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货物船舶运输的安全对策

2019-12-26陈福金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危险品废弃物船员

□ 陈福金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在社会生产以及工业发展过程中,船舶运输是其中的主要运输途径,但是因为船舶运载危险货物所引发的事故时常发生,这使得世界各国政府纷纷认识到加强海上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纷纷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以消除运输中的危险。基于此,围绕危险货物船舶运输的安全对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造成船舶运输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人为因素

人为事故指的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一般是由工作人员的失误而引发的。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有80%的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在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工作人员之中,有一些人的文化素质较低,他们的法律意识较为淡漠,所以存在着违章运输的现象,甚至还存在着非法运输的行为。当货物发生泄漏之后,他们却不知道如何进行补救,以防止事态的扩大[1]。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驾驶员的安全保护意识不足,他们对安全运输的相关规定不是非常的了解,存在着疲劳驾驶以及冒险航行等行为,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搁浅、爆炸等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

1.2 船舶因素

船舶的设计以及营运过程较为复杂,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符合抗沉性的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船舶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若运输危险货物的船舶不具备上述基本性能,那么就很难适应一些特殊的航行环境。而缺乏一个适航的船舶,那么即便驾驶技术再强,工作人员再怎么遵守规章制度,事故的发生也是难以避免的。

1.3 装运条件因素

事故的发生有时也与运输危险货物的装运条件有关,例如包装、配装货物等。危险货物包装的好坏,会影响到货物的质量,也是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性举措。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包装衬垫材料选择不当的现象,还存在着包装容器强度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化学物料发生泄漏,继而引发事故。在对危险货物进行配装之时,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人员将性质相抵触的危险货物装配在一起,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正确的隔离,一旦发生了泄漏,就会因为混装而引发灾难。

1.4 外在环境因素

一般情况下,外在环境因素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偶然条件,在运输过程中,船舶有可能会遇到大风大浪的天气,会遇到风雪雨雾等不利于运输的天气环境,这样就会影响航道的航行。而若是未能采取恰当的避让措施,那么就会导致船舶的安全遭受到巨大的威胁[2]。此外,航道的宽度、水深情况、流速的变化等,都会对船舶的安全航行产生影响。

2 船舶运输的安全对策分析

2.1 重视对从业人员的教育以及培训

危险货物因为自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其运输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对危险货物的运输作出了较为严格的法律规定。如果从业人员对危险货物的管理法规认知不清晰,那么在运输过程中,就有可能存在着违章的行为。基于此,要重视船员的培训,采取强制培训和船员自学的培训形式。首先,让船员自主学习有关危险货物管理法律的内容;其次,要提高船员掌握相关国际公约的水平,在危险货物的管理法规中,有许多处都提到了《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等公约的要求,所以公司要组织船员去学习相关的国际公约,例如,组织船员学习《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这样一来,在运输危险货物之时,船员才能够心中有数,才会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最后,要让船员掌握一定的事故急救措施。也就是当事故发生之后,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去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防止灾害的扩大化。

2.2 重视对包装容器的科学选择

不同的危险货物,其危险特性有所不同,那么在货物的装运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危险货物的相应特性,选择相应的包装容器。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可知,用于危险货物运输工具的槽罐,必须由专业的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并且要经过严格的检测才能够投入到使用之中。在对危险货物进行包装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外包装或者内包装,以防止因为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影响而造成包装的损坏:①气候因素、②湿度、③堆压、④动态影响等。此外,要确保所应用的包装材料不会对所盛的货物造成化学影响,要确保包装与货物的安全管理相符合,还需要根据相应的试验规范,分别经过坠落、渗漏等试验。在装运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危险物的隔离、积载,切忌发生混装混运的情况[3]。

2.3 切实做好运输准备工作

由于危险货物自身的危险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一旦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货物运输之前,就需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要配有明显的“危险货物”标志;其次,在运输之前,要让承运人以及船员等工作人员了解所运输的货物,比如了解货物的理化特性以及货物所存在的危险特性;第三,要让从业人员了解装卸作业的注意事项,让他们掌握应急处理措施,这样一来,当意外事故发生之时,就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以减轻危害。危险货物船舶的技术状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货物的运输,所以在船舶开航之前,要对船舶的状况进行仔细的检查,尤其是要对船舶的操作系统、消防设备等设施进行检查,查看船舶是否适航。

2.4 强化市场准入机制

要想保障危险货物的水路运输安全,就需要从源头上去进行严格的把关。故此,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对从事危险品运输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早在2001年,我国交通部就颁布了《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并对其中的规定作出了解释,对进入危险货物水运市场的企业船舶、码头以及工作人员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然而,总的来说,我国的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也未能根据这些规定标准来进行执行,这样一来,就导致船舶运输事故的发生居高不下。故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交通部门需要加强对相关法律规定的完善,要强化市场准入机制,对船舶、资金、人员等提出实际数量要求,对于所有从事危险货物作业的码头以及经营人,都需要持有相关部门核发的作业许可证,才能够开展危险货物装卸作业。这样一来,就能够促使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变得更加的规范。

2.5 建立应急预案

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船舶的经营人,应当建立船舶安全营运管理体系,要制定水上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等,并且开展相应的实战演练,以便事故发生之时,工作人员能够作出快速的反应,采取及时而又有效的应急措施,对事故的危害进行控制。

2.6 对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法律进行不断的完善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海上危险货物运输的法治进程起步较晚,一直以来,立法机关都承担着较为繁重的任务,过长的法律修订以及创制周期,导致我国当前一些法律规定存在着滞后性的现象,需要加以修订完善,以填补立法空白。在今后,我国立法工作的重点要有所转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水上危险品污染损害民事赔偿机制,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相关的刑事规定,以防止水上危险品的污染。

此外,还需要对危险品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要实施化学危险品登记制度。对于化学危险品储存设施,需要向环境部门进行报告,报告储存的品种以及数量,并且对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报告。②重视对化学废弃物的处置。所谓化学废弃物的处置,指的是将废弃物处理到环境所能够容许的标准的一个过程。因为一些化学废弃物具有易燃性或者腐蚀性,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对于这些废弃物的管理,则采取的主要对策应当为无害化以及减量化。另外,一些固体废弃物可以进行废物再利用,只需要对其进行适当地转化,就能够将这些废弃物变成原料或者材料。这样就能够使废弃物的排放有所减少,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

3 结语

综上所述,危险货物船舶的运输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就会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会给企业、国家以及普通群众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造成船舶运输事故的影响因素有许多种,如人为因素、船舶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为此,在今后的船舶运输过程中,船舶运输公司需要重视对从业人员的教育以及培训;要重视对包装容器的科学选择;并建立应急预案;我国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强化市场准入机制。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危险货物的船舶运输变得更加的规范科学,降低危险货物船舶运输事故的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危险品废弃物船员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
中韩船员沉船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