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汉文景时期对匈奴的防御政策
2019-12-26翟田静
翟田静
(鲁东大学,山东烟台 264000)
西汉初期社会凋敝,军事力量相当薄弱,而北方的匈奴正处于上升时期。匈奴的强盛对刚站稳脚跟的西汉来说无疑是很大威胁。面对这种状况,西汉王朝必须采取有效政策养精蓄锐,以保证国家的长久发展。文景时期对匈奴采取防御政策,一方面希望西汉社会在恢复发展中能获得安定的环境,另一方面是对匈奴进攻的委婉抵抗。研究文景时的防御政策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汉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汉匈之间力量对比的转变过程。
1 文景时期对匈奴采取防御政策的背景
1.1 匈奴的强盛
匈奴既是中国古老的游牧民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起于战国,西汉初期势力已非常强大。秦末汉初中原战乱,匈奴趁机夺回了过去被中原王朝占领的“河南地”,大漠南北和河西、河湟等广阔西域地带被匈奴所掌控。公元前 209年,冒顿杀其父亲自立为单于,严格训练士兵,建立起自己的军队。冒顿单于带领部下,四处征战、扩张领土,邻边发展滞后的民族接连被其征服。匈奴开始建立起地方性的奴隶制政权。史书称:“至于汉兴,匈奴冒顿兵强,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马长寿在《论匈奴部落国家的奴隶制》一文中曾表述:“冒顿单于即位时期是匈奴大的转变时期,匈奴转为奴隶制的部落国家,进入鼎盛。”形成“蒙古高原与中国内地相抗之局。”冒顿单于凭借其强盛的武力对西汉施加一系列的影响,多次引兵侵汉均告捷,众所周知的便是“平城之围”。高帝六年,韩王信向匈奴倒戈。随后匈奴军队南下侵汉,一路进军太原直至晋阳,高祖开始着手回击。第二年,汉高祖亲自率领三十多万大军进击匈奴,不料中计被围困于平城的白登山上七天七夜。高祖只得采用陈平的计策,赠送大量财物贿赂匈奴单于,才得以脱逃。白登山之围,匈奴不光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从心理上给汉军以沉重打击,在汉军中引发了强烈震撼。这次汉匈交锋,宣告了汉高祖想从武力方面压制匈奴是不可能的,也使汉朝当庭深刻认识到此时的西汉王朝国运未稳,国力不济,根本无力与匈奴对抗。
1.2 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
西汉初期是指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历经惠帝、文帝、和景帝直至汉武帝刘彻继位初期的这段时期。前朝秦的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西汉建立时社会经济形势一片萧条。新建政权千疮百孔,军事基础薄弱,人民居无定所,百废待兴。据史书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由此可见,西汉社会极度凋敝,当朝者深知重建社会秩序、解决百姓基本生存问题、发展国家经济已成为首要任务,因此汉初王朝推崇黄老之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自刘邦在位开始实行,历经几代统治者。刘邦在攻入咸阳时便与民约法三章,并免除徭役缓解民众负担,降低田租,十五而税一;此外还释放奴婢,让士兵复员,解放生产力,这样一来西汉社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提高。
刘邦在称帝后将秦朝的严刑峻法废除,同时命萧何制定《九章律》,作为汉朝制定法律的基础,同时分封异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此外,刘邦还下令禁止商人穿丝质衣服、出门不能乘车,并且提高其租税,从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刘邦死后,吕后开始掌政,将刘邦确定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延续下来,社会发展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也两次减免农民土地租税的一半,十三年时,又下令全免农民的地租。在位期间为保证和平,不损耗国家力量,文帝不曾轻易出兵侵扰周边国家,这就是所谓轻徭薄赋。汉文帝生活十分节俭,颁发诏令禁止各郡国进献珍奇异宝。如此便使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有效制止了贵族官僚的奢靡风气,从而减轻人民的包袱。这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同时文景二帝还十分重视农业,曾多次下发诏令劝课农桑,奖励生产,使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每年春耕时,文景帝都会亲自下地耕种。商业方面,文帝逐步调整盲目抑商的政策。文景时还十分重视以德治感化人民,轻刑甚罚。形成一股维护法律尊严的风气,给人民创造了相对安定平和的社会环境,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使得汉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盛世景观。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描述:“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经过文景两帝的治理,西汉社会已经逐渐接近了人民生活殷实,国家财富充裕的境界。这时的西汉较建立之初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没有足够的力量对匈奴发起征讨战争,只能采取防御政策。
