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论视角下汉语政治语篇中隐喻性词汇英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2019-12-26胡仁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隐喻译者语境

胡仁青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公共课部,陕西西安 710300)

翻译就是一种语言交际行为,一切跨语言跨文化交流成功的前提必须是双方能保证对方得到足够的认知效果,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研究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语用学的指导。目前,国内学者基于顺应论所进行的政治文献英译研究主要从语境和语言结构顺应两个维度在静态的词汇、句法、篇章等语言结构层面分析政治文献的翻译策略,并未对翻译中的意识顺应纳入研究,并未挖掘顺应论在指导翻译活动时其背后所隐含的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即翻译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做出“选择—顺应”时所隐含的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明显不够。在顺应论框架结构的四个维度,顺应的意识凸显性程度是最能体现译者主体性的一个维度,该文选取 2017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隐喻性词汇为研究对象,拟将译者“选择——顺应”过程中所涉及的译者认知心理因素,即顺应的意识凸显问题纳入翻译活动研究中,试图揭示顺应论在翻译活动中对译者主体性作用的阐释力,深化学界中译者们对政治文献英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1 顺应论、译者主体性与隐喻翻译的关系

1.1 顺应论的内涵

语用顺应论由比利时语用学家 Verschueren 在其作品《语用学新解》中将语用学定义为对语言在认知、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研究的一门独立学科,是对语言在社会、文化、认知等各个层面的功能综观[1]。Verschueren从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四个维度对语言现象进行综观研究。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受语言结构和语境的制约,反过来又影响语言结构与语境的生成,这种选择是语言使用者为了顺应某一特定语境所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异或无意识的行为。选择的过程是语境和语言选择二者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对交际过程的意识程度通过语言选择凸显出来。具体来说,顺应论是语言使用者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语言结构、语境、语言策略等方面的相互动态顺应,同时也是语言基本特性的一种显化,最终实现语言的表情达意。

1.2 译者主体性阐释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传统研究迫使译者做“隐形人”,从而忽视了译者本身的作用,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主体的本质表现在其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的特征中,而这些特征构成了翻译主体译者的主体性。实践中译者主体性的这三方面作为一个完整整体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是译者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

1.3 顺应论、译者主体性与隐喻翻译的一致性

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与翻译过程及译者主体性作用有很多相似处及关联性。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连续不断地做出选择的过程。作为语言使用的特殊形式,翻译也是一个不断顺应环境、做出适应性调整的动态过程。语用顺应论中顺应的四个维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量的因素,即译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将静态的第一维度(语言结构客体因素)和第二维度(语境)因素纳入第三个维度(动态顺应)的翻译环境中,同时凸显出第四个维度(译者的意识程度),通过多维视角、立体全景式及动、静态紧密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文本信息[2]。Snell-Hornby 指出,隐喻翻译需结合文化差异和隐喻的结构和功能[3]。汉英两种民族在文化、认知、历史、宗教、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隐喻认知机制存在差异,译者的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主体性强弱直接影响隐喻的修辞效果再现。根据刘法功,“隐喻翻译并不仅局限于信息的转换,更重要的是隐喻中文采与修辞效果的对等再现”[4]。因此,译者必须顺应特定的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从认知、社会、文化等多维视角以动态的方式探索政治隐喻翻译以做出最佳隐喻翻译抉择,通过理解原文—协商选择—可行性解释大力顺应目的语读者的思维和认知模式且保留隐喻的喻体特征和文化内涵。可见,顺应论、译者主体性与隐喻翻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2 译者主体性在隐喻性词汇英译中的“动态顺应”翻译策略

《报告》中含有大量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隐喻性表达,主要涉及建筑隐喻,如走廊(corridor)、窗口(window)、平台(platform)方向隐喻,如道路(path),路线(route)、身 体 隐 喻,如 齐 心 协 力(work closely)、走(share)、不 忘 初 心(keep true to)、植 物 隐 喻,如 成 果(outcome)等。顺应论对译者主体性在《报告》中隐喻翻译再现过程中意识凸显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策略的动态顺应性,要传达出隐喻的真正内涵,实现成功的沟通与交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必须顺应具体的语境因素,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2.1 直译文化共性

中西方对于客观事物在许多方面存在认知共性,认知是人们认识、学习和感知外界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报告》中出现很多文化相似的隐喻表达,同一事物相似的认知能够激起听众的共鸣,翻译时译者可选择直译传递源语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可以赢得目标语读者产生共鸣。例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political guidelines,and keep to the path of socialism…

(2)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

…economic corridors and,…along the routes.

(3)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

…through a single window,and achieve…

(4)加快国务院部门……,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

…unified government service platform.

在例(1)(2)(3)中,道路(path),路线(route)、走廊(corridor)、窗口(window)这些隐喻本体都是中西方人们所熟知的事物,采取直译的方式不仅顺应了原文的意思,同时也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认知心理,将中国在政治和经济发展中的有效途径展现得淋漓尽致,例(4)中平台(platform)的隐喻表达使目的语读者通过平台的结构形象能够直观地理解中国政府信息系统架构和政务服务公开情况。

2.2 意译文化个性

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四字成语常含有隐含意义,中西方文化差异及文化空缺使得译者在进行隐喻翻译活动时正确理解源语的内涵意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采取意译翻译策略更好地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促进目标语读者对中国政治文化的理解。例如:

(5)广大干部……,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以实干推动发展。

We must work closely with the people,…

(6)宣示了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will to remain true to the founding mission of…

由于中西方语言表达的差异性,目的语读者未能理解汉语中某些固定结构表达。因此,为了使目标语读者能够产生认知共鸣,译者根据特定的语境将目的语读者所不熟知的成语“同心协力”和“不忘初心”进行了意译,迎合目标语读者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也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把深刻道理通俗化。

3 结语

《报告》中隐喻的使用使得中国政府执政理念更形象更具体,它包含真中国文化的真谛。顺应论、译者主体性、隐喻翻译三者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译者在翻译时需有意识地采用动态顺应策略,灵活选择文化共性直译或文化个性意译方法以顺应中西文化、认知模式,准确传递源语的文化内涵,顺应论为译者在准确传达政治信息、表达政治立场的隐喻翻译过程中开启了一扇窗,实现了中国政治文化有效传播。

猜你喜欢

隐喻译者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