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2019-12-26孟昭丽
孟昭丽,杨 平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71011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喻为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则是开展这个“生命线”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与思政课建设有关的重要讲话,对其建设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安排,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关键地位、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原则和途径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明确指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是新时代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工作在各地区各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探索和努力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要建设好高校思政课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一蹴而就的,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成绩而停滞不前,还必须看到并解决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建设仍然面临着机制保障不全、发展动力不足、发展合力不够等问题。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和挑战,“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1]关于如何建设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明确了建设的方向和着力点。他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2]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和发展,要牢牢抓住四个着力点,其中党委领导是根本,体制机制是保障,多主体协同是基础,队伍建设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得越来越好。
一、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党委领导是根本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领导能力的政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新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国所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和变化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国高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高等教育机构。这就决定了党委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核心,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起着领导、决策、协调和实施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将“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1]作为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样充分说明了党委在思政课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坚持党委领导是根本前提。
(一)坚持党委全面领导的主体责任制
我国高校是做好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前沿阵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应该始终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始终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始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要做好这些服务、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就必须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而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明确了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即高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的各项工作,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3]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和关键渠道,其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的全面领导,充分落实主体责任。
一是思想领导的主体责任。在高校中,党委是其他一切工作开展的领导核心,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4]。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和关键课程,担负着传播主流思想意识形态以及教育人和培养人的重要使命。历史和实践经验表明,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对其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从“98方案”出台至今,党和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支持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文件和政策。这就启示我们: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离不开思想认识上的高度认同和高度重视。只有正确认识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地位,高度重视其建设和发展问题,增强认同意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掌握对课程建设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才能把握方向、掌控全局、抓住重点、解决问题、谋求发展,才能确保其更好地实现育人使命。二是组织协调的主体责任。在高校中,高校党委总揽学校各项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拥有组织各部门、各学院开展工作的权利,担负协调多方力量、调配各类资源、组织各级行动的责任。落实组织协调的主体责任就要进一步明确权责范畴,具体到部门、责任到个体,组织协调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及各院系做好相关工作,为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与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三是督查落实的主体责任。“重部署轻检查”的工作作风不利于责任的落实,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良好的督查制度才是保证责任落实的关键。高校党委应该建立并严格落实督查制度,通过工作汇报、走访调查、听课评课等具体方式将监督落实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四是管理保障的主体责任。高校党委在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具有管理队伍、提供各种支持保障的责任。落实管理保障的主体责任就是要通过领导、组织和协调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制度保障和资源保障。
(二)落实各级党组织的联动责任制
高校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形成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协作的长效机制是坚持党委领导的具体要求。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高校各级党组织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把思政课建设工作摆在显要位置,真正将党委领导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都是党委领导下不同级别的领导主体。其中,学校党委是领导核心,担负着全面领导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责任,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不仅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决策监督者,也是发挥上传下达作用的关键主体,在三级领导主体中发挥着承担落实的纽带作用。基层党支部主要指各教研室支部,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具体实践主体,承担着组织实施高校思政课的任务。三级领导主体只有理顺关系,各负其责、层层联动、层层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党委领导,以此推动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发展。具体来说,高校党委应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任务,加强自身的顶层制度设计,通过明确权责分工、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责任监管等方式强化全面领导的主体责任。院系党组织应该落实落细高校党委提出的相关工作要求,并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在院系中的领导作用;书记作为院系党建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要带头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工作,大力支持并积极配合相关教师开展工作。各基层党支部应该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讨,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调动支部每位党员同志的积极性和先进性,促使他们就高校思政课的建设问题积极向上级党委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支部的对话交流,深入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探索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效方式。
二、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体制机制是保障