此外,在西汉王朝的建立过程之中,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势力也逐渐成长起来,并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不断与中央朝廷发生冲突,时有叛乱发生,导致统一政权难以稳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同姓王也开始蠢蠢欲动,这对刚站稳脚跟的西汉王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国家如此形势,统治者怎敢轻启战端?国力决定一切,此时的西汉正如上面所述,经济凋敝且内争不绝如缕,岂会不招来外辱?种种原因造就了西汉的局面,也迫使文景两帝在位时期只能对匈奴采取防御政策。
2 文景时期对匈奴实施防御政策的内容
面对当时匈奴的强盛和西汉王朝弱势的局面,朝廷对匈奴只能采取防御政策,强固边塞,以图长远。当时朝廷对匈奴采取的防御政策主要有军事政策和非军事政策。
2.1 徙民实边
所谓“徙民实边”,就是将内地民众迁移以充实边疆。文景时期虽然也像前朝一样时常给匈奴送去大量钱物并和亲于匈奴,却依然未能阻挡匈奴不时地南侵。据史书记载“西北边地虽有长爵不轻得复,五尺以上不轻得息,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臣故曰一方病矣,医能治之,而上不使,可为流涕者此也。而匈奴欺侮侵掠,未知息时于焉”。面对边境如此不得安宁的情况,贾谊、晁错之人纷纷上书讨论此事,进言御边之策。贾谊提出的“三表五饵”之策,目的在于招揽匈奴的投降者,以丰厚的条件吸引、分化匈奴的众人,从而形成“使单于无臣之使,无民之守”的局面。但贾谊的想法并不适用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因而并未被采纳。
相比之下,晁错提出的“徙民实边”的想法对当时西汉的社会状况而言更加切实可行,因此得到了朝廷的采纳。当时晁错在《论募民徙塞下书》中对汉匈双方社会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认为面对匈奴的袭扰一味被动的防御是不可行的。匈奴对汉朝的侵扰一直都带有流动性,这是由匈奴民族本身的游牧特性以及生活习俗所导致的,而汉族的定居性使得一旦匈奴南犯就会应接不暇,顾此失彼。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只能是徙民实边,朝廷必须要在边疆建立一支足以与匈奴对抗的寓兵于民的永久力量。关于如何具体实施这一对策,晁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先为室屋,具田器,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乃募民免罪,拜爵,复其家。予冬夏衣、禀食,能自给而止……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远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晁错提出的实施办法概括而言就是将募民分期分批的迁徙至塞下,为了使最早迁徙的民众能在边疆安居乐业,让即将迁移而去的人民能更加安心,朝廷要积极解决募民安置中产生的问题,包括衣食、独身的配偶等方面,再对募民实施一些鼓励措施;对于边境的宰民官也要给予抚恤。这样便可以对继续实行募民实边起到示范作用,也使民众自愿长期居住于边地。根据晁错的的想法,边地不仅要有足够的常居民众,而且要使这些人卒伍相连,建立起以乡党宗族为纽带的兵民合一的屯边防御体系。
2.2 入粟于边
入粟于边就是使边塞有充足的粮食,实质上是对募民徙边政策的完善和补充,这也是晁错所提出的建议。文景时期,西北边塞大概是指陇西、北地以及上郡,也就是今天的甘肃东部、庆阳和陕北地区。文帝时,国家粮食匮乏,农民贫困但商人却大多富裕,晁错便进言:若想使民众安心从事农耕就要提高粮食的价值,提高的粮食的价值,最好的方法便是将粮食作为赏罚的一种。这样做不仅可以刺激农业的发展,也能丰富国家的粮食储备。与此同时,晁错又提出“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文帝认可了晁错的建议,下诏“令民入粟于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
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入粟拜爵,但并不是卖官,而是为鼓励民众响应入粟于边的政策,从而使新到边疆的边民有足够的粮食保证温饱,逐渐安定,为以后他们粮食自给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则是供应戍边将士有充足的口粮。且根据《史记·平准书》所记载“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不仅贡献粮食可以封爵,运输的人也可以获得爵位。这样一来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有粟出粟,有车出车,把米粟运送到边境。后来有些人为省去运输的麻烦,直接雇佣民众在边疆耕种粮食。这些方法都使边疆民众的生活迅速稳定,戍卒也能安心驻守,为维护边疆稳定提供了强大力量。
2.3 建立苑监,孳养马匹
