereoscopic Movie)是基于双目视差原理产生立体效果的,它将一个物体或场景在不同视角拍摄的两组影像进行叠加,并利用偏光或滤光技术使观众左右眼各看到对应自己一边的影像,以刺激大脑产生具有立体感的画面。立体电影的纵深空间感远比平面电影的效果强烈得多。所谓4D电影,是指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辅之以环境特效,模拟仿真而组成的新型电影产品。影院内安装有下雪、下雨、闪电、烟雾、震动等特效设备,观众在观看立体电影时,可实时感受到暴风骤雨、电闪雷鸣、撞击震荡、喷雾、洒香水等一系列与电影内容相吻合的感官效果。4D较3D电影,使观众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多重身体感官体验,有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惊险、紧张、刺激、全新的娱乐效果。4D电影尽管目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影像传播方式,但普遍推广也非易事。
影院观影具有较强的仪式感和排他性,促使观众凝神专注。发行、院线制度改革,使影院统一排片,城乡同步看片,多个放映厅虚位以待,观影具有新鲜感、选择性、时尚化。封闭的空间、幽暗的光线、洁净的场地、典雅的装饰、相似的坐姿,没有快慢暂停回放的进度条,只有银幕上闪烁的光影与声音的引导,观众的主体意识暂时消失,沉浸在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和生动的人物中,将整个身心交给银幕,与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影院的观影也是内向的、强制的,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让·路易·鲍德利所言:黑暗的房间和镶着黑框、像一封吊唁信似的银幕已经呈现出独此才有的、能以发生效力的条件——没有任何与外界的交流、通话和通讯。放映和映现发生于一个封闭的空间,而呆在里面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得到(或者根本不去意识),都像是被拴住、俘获或征服了。[8]
汽车影院、水幕影院、露天流动放映场等都可观赏电影。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中国人的文体、娱乐方式较少,电视机也是稀罕物,看电影是大多数平民百姓的最爱,有如过节般的快乐。露天影院多见于上世纪的乡村、工矿、校园、军营等地。无论孩童时期,还是读大学期间,笔者通过这种方式观看过电影,尽管设备简陋,受天气影响,冬有严寒刺骨风,夏有酷暑蚊虫虐,或长久站立或席地而坐,却带给我美好的回忆,给我很多电影启蒙。目前,反映影院生活的电影有《最后一场电影》(1971)、《开罗紫玫瑰》(1985)、《天堂电影院》(1998);由35位世界优秀导演为戛纳60周年拍摄的短片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2007)等。
截至2017年6月,中国城市院线数为48条,农村数字院线317条(含10条校园院线),共有总院线数为365条,银幕数已超过4.5万块,超越美国成为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9]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电影票仓,看电影依旧是观众的挚爱,深受城乡青年喜欢。在设备良好的影院观看电影诚然能获得强烈的视听效果、感受美感,但往返途中的时间、购票的费用所需成本不低,观影的时间和电影的档期都需要提前妥善安排,也无法反复观看,自由选择进度。
二、电视观影
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人贝尔德在伦敦的实验中首次研制出能传输图像的机械式“扫描”电视机,这被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到1928年,美国的RCA电视台率先播出第一套电视片《Felix The Cat》,标志着电视时代的到来。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信息传播和思维方式。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的亚历山大宫建成英国第一座公共电视台,11月2日正式播放电视节目。
影视融合不仅体现在两者的制作流程和内容表达相似,也在于制作手段和传播媒介的互通。当电视节目需要精良制作的影片为其丰富内容、锦上添花时,就有选择性地购买、播出电影作品。“打开电视看电影”成为如今人们居家的常选。随着电视的发展,除了各大卫视的电影剧场、电影频道免费观看之外,还有付费电视,满足订户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观影诉求。