体制就是管理方法和教育方式的总称,机制就是机构进行管理的具体实现方式和运作方式。体制和机制两者存在着辩证又统一的关系,它们在刚性与柔性的辩证统一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制度,成为推动高校思政课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2]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统一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就需要将坚持完善党委领导的从严管理体制和建立健全具体有效的科学治理机制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一)坚持完善党委领导的从严管理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5]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主要是严格落实党委领导的主体责任,认真履行职责,层层做细做实。但在当前,少数高校仍然存在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担当不够,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实不严等问题,表现出有重视难行动、有制度难落实的情况。要解决这些管理松、宽、软的现象,真正落实党委领导的主体责任就要坚持和完善高标准、严要求、权责明确的从严管理体制。
坚持和完善从严管理体制,核心是严管党委领导,强化领导能力。党委领导如果不重视、不作为就难以落实主体责任,直接影响在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核心领导效能的发挥。严管党委领导一是严管党委书记,明晰其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所在,通过书记、校长走进思政课堂、走近思政课教师等具体举措,切实将领导责任履行到位;二是严管领导班子队伍,管好班子成员,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划定职责,明确分工,严格管理。坚持和完善从严管理体制,关键是严管参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各级责任主体。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需要形成一个从高校党委到部门、院系再到教师的三级管理链条,它们每一级都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工作,哪一环节工作落实不到位都会直接影响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效果。为了避免三级链条在层层责任传输中出现责任耗散现象,就需要将专项检查和日常督查有效结合起来,对每一级的工作进行严格监管。
(二)建立健全具体有效的科学治理机制
科学治理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需要。科学治理机制即在科学理念、科学指导思想以及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建立科学的治理制度和方式。是否有具体有效的科学治理机制直接关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速度和成效。
科学的治理机制要求管理机制科学、保障制度科学、激励机制科学和监督评价体系科学。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必须做到:首先,完善民主治理机制,让政府、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尊重并合理采纳各参与主体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决策管理民主化,实现共同建设。其次,划分各参与主体在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职能边界,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让其各归其位。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一要制定经费投入动态管理制度,确保课程建设的经费充足,确保每一笔经费支出用好用活用在关键。二要建立可靠的工资保障制度,保障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薪资待遇,让其认同思政课教学、热爱思政课教学、自豪于思政课教学、自信于思政课教学。科学治理离不开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指引高校思政课教师成长进步的风向标。学校应建立具体有效的激励与退出机制,制定奖罚细则,做到奖罚分明,发挥制度的内在激励作用,高度凝聚各参与主体的智慧和力量,让其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乐于做事、可以做事、能做好事。最后,科学评价是科学治理的又一重要抓手。建立科学的监督评价机制也就是要保证评价的多角度和全方位,将动态性、综合性、系统性等多种原则作为评价原则,将学生、同行、社会等多元主体作为评价主体,将整个教学过程包括理念、态度、方法、内容、效果等多维内容作为评价内容,将大数据监测、现场测评、间接测评等多样方式作为评价方式,做到科学评价。
三、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多主体协同是基础
协同效应最早起源于系统论,如今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它强调面对复杂事物时多主体的紧密配合与协作。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工作是一项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多个主体共同决定的复杂系统工作,它的建设离不开将多主体统一起来的系统思想,离不开多主体“齐抓共管”“共同协同”的整体观念。促使多主体协同建设,发挥协同效应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必然路径。而要做到多主体协同就是要以正确的协同理念为前提,形成正确的协同主线,找到关键的协同抓手。
(一)以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协同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管大局、管方向、管行动、管目标的重要思想指南,只有秉持正确的理念才能推动实践向前发展。立德树人不仅是我国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我国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担当着培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的伟大重任,其建设和发展理应围绕“育人”这个核心理念而展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不仅是党委全面领导思政课建设的具体表现,也是保证“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协同合作”的认识根基,同时还是调动多主体共同参与,将育人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此促进思政课建设形成合力的关键。“全员育人”要求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都应当充分认识到建设好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明确自身职责,把高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放在重心位置,大力支持其建设和发展。高校是思政课建设的推进主体,高校党委、各部门、各院系、各教师都应该增强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始终秉承“办好高校思政课我有责”的意识,打通原有工作壁垒,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在人员、资源和方法等各方面给予全力支持,齐心协力建设好高校思政课。“全过程育人”要求改变建设好高校思政课只是高校责任的错误观念,树立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需要各阶段抓好抓实、统筹发展的理念,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2],并按照《意见》要求认真完成好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重心任务,打破大中小学各阶段思政课程割裂、独立的局面,实现各阶段课程建设的一体化,保证教育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方位育人”要求充分利用课外实践、网络空间、多媒体平台、日常管理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全方位的链接和互补中做到“育人无死角”,从而达到丰富课程内容以及提高课程效果的目标。
(二)以党委—部门—学院—教师—学生“五位一体”为协同主线
丰富的国内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经验表明,课程要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仅靠课堂是不够的,它总要依靠多部门、多主体的团结协同和共同发力。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亦是如此,它需要一套多主体共同协调、共同推进的协调机制,形成协同效应。党委主抓,学院、教师、学生层层向下落实的协同主线是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要求。
“进行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赖于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没有良好的校风、学风,没有良好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治理结构、治理行为以及良好的校园氛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6]基于此,高校党委作为整条主线的领导核心,要营造适宜高校思政课发展的良好环境,将课程内容有机融入各类校园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中,促进实现全方位育人;要制定关于课程建设的科学规划;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管大局、把方向,牢牢掌握对课程建设工作的领导权,成立专门领导课程建设部门,强化战略布局。各部门要强化“大思政”理念,认真落实党委要求,对照思政课程建设标准,认真落实到位;要明确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优势,制定科学制度,调动各学院和教师参与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要增强与高校党委和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汇报工作情况,共同探讨和解决在推动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从学院层面而言,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作为办好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堡垒,必须认识到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中心工作重点抓,通过配齐建强师资力量、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完善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比赛等多种举措建设好高校思政课程。其他学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工作开展,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学院各类课程中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促进学院课程与思政课程的优势互补和同向同行。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根本力量,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六个要”,增强教好思政课的信心和决心,以“八个统一”为指导,理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实现教研相长;要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讲授技巧,努力讲好课。其他课程教师要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做思政课程建设的“推动者”和培养学生人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大先生”。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对象,应当高度重视此门课程,端正学习态度并提高学习兴趣,努力学好思政课。
