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与提升
2019-12-26薛一筝辛一凡
薛一筝,辛一凡
(渭南师范学院a.学报编辑部;b.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媒介化生存环境下,各类智能化、碎片化、拟态化的新媒介载体的应用加深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化依赖性。[1]从2009年新浪微博的开通,到现在微信、微电影、微小说、抖音等一系列以“微”为标志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互联网的新时代——“微时代”已经到来。高校作为传播知识的场所,应该担当起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这也是互联网“微时代”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要有新认识、新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文化素质。
一、“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正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以“00后”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各种不良信息的侵入容易让判断能力不强的年轻人迷失方向,思政教育肩负着比以往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在“微时代”如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高校应肩负的历史重任。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互联网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信息爆炸”生动地描述了当今社会信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状态,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时效性更强,信息量更大,尤其是年轻一代,互联网成为获取各类信息的首要来源,各类攻略、点评、分析随时可以查到,与此同时带来的信息缺乏管理,信息的发布、传播失去控制,也造成垃圾信息的泛滥和网络环境的污染。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可成为全球范围的信息制造者”,并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要从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地将人文知识内化,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做新时代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微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聚神、聚焦、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很多课程都利用微课提高教学有效性,高校思政课程当然也不例外。研究解决微课、互联网与课堂融合等新的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现有的高校思政课教育状况做出改善,以期在充分考虑到“微时代”背景的发展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微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主张的“全人”教育,关注“全人”要有基本的科学态度,有独立性和个人责任感,有广泛的知识,具备适宜的个性特征,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才,是才识、才能、才学;德,是品德、德行、道德。作为社会中的个体,让自己的认识、情感、行为能够为社会接受,与大众的利益诉求相符合,这是个人能够有所成就以及获得幸福生活的途径。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着不同的历史课题,当前的大学生多是“95后”和“00”后,他们是网络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对大学生的上网方式和网络体验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碎片化信息消费常态化,网络依赖进一步加剧,然而部分大学生对网上基本形势认识不清,面对境内外不良信息缺乏足够的甄别力、批判力和抵制力,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质教育,帮助其广泛地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二、“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失问题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文化素质、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对他们道德观念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要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与素质,首先要了解其现状。
(一)大学生网络主体性的缺失
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 5 65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9.6%,其中 20~25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达26.8%,显然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的主要受众群体。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介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拓展视野,但是由于其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成型,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带来迅捷信息和便利的同时,一些非法及垃圾信息也通过各种途径蔓延,易导致大学生迷失自我,造成主体性的缺失。首先,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及不易操控性,外在监管和控制的措施不健全,大学生使用网络缺少监督和引导,对网络社会认知水平还不够高,独立性、自主性不强,这是导致网络主体性缺失的内在因素。其次,网络主体性实践能力和信息处理选择能力不强,这是导致网络主体性缺失的关键因素。而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一时期认知结构、感情结构和意志结构会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往往自制力相对薄弱,在网络社会所受到的他律与自律与现实社会相比趋于弱化。最后,文化自觉不够、价值标准不明以及泛审美现象严重,这些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学习主体性缺失最主要的原因。
(二)对网络流行文化认识不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但在国际化、全数字化、网络化的大环境下,纷然杂陈的网络流行文化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文化形式对大学生的形象、语言、行为方式、消费观念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关系着大学生的思想建设与道德教育。
首先,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较强的包容性。很多大学生表示在一般情况下即使不清楚、不接受某样网络流行文化,也不会否定它。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大的兴趣和较强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学校园的开放性,网络流行文化以超强的吸引力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认知和道德行为。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对网络流行文化的取舍和认知必将对整个社会文化思潮的发展趋势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我们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流行文化负面元素的甄别能力。当下,很多大学生迷恋日剧、韩剧、英剧、美剧,沉浸于二次元动漫和网络游戏世界,但是对本国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却兴趣寡淡,所知甚少,甚至一些标榜后现代的网络文化恶搞伟人、调侃英雄、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等,严重干扰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和价值判断。[2]其次,不能正确认识网络流行文化、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网络流行文化大行其道。有大学生认为网络流行文化既然能在社会存在并被大众接受,即是先进文化。事实上,这种说法已经将网络流行文化和先进文化搞混,是错误的。网络流行文化成长时间不长,倘若能经过岁月洗礼和社会的不断验证,并且能证明它是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文化才会是真正先进的文化。还有人觉得网络流行文化跟传统文化相生相克,不能两全。这种认识也是谬论,因为两种文化是有区别的,但是也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彼此交融、促进。
(三)缺乏文化践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典型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资源。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曾提出“敏于知,健于行,知行合一”,近代著名教育家文浚更是据此改名为“陶行知”,都旨在说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知行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内在要求。当前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只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重整体宣教、轻个体培养,重知识传授、轻文化熏陶,重课堂说教、轻平台开拓[3],并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也就不可能在生活中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道:“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近年来,从微博到微信,再到抖音,网络新媒体的蓬勃兴起,让人人都成了自媒体人。而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接受新事物、应对新变化,利用新媒体帮助自身成长。高校也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从“用”到“懂”,再到“通”,从而形成正确的“方法论”,塑造主流的“价值观”,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主动承担责任。
三、“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路径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所有这些以去中心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为特征的新兴文化形态、传播方式乃至经济活动形态、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中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微”已经成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在“微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文化素质,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融入