知名的专业电影频道有以下这些——家庭影院频道HBO(Home Box Office)于1972年开播,是美国首家电影频道,由时代公司专营电影的有线电视收费频道。良好的内容以及不插播广告的优越性使其走向全球,通过卫星信号传送给世界150多个国家。香港有星空传媒的电影频道(STAR Movies)、凤凰卫视电影台、美亚电影娱乐频道等。而大陆最知名莫过于央视的电影频道,拥有大量的影库资源,甚至还投拍电影。此外还有东方电影频道、峨眉电影频道、西部电影频道、长影频道、怀旧频道(央视加密)。电视观影的优势在于省钱省力,足不出户;短处在于收看时间固定,内容被动,不能有选择性观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和最新上映的电影。
三、录像、影碟观影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逐渐打开国门,人们渴望了解异域风情的电影。但当时中国电影的“统一拍摄、统购统销”的模式,机制略显落后,渠道单一、层级发行、周期漫长,小城镇居民观看电影的时间较之于一线城市已非常滞后。而且中国电影数量较少,类型单调,说教味浓。适逢以日本胜利公司JVC为主,松下、日立、夏普等公司都生产VHS格式的录像带。大多未经授权的外国名片、港台电影转制而成的录像十分受宠,大街小巷都有录像厅播映电影。
此后,VCD、DVD影碟机先后问世,人们购买影碟机,租借、购买、收藏自己喜爱的光盘,借助彩色电视机、音响设备组建家庭影院,尽情享受电影。在那个时代,租碟店遍及中国大城小镇里。
借助录像、影碟观影,观众可快进略看、倒退复看、暂停,自由选择观看的进度,这在娱乐休闲、教学研究中使用较多。可惜无论是老式的录像带,还是VCD、DVD,也大多是盗版货,影像模糊,色彩浑沌,只能大致了解故事,至于细节就无法保证。获得授权的电影录像、光盘是电影重要的衍生产品(后产品),可延长电影产业链,拓展资本回收的途径。
四、联网观影
1991年,美国商用因特网协会将网络投入商用。1994年底,INTERNET已通往150个国家。互联网可存储海量的文字、图片、影像信息,具有链接和搜索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电影的前途命运就与互联网缠绕在一起。2005年开始有一大批视频网站相继诞生,美国有YouTube、Netflix、Vimeo、苹果公司旗下的iTunes等。中国的视频网也迅猛发展,涌现出M1905、CNTV、新浪、搜狐、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网、乐视网、爱奇艺、爆米花网、风行、哔哩哔哩、PPTV、PPS、芒果、六间房、百度、网易、酷6网、56我乐、51视频等网站。
互联网的视频库存量大,资源丰富,观看便捷。影迷通过搜索引擎能寻找自己需要的电影,一边观赏一边互动反馈、弹幕评论;不仅可以在线观看,还能下载、转发分享。观者根据需要任意选择进度,也能跳播、暂停、回放。对于新近上映的电影可通过宣传广告、精彩片花、预告短片了解信息,继而决定是否需要观看。有些电影可先免费试看几分钟,如果还想继续,就注册成为会员,付费开通VIP,再完整观看。
影视专业人士、资深影迷、研究者都很希望看到世界名片、经典老片、大师佳作或富有特色的小众电影。但这些电影早已不在影院播映,也无影碟可购买,却可在网络中寻其影踪。笔者通过某些专业网站搜索电影种子,利用软件翻墙下载很多高清电影,在移动硬盘存有4000G的视频素材,为自己研究电影奠定坚实的基础。我补看过多部流派的经典电影,细致观赏世界电影大师的佳作,这得感谢互联网对人类的馈赠。
如今,媒体融合十分普遍,宽带网与电视联合的IPTV,也是居家人看电影的好途径。如今普通电视借助机顶盒,智能电视甚至能接受wifi信号,把电视机当显示器使用。提供网络电视信号的有中国互联网电视、BBTV网视通、华夏互联网电视、互联八方、和丰(芒果)互联网电视、环球网视、银河奇异果;智能电视盒有泰捷WEBOX、小米盒子、天猫魔盒、乐视、pptv等,这些设备都支持无线连接,然后通过HDMI或者VGA+音频线连接到电视机上。
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在移动端看电影已是青年观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智能手机、Pad等可随时随地进行观影,有效利用碎片化的空余时间,观看也日趋即时性、便利化、隐私化、个性化。不足之处,网络观看电影对网速要求高。如果宽带传输速度慢,配置较低,就会出现播放不够流畅、卡顿、马赛克、画质差等现象。
财政部发出《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财教[2014]56号)明确提出“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电影产业发展”,专门提到“加强重点专业性电影网站建设”。从这个角度讲,视频网站会继续发展,完善服务。现在网络大电影完全不必进入影院播映,而某些文艺片、纪录片、农村片、儿童片、少数民族电影等等因为种种缘由无法排片进入院线,一旦借助网络播出,找到传播渠道,就可增加其可见度,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当然,视频网站要做到依法合规,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维护制作方的经济利益,自觉购买版权。要尊重行业规则,网上播映不得早于电影下院线时间,使电影走向可持续性发展的健康之路。