党委、部门、学院、教师、学生五个主体只有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锁链,各尽其责、共同发力、协同联动,才能促进高校思政课又好又快发展。
(三)以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协同抓手
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关系密切,两者存在本质的联系。首先,它们都是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服务的主要课程,都在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努力。其次,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不能只是思政课程自身的“单打独斗”和“孤军奋战”,它还需要其他各类课程的“协同配合”甚至“全力助攻”。再次,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入脑、入心、入行”的重要保障。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必然更是优势。同向是指方向上的同向,同行是指行动上的同行。如何实现同向?就是保持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的同向一致,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目标。如何实现同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3]因此,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前提是思政课程坚守好主阵地,在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唱好“主旋律”。其他课程既要做好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又要认识到打造课程思政的重要责任,利用自身特色和独特优势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实现价值引领。最后,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应当通过监测和评估及时反思和改进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更好地实现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
四、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队伍建设是关键
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者,而且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作为课堂的具体组织者和开展者,其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政课能否发挥出应有的主渠道作用,能否实现育人使命,能否担好时代重任。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推动课程建设中地位突出、责任重大。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责任意识强烈、专业素质过硬、教学技能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课程建设的关键。《意见》明确要求:要为这支队伍的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1]就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而言,我们可以从选拔、管理、培训、评价四个层面入手,以严格准入制度、健全考核机制、增加培训机会三个方面为突破口。
(一)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配备数量充足、质量过关的教师队伍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程的基本要求。而做好选拔引进工作是建设好教师队伍的前提条件。[7]因此,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动态管理对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来说非常关键。
一方面,要按照《意见》规定的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配备比例要求,根据学院自身情况尽快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保证数量充足,统筹解决好思政课教师数量缺口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选聘人才时应在政治信仰、师德师风、理论素养、教学能力等多方面严格把关,以“六个要”为对照标准,制定具体明确的考核指标,保证质量过关,确保他们日后能够成为政治信仰坚定、师德师风良好、理论功底深厚、教学能力精湛的思政课教师。同时,要对他们进行数量和质量的动态评估管理,适时适量地进行引进和分流。
(二)增加培训机会,提高业务技能
高校思政课教师地位关键,责任重大,不仅担负着讲好思政课的责任而且还承担着精心引导和栽培大学生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兼具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中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理论性作为高校思政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促使思政课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11这就告诉我们: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想把思政课讲得让人信服就要抓住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做到以理服人。要实现以理服人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且还要具备能够把理论全面阐释清楚的能力,我们把这个能力称之为业务技能。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业务技能是新时代全面增强高校思政课效果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形势下,大数据和互联网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为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回应学生期待和服务学生需求的前提下,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大数据时代办好高校思政课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3]高校思政课教师就是决定盐量多少的“烹饪师”,决定着高校思政课“这道菜”的味道。所以,思政课教师具有高超的业务技能对于新时代建设好高校思政课非常关键。
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技能是促进思政课成为极具吸引力的“热课”(“金课”)的必由之路。而建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体系,增加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则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技能的有效路径。高校应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理论研究与课堂脱节”等现象,树立“科研为课堂服务”“以科研促教学”等正确观念,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制定一套涵盖理论素养、科研能力、教学技能、网络新媒体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内容的培训计划,并适当增加对教学实践内容的培训,强化培训的侧重点,真正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讲课技能,为讲好高校思政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健全落实考核机制,加强政策保障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改革开放40多年的建设经验表明,建设好教师队伍离不开坚实的政策保障。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作为政策保障,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课的动力支撑。为此,需要改变当前评价中存在的考核标准尚未具体、评价体系尚未健全、奖罚机制尚未完善等情况。
首先,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应该从多方面综合考察,改变“唯科研论、唯论文论、唯帽子论”的片面评价导向,把教师的教学水平纳入考核教师的衡量标准与科研成果、师德师风等其他因素同时进行综合考察。而评价教学水平一方面要细化具体衡量指标,衡量指标是评判事物好坏的客观标尺,科学具体的衡量指标有助于促进工作的高质量完成。高校应当从备课是否认真、方法选用是否恰当、素材是否新颖、设计是否合理、效果反馈是否良好等方面制定衡量指标,做出具体评价。另一方面在评价时要注重主体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多样化,使评价主体既有自己又有他人,使评价范围既有线上又有线下,使评价标准既有定性又有定量,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层级和多维度,保证评价过程的科学和全面。其次,落实评价体系需要依靠健全的奖罚机制。健全的奖罚机制不仅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释放潜能、发挥创造力而且有助于督促和激励他们努力讲好课。高校建立健全奖罚机制,一是正面激励:一方面,认真落实好《意见》要求,在评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四个一批”等高层次人才项目时加大向思政课教师倾斜的力度,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奖励细则、评选表彰优秀典型等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起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课的热情。二是反面抑制,可以通过谈话引导、适当惩处等方式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课的责任感。
总之,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是一个需要整合各类资源,依靠多方合力共同推进的过程。我们要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要求,认真抓好党委领导、制度建设、多主体协同、队伍打造这四个着力点,切实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