分析“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尊重其张扬个性的特质,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时代使命感。新时期,高校要建立能充分体现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在高校网站主页的突出位置设立德育教学专栏,结合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开展丰富而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主题宣传。校内各单位还要按照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性的原则,在部门网站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频道,真正实现共建共享,构建全方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首先,转变观念,提升自我。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事物内外因作用的结果,因此改善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根本要先从大学生自身做起。具体要做到,培养自己的“慎独”意识,“慎独”是指个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遵守道德准则的行为,也可以称之为一种“自律”意识。大学生不仅要有理论上的坚定,还要有行动上的坚持,才不至于随波逐流,附和错误潮流。其次,高校要主动引导舆论,净化思政教育网络氛围。对于微博、微信平台上的热点话题,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引导,同时高校官微要及时发声,澄清说明,消除不良影响;对于在微博、微信平台上的敏感话题留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关注并给予回应,避免形成信息误传。最后,与时俱进,将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与网络有机结合。高校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开辟一条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有效结合,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将微博、微信等平台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一些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微”效果
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是推动校园网络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首先,为了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将网络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载体,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还应开辟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以问答、纲要、述评、案例分析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分门别类地提供大量的党史党建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针对校内外各种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时转载权威媒体的论述和学生有代表性的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其次,学校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的过程中,开辟网络德育平台不能进行简单的网络说教,而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用优质的网络服务来感染学生、启迪学生,达到潜移默化、以文化育人的效果。为此,在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过程中,在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网络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富有创新意识、吸引力及教育意义的各种网络文化活动。最后,通过多维互动、多管齐下,构建宽领域、多层次的网络交流平台,通过校园各级网站可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教学、科研、管理、校园新闻、学生活动、学术讲座、就业动态、社团文化、学期成绩、奖学金、勤工助学以及时事热点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实现主流阵地由主流信息占领的格局,削减不良消息的侵蚀,构建起“大网络德育平台”。
我们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大事,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但是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网络上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思想道德等大不相同,冲突激烈。在网络社会中,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对网络信息进行统筹,只要有一些错误的思想舆论失控,就容易在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从而给大学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不良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它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
(三)提高教育者的教育素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实效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迅速走进教育领域,并不断融合与改组教学中的各个元素,教师正由“粉笔+黑板”式向“电脑+网络+数据”式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以适应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改革。由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提高教师的数字化素养显得十分关键。
“在我国,各类社会组织都承担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4]11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首先,创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争取话语和工作的双重主动权。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将有形无形地通过传道授业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更好地承担教书育人重担的需要,也是高校培育创新复合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其次,互联网普及、社会信息爆炸、新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思想多元、社会浮躁等现象,这在客观上进一步要求高校要强化主阵地意识,通过教育引导等多种途径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再次,拓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授课与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工作影响力。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少数年龄偏大教师接受新兴事物能力较弱,固守原有教育方式,脱离了现代信息社会发展步伐,使用网络教学的只有30.5%,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博用户不足四成[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要求,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最后,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要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在学生眼里,教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作为教师,要肩负起神圣使命,求学问、探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坚持学习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认真研究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了解学生所需所想。
查尔斯·赫梅尔曾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教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书育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
(四)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推动传统教育与互联网的“微”融合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大学生民族凝聚力的需要,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国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因此,我们要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凭借“互联网+”的时代东风,运用微文化传播载体,才能以一种新的态势呈现给受众。今日之中国,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要在经济上飞跃式发展,更要在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上保有根脉,对历史文化坚持扬弃继承,古为今用,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涵养基础,利用新时代传播手段,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主流媒体运用网络传播规律,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重点新闻网站上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使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3D版《清明上河图》运用网络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传播,让人身临其境,而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古代社会的场景,这就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方式。其次,创新传播形式,丰富传播话题,促进公众参与,以趣味化、年轻化、互动化吸引年轻人,为传承注入新鲜血液。比如湖北某媒体云平台推出《中国守艺follow me》系列原创短视频,从洋弟子拜师学中国手艺的视角,讲述中国非遗的历史渊源、传承人的匠心故事以及传承的现状,广受网民欢迎。最后,嵌入生活微时间,开发传统文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学校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量碎片化时间和网络实时传播、无缝衔接的特点,大力推进“互联网+传统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优秀传统文化等,开发和建设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案例,整合学校历史故事、各类仪式典礼、文化艺术活动、优秀师生案例、地方特色文化等传统思政教育资源,转换开发为网络视频、卡通动漫等网络文化产品,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体验、人生追求,激励他们进行积极地思考,使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的一面通过互联网传播和凸现。
四、结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微时代”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思政课的最高层次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输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5]因此,高校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本质特征,从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新颖式教学方法的结合,善于利用网络媒体、自媒体、互联网等载体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6],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涵养的“数字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