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学院地理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调查分析
2019-12-26周建松胡国贤杨龙真
周建松,胡国贤,杨龙真
(文山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1998年,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指出:“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21世纪的教师必须是接受过专业化训练、有着较高专业素养的教育工作者”[1]。教育实习是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生把教学理论、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实习一直都是师范院校和相关教育研究工作者强调和关注的对象,众多研究者都在强调教育实习对学生发展和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实习是培养未来的苏维埃学校教师工作中之具有总结性的重要措施[2]。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这一时期的实践经历对于教师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3]。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实习是教师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我国未来教师素质影响重大,同时教育实习的质量和实效性也是决定师范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4]。实习质量的好坏从两个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第一,影响教师培养质量和学生教师职业发展,对我国教育教学发展产生影响;第二,影响学生就业。进入21世纪后,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用人单位多采用教学试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挑选,教育实习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试讲效果,从而影响就业能力。本文通过对文山学院地理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希望可以为存在同类问题的专业、院校提供些参考依据,并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云南文山学院为例,第一调查对象是文山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3级74名学生、2014级68名学生,共142人,是本次调查的主体,也是进行文山学院地理专业学生实习情况现状分析的主要依据。第二调查对象是学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共20人。
1.2 调查方法
1.2.1 针对学生的调查方法
针对学生的调查分两个步骤,第一,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教育实习情况,在学生实习结束后第一时间交回问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是否进行了教育实习,二是学生教育实习的情况。第二,学生实习结束后,采用匿名的方式对教育实习学校和文山学院提出要求或建议。本次共针对文山学院2013级和2014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发放问卷142份,收回142份问卷,回收率100%,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率100%,可信度高。
1.2.2 针对指导教师的调查方法
对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调查分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学班级、教学年限等内容,与发放给学生的问卷合二为一,由学生完成;二是对指导教师进行电话访谈,主要内容有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存在的问题反馈和对高校的教学建议。本次电话访谈实习指导教师共20人,他们均给出了学生实习情况反馈和对高校教育专业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教学建议,均为有效访谈。
2 问卷统计与分析
2.1 问卷统计
本次问卷统计不对2013级和2014级学生做区分。在统计中以问卷设计思路和内容为依据,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区分参与和未参与教育实习的同学;第二,参与教育实习同学的实习基本情况;第三,实习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统计;第四,对进行教育实习但未参加班主任实习的同学进行区分,并统计参与班主任实习同学的班主任实习情况。
2.2 实习过程中学生生的基本情况
2.2.1 实习生教学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有10.6%的同学未参与教育实习,经后期访谈发现,没有参与教育实习的同学均为有就业意向的,利用教育实习期间到意向单位进行实习并完成签约工作,这是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在参与教育实习的131名同学中,有10.7%的同学实习内容为非地理学科或是多门学科,而这部分同学的实习学校均为乡镇中学。由于实习学校校情不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不同,以及实习生个人能力的差异,实习生对实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差别很大。在实习中所上课不是课时量的多少对实习效果和结果都会产生影响。英国要求师范生在实习期间承担正式教师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左右[5]。在为期6周的教育实习过程中,就教学课时讲,一般在20~40课时左右。但在部分中学,因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如部分学校对实习生授课课时有硬性规定,部分教师则是担心实习生教学质量等),不能放手让学生上课[5],导致学生实习中授课节次较少;而部分学校则因为缺少教师或是指导教师本身的原因,导致实习生教学节次过多。41%的同学授课节次少于20个课时,其中10节次以下的占14%,这就难以达到锻炼与提高的目的。上40节次以上的学生占19.8%,由于疲于应付教学,必定会对备课质量产生影响,再加上课后缺少反思,对于学生实习质量和今后教学个性的形成都会产生负面的作用①。
2.2.2 实习生获得指导老师指导情况分析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教学准备、教学和课后指导都明显不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指导教师听课指导不足,29.8%的指导教师听课节次数在5次以下;第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教学设计指导次数偏少。数据显示,超过87.8%的同学编写教案个数在5个以上,其中32.8%的同学教案个数在10个以上,而指导教师对学生教案编写进行指导3~5次以下的占总数的39.7%,指导学生修改教案2次及以下的占30.5%,5次以上的只占29%,占教案设计个数高于5个的同学的33%;第三,对学生作业布置和批改指导不够,6%的同学教学中没有批改过作业,33.6%的同学批改作业次数在3次及以下,而指导教师在学生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没有给予指导的占30%,29.7%的指导教师没有对学生的作业布置进行过指导。
2.2.3 实习生实习环境和高校教师指导情况
