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推进研究

2019-12-26周旺东贺文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湖南民族过程

周旺东,贺文莲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现阶段,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过程中以湖南省地区教育为例。湖南主要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发展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城市。由于考虑到湖南区域地理位置、现实条件、民族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复杂难题,尤其是在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它的难度更大,现阶段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湖南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可能较湖南省义务教育的湖南省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在均衡发展,大力推广之下,要满足国家的基本要求,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1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是国家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湖南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学生生长过程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每位学生的成长,更对教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对家庭幸福和和谐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湖南地区有很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衰退,如何保持教育具有民族特色,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在进行文化传承过程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作用。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积极承担作用,建立完善的考评统一制度,重视民族文化,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湖南少数民族青少年群体中。很多人都没有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除了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还缺少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在现阶段学校教育课程学习过程中,主要培养对城市工业现代化生活的向往,忽视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和生活文化发生脱节,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然而,现阶段在湖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推广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熠熠生辉。除此之外,推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非传统安全性。由于湖南区域的特殊性,在民族学校发展过程中,教育质量不高,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会逐渐流失,多数的青少年群体也会选择外出务工,村寨剩下的更多是老弱群体。这时,国外敌对分子可能会进行文化入侵,宗教渗透。在无形中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这样在民族区域推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能够更好地传输我国的文化价值观获得帮助,帮助更多的群体具有国家认同感,避免过度的宗教渗透,文化入侵,与此同时,还能让民族地区的村庄更具文化气息。

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投入的重点内容,很多区域政府都在为技术教育均衡发展做出极大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的成就。然而,在一些民族区域,教育仍是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地广物博、富源辽阔、民族众多,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的自然、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其他区域相比,湖南发展指标较为落后,尤其是在教育发展和其他区域出现的悬殊较大。为了满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解决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综合考虑民族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以及不断外流导致的教育均衡发展难以实现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逐步空心化,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无形中被浪费。值得注意的是,在湖南某些偏远或者是居住分散的区域,会出现一名教师带几个或者是几十个学生的现象,再加上当地交通条件的限制。会出现很多年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地点上课,部分中心小学实施寄宿制,管理学生吃住的生活问题,如果年龄较小的学生远离父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心学校无法安排住宿,只能由家长进行接送或者是陪读,这样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忽视了经济效益,不能解决教育成本的基本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因素限制,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高、特色不明显,而且资源设备较为紧缺,教师老龄化严重,大多数只能勉强维持基础教育,学校学生、师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不高,也就是说,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师一校的现象。几乎学校的每位老师都处在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之下,如果教师在工作中生病,或者是需要外出参加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代课教师来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学校全面推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3 湖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教育质量不高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基础教育平衡的主要内容。主要目的是帮助更多的学校成为优质学校,实现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一些民族区域学校规模小、交通不便利,很少有学校受到社会领导的广泛关注,他们一般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问题。再加上师资力量淡薄、教学质量不高,大多数农村区域的学校仍处于基础的维持阶段。在湖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首要问题就是质量教育不高问题。多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的数量是非常少的,一师一校,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不了基本的教育需求,再加上民族村寨过于分散。如果将这些学校进行彻底解除,会增加部分儿童上学困难的困境,甚至有些学生去学校需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与此同时,也会给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师生人数不多,基础的办学条件无法完成,而办学效益不高,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课程教学,很多教学资源会出现浪费,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消极影响,且大部分学校并没有网络通信设施,在信息化社会,教师和学生必须通过特定的条件,实现社会资源信息的共享,学生在接触发展资源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我的素养。很多民族区域的教师很难有学习进修的机会。这时,他们的教学手法、教学理念过于落后,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尤其是在湖南边境民族地区校尤为显著,学生辍学和流失的现象也非常严峻。教师队伍更面临着重重困难,教学效率也不能提高。学校无论是在经费投入、还是体育设施购买、图书馆建立等各个方面都满足不了基本的教育需求,更不必说有现代化信息教育。很多学生对课本学习内容甚至感到陌生,得不到教育条件的支持,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1]。

3.2 教师流失

教师是民族区域知识分子的代表,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湖南区域民族学校教师流失较为严重。本身学生基础差、教育质量不高,再加上交通不便,在此背景下,高素质教师很难招聘,满足不了基本的教学需求,也就意味着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几乎每年都有很大的教师流失。与此同时,也会有新分配来的教师或者是临时的代课教师,无法在根本上满足学校教育的基本需求[2]。

3.3 学生基础薄弱

一些学生由于受到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村寨远离市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很多学校并没有文化宫、博物馆等现代化社会元素的设施。更多的是高山、白云、稻田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基础教育落实过程中会存在着和实际情况较大的偏差,为了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需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然而多数的学生在传统生活环境影响下,看不清学习价值,进而诱发辍学现象[3]。

4 湖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途径

4.1 使用机会平等和弱势补偿的正义原则

目前,在民族区域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更是承载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方向。在现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应该使用机会平等和弱势互补的正义原则,它是基于罗尔斯的理论提出的,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从属职位和地位在均等的条件之下,受到平等教育。除此之外,他们更加有利于社会最小受惠者,也就是差异性原则。由于多数的学生在学校上学期间交通不便利,或者是路途遥远,导致辍学。政府应该从当地经济效益出发,加大教育财政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教育职责[4]。

4.2 因地制宜

在基础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以当地的民族。文化教育为特色,开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文化活动,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融入更多的本区域民族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民族文化课程,拓宽课程的形态。也可以在技术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深挖民族文化元素,可以将民族歌舞融入教学过程中,加大师生的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特色均衡发展[5]。

4.3 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

打造高素质的师资教育团队是基础教育实施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留住教师,避免教师的频繁流失。必须要做好教师岗位补贴工作、提前进行职称评定、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问题、住房问题,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使教师能够安心教学,坚定信念,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5 结语

近年来,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过程中,由于湖南一些学校面积不够。教育教学水平设施不全等物质资源较为短缺,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针对以上状况,湖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应该以全国基础教育为背景,实现湖南民族地区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更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因此,现阶段进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探究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湖南民族过程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三线建设在湖南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