这一政策便是专设养马机构,孳养官马。西汉初期,马匹的数量代表着西汉国力的强弱。史书对汉初战乱后的衰败情况有这样一句描述:“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大意为天子出行不能乘坐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拉的马车,而文武百官只能乘坐牛车出行。反映了马匹在当时的稀缺,间接表现了西汉社会的衰弱同时也反映了马匹在当时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重的地位。之后的西汉,历经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到武帝时国家已经十分强大。故有云“众庶街巷有马,仟伯之间成群,乘牝者摈而不得会聚”。
不仅如此,最终能否与匈奴对抗的关键也在于国家有无足够的马匹,。匈奴是“马上战斗之国”,骑兵出众,善于骑射。他们四处奔波,轻装骑行一日一夜便可行进八百里至甘泉。他们能如此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拥有大量的奇驹良马。因此要对抗抵御匈奴的袭扰,维护国家的安定,不单单需要训练有素的士兵和精良的装备,还要有充分数量的马匹。所以,完善马政,孳养马匹便成为文景时期防御匈奴的又一重要策略。文帝时,晁错有言:“令民有车马骑,复卒三人”;公元前 146年,御史大夫卫绾又提出:“禁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景帝时又“始造苑马以广用”,太仆牧师诸苑散布西边、北边各地,以郎为苑监,为官掌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反映出朝廷积极鼓励豢养马匹的政策。通过种种措施,马匹数量迅速增加,极大加强了汉朝边塞的防御能力;足够的战马也使汉武帝出击匈奴时力量倍增。
3 文景时期对匈奴采取防御政策的影响
3.1 对西汉社会的影响
文景时期所采取的防御政策使西汉争取到自我恢复和发展的时间及环境;社会逐渐走向稳定。文景时期对匈奴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看似委曲求全,实质上是一种积极的防御。实施这些措施,避免了跟匈奴产生正面冲突,得到了边塞与中原的相对安靖,社会也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防御政策使西汉边境居民增多,起成为抗击匈奴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丰富了边疆的粮食储备,使得一旦开战粮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同时,养马政策的实行大大增加的西汉战马数量,为汉武帝之后征战匈奴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西汉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至汉武帝即位之时,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盛,国家已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出征匈奴,西汉与匈奴的国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汉武帝急切地想改变汉匈之间“足反居上,首顾居下”的局势,他不愿再继续对匈奴卑微求和,更不愿再以大量财物换取安稳。当时西汉王朝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无内部忧患,已有相当充分的战备,呈现出国库充裕,兵强马盛的繁荣局面,反击匈奴已有十分成熟的条件。
3.2 对汉匈关系的影响
公元前 119年的漠北战役以后,汉匈势力的对比猛然之间急转直下,匈奴开始处于弱势地位。这个时期匈奴政权的经济,一方面依靠其本身的社会生产,另一方面还有对西域地区的依赖。除此之外,与匈奴居住地区紧密相连,一直保持着互通有无关系并对其缴纳过和亲贡献的中原地区便成了匈奴谋求经济政治出路的最好选择之一。从伊稚斜到握衍胸提的 68年间,匈奴共经历九位单于。其中,除公元前 105—前 101年先后即位的两位单于的特殊情况以外,其他七位单于都曾经向西汉朝廷表示愿意继续和亲或和好。尽管这么多单于都向汉廷求请和亲,更有一些人做出希望和好的具体行动。但此时,匈奴方面所期望的,恢复双方和好和亲的局面,已经不是匈奴政权所能决定了。匈奴不断派使请求与汉和亲,企图恢复武帝前汉匈不平等的和亲关系,但汉朝坚持匈奴臣服于汉朝之后接受和亲。此时的西汉朝廷已经完全掌握了汉匈关系往来的主动权。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汉朝廷对匈奴采取何种政策,直接决定着匈奴政权的希望能否成功。西汉朝廷对匈奴的政策发展到这时已经从最初的支出物资金钱和美女以换取和平、减少掳掠,演进到了依靠比匈奴更加雄厚的经济和强大的武备以及相对的控制匈奴经济命脉的阶段。
4 结语
纵观西汉对匈奴政策的演变,文景时期的防御政策始终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文景时期的防御政策不仅使西汉王朝得以稳定发展,同时也对西汉王朝后来的兴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匈奴社会经济也有很深影响。此外,这种防御政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满足了汉匈人民对和平友好的憧憬。使西汉与匈奴不仅在经济政治上交流融合,也使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得以融合,对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