统计发现,有36.6%的同学在乡镇中学实习,云南省乡镇中学大多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或是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部分同学实习专业与所学专业不同、部分同学课时量大的问题。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对实习生进行跟踪管理,并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详细的指导[6]。高校指导教师理论经验丰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实践经验充足,二者不进行沟通,会使理论与实践脱节[7]。在学生教育实习期间,有60.3%的高校试讲指导教师未与实习学校或学生本人进行过任何形式的联系,而在与学生联系中,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了解和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的占学生比重低于10%,它反应出了高校与学生实习学校的脱节,对实习生指导和管理的缺失。
2.3 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
在指导教师选项统计中,有51.9%的指导教师年龄在35周岁以上,47.3%的指导教师从事本学科的教学在10年以上,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为学生教育实习提供足够的帮助。有14.5%的指导教师年龄在30周岁以下,其中1.5%的指导教师年龄在25周岁以下,12.2%的教师从事地理教学的年限在5年以下。这些年轻教师还处于教学学习期,难以胜任教育实习学生的指导工作,年轻教师一般需要5~8年教学水平才会有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教学智慧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8]。地理学有自身的教学规律和思想,然而,在这些指导教师中,非地理专业毕业的指导教师占13.7%,对于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在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上是有足够能力指导实习生的,但对于这些年轻教师来说,他们在地理教学思想上和规律上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则与专业教师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还需要引起重视。指导教师中,有58%的教师周课时量在15节以上,64.9%的指导教师承担超过一个年级的教学工作,其中21.4的教师承担3个年级的教学任务,15.3%的教师承担4个年级的教学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指导教师在对实习生工作指导中教学设计指导、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指导、听课等方面有所不足的问题。
2.4 班主任的实习情况分析
班主任实习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教育实习鉴定表中专门设置了一栏。在班主任实习调查中,有15%的同学未参加班主任实习,在参与班主任实习的学生中,27.5%的同学没有单独开过班会,40.5%没有独立处理过班级上出现的各种情况,23.3%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不会给实习生布置任务;25.9%班主任指导教师不会对学生提出工作要求,39%同学跟随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开班会的次数在2次以下,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班会指导次数在2次及以下的占比达83.6%,其中,31.9%的指导教师没有指导实习生怎么召开班会。在6周的班主任实习过程中,17.2%的同学在班主任实习期间从未进入学生宿舍检查或与学生交流,45.7%的同学有过3次及以上。从上述统计情况看,班主任实习工作既没有受到学生的重视,也没有获得实习学校或是指导教师的重视。
3 实习生情况反馈分析
3.1 实习生自身情况分析
通过实习后与学生的交流和采用匿名方式收集学生的书面问题,也确实反映了上述提到的对教育实习重视,但对班主任实习不够重视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所学与中学实际教学实际有些脱节,使学生在教学的实习中显得有些吃力,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二是课堂技能训练不足,对于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应用技巧的把握等方面有很大欠缺,此外,板书不规范、普通话不标准等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在实习期间实习生无法将生活与地理教育联系,或者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无法采用更为适合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教授地理知识,或者是未能将设计思路融入实际教学当中;四是难以掌握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实习教学效果欠佳。
3.2 指导教师情况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后,招生数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实习指导教师不但面临着超负荷的教学压力,同时,对实习生的指导压力也大大增加。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面临着这样一种状况,部分地理教师指导的实习学生数在2个以上,为实习指导教师的备课和讲课方面增加了一定难度,更不用说指导学生教学方法和传授教学经验。这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为什么会出现教师对实习生指导不足,每个学生受到指导次数有限的问题。
3.3 关于实习时间和方式分析
目前,我校地理专业的教育实习以毕业前的一次性实习为主,均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的前6周,实习方式主要采用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学校及由实习学校统一安排和管理,高校与学生实习学校之间的联系很少或是没有。从反馈来看,首先,有71%的同学建议延长实习时间,其中28%选择8周,43%的同学选择12周及以上的实习时间。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时间不能少于一个学期。显然,我校地理专业教育实习时间明显不足。其次,有同学提出,学生自主联系学校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压力,但不利于学校对学生的实习管理,且后期学生的实习评价和实习成绩评定缺少依据,尤其是高校与实习学校之间联系少的问题,更使得对学生实习成绩的最终评定产生疑问。最后,不少同学反馈,通过教育实习才知道,学校课程教学论的课时安排不够,尤其是学生进行教学技能练习的机会太少,满足不了教师职前训练的需求。
4 指导教师电话访谈分析
在对指导教师的电话访谈中,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习学校不够重视。大多实习学校把实习生交给指导教师后,不再对实习生进行任何形式的管理,也包括实习生的出勤情况,甚至部分学校为了避免实习生带来的教学质量影响,硬性规定了实习生上课节次。
(2)实习准备不充分。在20位访谈教师中,有55%的教师认为学生实习准备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准备不充分。指导教师指出,学生在高校虽已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但这些知识却无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二是教学技能准备不充分。指导教师反映,学生从独立的教学设计到教学中的语言、体态、板书等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
(3)实习生主动性不够。指导教师因工作压力和工作量等原因,很少主动联系每一位实习生并给以指导,在20位指导教师指导的28位同学中,只有16位同学会主动与指导教师交流,其中有11位同学还会主动向指导教师外的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学习。
(4)高校对实习生监管缺失。参与访谈的所有教师都反映同样的问题,即高校对实习生管理的缺失。事实上,高校在教育实习前都会给学生开动员会,强调对学生的各种要求,但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学校却缺少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加之实习学校的不重视,学生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自由状态。
