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诗品》之“含蓄”的辩证美学思想

2019-12-26鹿茸茸

文化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司空诗品艺术形象

鹿茸茸

在《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里,司空图以物取象,借景摹状,立象以尽意,通过对自然风光的传神描绘或形象的譬喻来表达见解,让读者获得感性印象[1]。《诗品》辞约意丰,含蓄隽永。清朝学者孙联奎曾说,司空氏的《诗品》所论内容的范围广博,谈天论地,在浩瀚烘炉中,可窥天地万物之变幻莫测,著于笔端,自抒生命与历史承载的主体精神世界之复杂情感,将其诗美放到了一个广阔无垠的宇宙框架中。尤其是“浅深聚散,万取一收”中蕴藏的辩证美学思想,耐人寻味。

一、诗歌意象的“取”与“收”

《诗品》中“言”“象”“意”环环相扣,“象”取于宇宙万物,主体选材构思归于“一”点,而“言”表达“意”的广袤无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创作时不需要将写作对象放在题面上,用婉转含蓄的语言文字将描写对象的形象表达出来,读者便能领会诗歌旨意。“不”为没有之意而“尽”全部。诗中既然没有明确涉及描写对象,那怎么会有全是风流的阅读体验呢?因为,其诗歌的情致意趣蕴含于“景”和“象”中,再用富有韵味的语言表达其事、其理,以言表意,意在言外,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审美阅读体验。作者与读者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依存,因为作者创作时要考虑读者的阅读空间,故“不著一字”;而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作品激发主体的想象力并调动其情感的主动性去关注、领会作者的情感旨意,于是出现“尽得风流”的阅读审美体验。该句可视为全书的主旨所在。有学者将它分为两层含义:其一,“不著一字”,只用各种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含蓄地让真意跃然纸上,引人回味无穷;其二,是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把无法言说的景象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置身其间,而其中蕴含的深意又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需将心神凝聚方可体会其至上的情感意趣。“言有尽而意无穷”,透过真实可感的形象婉转传达出丰富多样的情感思想和内容,其中言意的辩证关系也是不言而喻的。

含蓄之美在于,有意境,多韵味,耐人赏玩体会。“是有真宰,与之沉浮”诗歌的真意在语言文字的沉浮间隐现,读者须投入情感主动心领神会诗中诠释的旨意或道理,诗歌因此而有韵可感、有味可品,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也于字里行间传达出来。含蓄,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来考察,就像精美的艺术品熔铸了作者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情感,而艺术手段是以主体感情为主导,为感情服务的;并通过文辞强化作品的情感起伏变化,为表达内容的需要而或隐或现。宇宙空间广袤无垠,大海无穷无尽,艺术创作的写作素材便源于这复杂多变的生活现象,收取万象集中于一点,作者将内心情感倾注于其中,借用艺术手法在细微中表现其内容与思想的味外之美,艺术作品的厚度和深度由此得以延伸,继而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味的“万”与“一”

司空图著名的“三外说”蕴含了似实而虚、寓虚于实的诗歌意境理论,“万”沉浮于象和意的虚实转换间,是形象的多样性体现,“象外”“景外”和“味外”都是“万”的体现,主要存在于选材构思及想象空间中,但最终都要凝聚起来归于“一”,即实境中的景、象、味。

司空图借助钟嵘的“滋味说”,建立并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比较系统的一个新的美学范畴——味。笔者认为,“万”也可以是作者将多种多样的“味”凝聚于其中,增加作品的醇美感;“一”体现于作品的情感基调或单一的本色之味,将多种味交织于一点,表现作品的核心主旨及情感思想。诗“辨于味”,是“万”的多样性的体现,而每首诗又是独立的个体,诗歌表达的思想也是“一”——独特性的体现。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文学创作者将其收集归类,选取代表性的素材创作,为使之既具普遍的代表性,又具独特的个别性,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集中和概括。所以,“万”和“一”通过“聚”和“取”二字表现其辩证关系,不仅要对“万”的艺术形象进行“一”的集中和深化处理,也要对其概括和重组再创造,“聚”体现了前者,而“取”表达了后者。琐碎平凡的生活事物既浅露又无深意,而诗人的艺术创造使生活丰富多彩,将其深化又带有含蓄感;零碎分散的生活事物,彼此间没有联系,诗人作为创造主体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现探索其间的联系,并对其进行艺术创造,使之聚拢、集中。对艺术形象的选取和构思要着眼于独特性和代表性,即运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孙联奎在《诗品臆说》中对“万”和“一”进行了精准的解释,其中“万取”是说诗人选材的眼光要放之四海,作为创作主体更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这样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才有普遍的代表性,“一”是说诗人提取并概括生活,赋予艺术形象典型的特点。“万”是事物现象的表现,“一”是事物存在的本质,从各种现象中提取凝练其艺术本质,故而以“一”来收“万”。这也是典型论寓普遍性于个别性之中的体现。司空图在刘勰的基础上发展了艺术创造中“一”与“万”的辩证关系,这也是艺术形象共性和个性统一的问题,更是“典型论”本土化的重要体现。

三、结语

“含蓄”虽说有耐人探索、工于唱叹、感染力强等特点,但也由于这种风格言简意丰、包藏细密、意境朦胧、跳跃度大,诗中常常省略掉从这一个意象到那一个意象之间的锁链,意象可以取而聚之,也可以收而散之,于是取万千意象使之聚,收集素材构思,再用只言片语传达其无尽的精神世界与情感思想,若有使人感觉难以索解的问题,就需要读者充分调动情感的体验能力,从而更好、更精确地追寻诗人的想象。

猜你喜欢

司空诗品艺术形象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典雅
诗品出于人品
吴英昌《诗品二十四则·劲健》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里耶简“司空厌弗令田当坐”文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