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的探索

2019-12-26李宝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李宝连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当前,高校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学生思想引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青年学生接受的教育决定其一生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做好思想引领,培养一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学生,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是历史使命。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渠道,对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促进作用。

1 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的原则

1.1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要以解决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打通马克思主义“进头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1.2 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

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核心内容,突出“姓马”“信马”,打牢思想理论根基,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真正弄清楚我们党“从哪里走来、又要到哪里去”,用中国梦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激发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书写精彩人生。

1.3 坚持高位统筹推动,构建培养大格局

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要着力在“接受”和“共鸣”上下功夫、在“融合”和“创新”上找出路,推动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工作格局。

2 当前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必修课越来越受重视,但不可否认,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的效果。当代大学生处于飞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时代,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大学生受到来自社会不同因素的冲击,在这种大环境下,理论教师不能再单纯地依靠老旧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晦涩难懂,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失去信心,反而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的影响力。因而在实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单一的落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顺应时代潮流,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论教师及时转变思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切合实际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2 价值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的影响

改革开放 40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很大改善,社会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文化多样性、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这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文化多样性、价值多样化虽然也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是就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而言,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为,在价值多样化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价值观的混乱,引起价值观的冲突,积极价值观和消极价值观被混为一谈,进步价值观与落后价值观的界限被模糊,给马克思主义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困难。

3 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的新做法

3.1 突出思想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以鲜活生动、易于接受的形式,以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改革开放 40 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不断增进对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一是打造马克思主义品牌教育活动。“大咖传道”,邀请校内外理论大家登台亮相,回应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解疑释惑、凝聚共识;“草根互动”,结合青马工程,组建马克思主义宣讲团,并开展宣讲交流活动;“网军助力”,通过校园网、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向学生推送“马克思,靠谱”专栏。

二是开展先进典型巡讲活动。邀请优秀党员、道德模范、行业标兵等社会先进典型进校巡讲,引导学生在为正能量“点赞”的同时,崇尚高尚的道德理想,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感知意义、追求崇高、增进认同;挖掘大学生身边的典型,发挥引带作用。

三是加强辅导员、班导师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配齐与配强辅导员、班导师,全面推进辅导员、班导师思想引领能力不断提升,保障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

3.2 突出实践养成,在参与式体验式教育中体会认同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打造马克思主义品牌实践活动。开展《马克思靠谱》进校园活动,向学生发放叙说方式贴近“90 后、00 后”的书籍《马克思靠谱》,引导学生走进马克思;开展马克思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读原著,学经典;开展马克思主题文化创意创新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创作;开展线上答题活动,通过互动答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唱响主旋律;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通过参观的形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信仰和真理的力量。

二是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大中专学生暑期、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省情、了解社会,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是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依托当地(省)红色资源所属单位,开展教育实践基地共建,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感知革命精神、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

3.3 突出价值观培育,在凝聚思想共识中接受认同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联系起来,凝聚学生思想共识,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主题宣讲中培育核心价值观。推动理论宣传进班级、进支部;利用展板、网站、自媒体等阵地进行宣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扩大影响,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学生。

二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培育道德责任感。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经典在学生中传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理想。以典型人物现身说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学生从榜样身上感受道德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从感动到践行。

三是在实践锻炼中培育价值判断力。结合意识形态教育,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挥积极作用。

3.4 突出适应新要求,在探索中丰富活动内涵

一是抓住根本。抓住加强学生思想引领,突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核心任务,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根本的,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永远紧跟党走,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二是适应新要求。新时代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内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也要积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基础上,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引导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贴近时代要求,注重工作创新,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实践路径,让有意义的东西变得有意思、有意思的载体体现有意义。所谓有意义的东西,就是我们所坚持的基本理论、倡导的核心价值、推行的政治主张;所谓有意思的载体,就是运用符合潮流、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方式方法,提高传播能力,把学生吸引过来、让他们参与进来。着眼“接受”“共鸣”,创新理论话语系统、改进表达方式,用大学生听得懂、能接受的话语传递思想力量。着眼体验式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增进感性认同。

4 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既要把握好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下,坚持问题导向,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又要不断丰富完善,弥补理论教育的不足,客服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党委统筹、各部门配合。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要着眼接受认同,以思想引领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为切入,以创新实践载体为路径,引领广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进而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我的价值观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