(5)成绩考核不合理。学生最终实习成绩由高校参考指导教师意见作最后评定,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缺乏依据,缺少能够量化、细化的评价指标,部分教师无奈地表示,最终都会给一个定性的等级评价“优”。
(6)缺少气质。有30%的指导教师认为,现阶段的实习生缺少个人气质,在教学设计中没有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缺少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与人交往中缺少个人性格。
(7)有劳无获。参与访谈的教师均指出,指导实习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应该获得相应的酬劳,但无论是实习学校还是高校都在回避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5 建议
针对问卷访谈分析给出以下建议:
(1)树立正确的实习观,重视教育实习工作。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关键有三个主体:一是高校,二是实习学校,三是学生自己。高校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学生教育实习,与实习学校进行紧密的联系与沟通,才能进一步带动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关注,学生才会重视实习,树立起正确的实习观,获得高校和实习学校的重视,才能使学生对教育实习更加重视。
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指导教师的电话访谈来看,都反映了三者对教育实习的不重视。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也有所反映,超过60%的同学在实习期间没有与高校指导试讲教师联系,更没获得教学上的帮助与指导,这当中有教师工作量大、时间紧有关,但同时也反映了高校教师对教育实习在思想上就不够重视的一面。而针对教师的访谈中也有教师同样提到实习学校不重视的问题。2013级和2014级地理专业中有10.6%的同学未参与教学实习,但并没有人会因为教学实习的原因而不能毕业,虽有人性化的一面,但也反映了高校和学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视不够的问题。
(2)制定科学、规范的实习生管理体制。很多情况下,各高校自己制定相关的教育实习文件并单方面的负责教育实习管理工作。[9]而现实情况是,学生走出高校,走进实习学校后成了无人干预的第三方,高校制定的相关教育实习文件因缺少具体实施内容而可以让学生很容易蒙混过关,没能对实习生形成真正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因此,有必要以高校——实习学校联合制定出符合实习生特点的管理规定,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高校与实习学校之间的联系。
(3)构建合理的实习生质量评价体系。在对实习生返校后的调查和对指导教师的电话访谈都提到同一个问题,即合理的实习质量评价。现采用的教育实习评价多为无量纲化的等级评价,评价标准比较模糊;同时,因高校与实习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不足,使得这种无量纲化的评价也缺少依据。因为缺少质量评价体系,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失去了客观依据,基于人情,2013级和2014级实习生在教学实习指导教师、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那里都毫无例外地全拿到了“优”的评价。因此,构建教育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架起了高校与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之间无形的沟通桥梁。
(4)解决指导教师待遇。第一,从表面看,实习生的到来为指导教师分担了部分教学工作,但通过对指导教师的访谈,所有教师一致认为实习生的到来给他们增加了不少工作量,而这对指导教师来说,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影响;第二,实习生的出现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正常进度和质量,很多指导教师表示,实习生走后,都忙着补进度和质量的课;第三,对实习生的指导不但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影响教学质量和进度,而且没有任何报酬,影响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指导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指导教师报酬的问题。但这不是高校或实习学校一家所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获得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指导。
(5)适当延长实习时间、调整实习模式。教育部《意见》明确提出教育实习时间不能少于一个学期的基本要求以及71%学生反馈要求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文山学院地理专业已经实现了,从2015级学生开始,教育实习时间延长至一个学期。
将教育实习分为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正式实习、教育研习四个阶段,从大一到大四按阶段全程推进[9]。将教育实习分阶段进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在正式实习阶段中不会进行教学设计、不会应用已学习过的相关教学技能、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手足无措等方面的情况。
现阶段的地理教育实习是全部分散的实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或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寻找实习学校。下一步需要建部分教学实习基地,一方面,能满足有集中实习或部分难以找到实习学校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见习活动;第三,便于高校教师在实习中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联系,便于对学生教育实习进行指导。
(6)改革地理教学论课程,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地理学科教学论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从问卷和学生反馈以及教师访谈结果看,并不能满足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要求,尤其是教学中偏重理论教学的模式,显然不能完全适应其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技能的训练。
6 小结与展望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学生加深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促进其教师职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山学院地理专业教育实习经历着不断完善的过程,从2002年地理专业开办到今天,地理专业教育实习虽然还存在着实习时间短、管理难、指导难、评价不科学等诸多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但同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与进步,是形成今天能够进行教育实习改革探讨的基础,敢于展示其不足,同样也展示了地理专业所有教师和同学能够在文山学院这个大家庭的帮助和指导下做得更好的信心,通过对教育实习管理、评价体系构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及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教育实习现状也将获得更好改变,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迈好走向教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