五、穿戴立体装置观影
人类探索未知、创新求变的脚步永远向前,观影方式也随科技进步而更进。头戴式便携观影设备也悄然兴起。
早在1997年华盛顿大学已研究出“真实感视网显像装置”(VRD),用激光扫描把画面直接成像于视网膜上,银幕也不再需要了,世界进入空间电影的新境界。[10]VRD也叫光线扫描显示器,图像可以直接生成在视网膜上。利用光源生成合成光束(即激光),在视网膜上绘制出光栅图像。为了生成全色的图像,需要使用三种光源(红、黄、篮),单色VRD只需要一个光源。
现在可穿戴设备还有VR头盔、Google眼镜、柔宇Royole-X、3D巨幕观影设备嗨镜、酷睿视GOOVIS、微软全息眼镜HoloLens等等。它们外形酷炫、配置较高、携带方便,观者在虚拟世界中产生真切而独特的体验,有强烈的沉浸感,很能吸引城市年青一代。
目前这类设备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最大的问题是成本过高,技术不成熟,适合观赏短片和电子游戏,尚无法大规模投入使用。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有关技术难题攻关成功之后,可穿戴设备将会给观影方式带来更大的改变,带来非同凡响的感受。
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升级、电影业的积极推进、观众消费诉求的多元化,使多媒体融合成为可能。高清数字影像还可以在飞机、客车、轮船、高铁等移动媒体上播映,网络与电视联合,网络与手机联合,甚至通过网络与影院结合而成具有一定私密性和社交性的点播影院。
电影播映的方式与观众观影的手段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其价值和启示在于:
其一,它充分满足了不同受众多样化的娱乐需求。公共空间走向隐私空间,这反过来刺激电影制作和表现手法的多元化,构建良好的互动态势,有效推动电影的良性发展。三维立体电影极大满足人们观影的新奇感,促使电影克服制作的多重技术困难,有效提高多机拍摄和纵向调度的水平。
其二,它有效实现了影片的社会价值。那些优质探索片、文艺片、纪录片、农村片、儿童片、少数民族电影、微电影、小众电影、中外经典老电影等,难以进入影院公映。倘若没有电视、互联网、新媒体播出途径,它们只能永远待在片库中发霉,数字影像只能空耗存量,白白浪费大量制作的财力、智力、人力和物质。当下中国电影年产量约700部左右,但一半以上的电影却因档期及发行模式或题材、质量等问题无法进入院线。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的传媒优势,可突破院线单一的发行、播映模式,扩大优质电影与观众谋面的机会,最终发挥其文化魅力,实现其社会价值。
其三,它延长了电影产业链,拓展了电影收回成本的方式。单一的影院播映方式或票房收入无法使电影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价值,而丰富多元的电影播映对于制片方而言,是莫大的幸事,为自己的产品增添多条盈利渠道。缺乏宣发资金的中小成本电影可借助视频网络和电视台去传播,获得一定的商业回报。
当下中央电视台、各类电影频道或大型视频网站等主流媒体拥有强大的传播平台优势,可以主动与制片方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创作,构建利益共同体,在市场中获得最大收益。优质电影要主动与媒体进行多元合作,全方位、立体化授权播映电影,制作衍生产品,充分发挥其品牌效应,最大限度占据市场。
注释:
[1][荷]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2][美]阿·奈特:《美国电影简史(一)》,《世界电影》1982年第3期,第203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第256页。
[4]同[3],第62页。
[5]同[3],第271页。
[6]华汝国:《上海虹口大戏院的“电影传奇”》,《中国档案报》2014年6月26日
[7]张经武:《被遮蔽的哈尔滨:中国专业影院之诞生与早期电影文化格局》,《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第83页。
[8][法]让·路易·鲍德利《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李迅译,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社,2006年,第561页。
[9]杨帆、曾洁:《中国电影银幕数超美国居世界第一》,《华西都市报》2017年6月24日。
[10]金元浦、尹鸿等:《影视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