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琪拉的灰烬》的儿童视角分析

2019-12-26钟景美

文化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阿吉灰烬姨妈

钟景美

《安琪拉的灰烬》(Angela'sAshes)是美国著名作家弗兰克·迈考特记录他早期成长历程的自传,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本人称《安琪拉的灰烬》为他的回忆录,评论家认为正是因为有无法忘怀的童年经历,才成就了这部儿童视角小说成为时代的巨作。

小说将20世纪30年代的爱尔兰社会设定为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通过小男孩迈考特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围绕他充满艰苦却依然怀揣梦想的一段成长经历,以儿童单纯的视角叙述了爱尔兰底层贫民的苦难生活。当他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种烙印在脑海中的悲惨童年经历就会很自然地涌现出来,对自己苦难的童年用一种纯真的眼光去回忆和审视。本文将从句式重复、复调和对比这三种创作手法对《安琪拉的灰烬》的儿童视角进行分析。

一、句式重复

句式重复,属于儿童的话语特征,也是儿童视角的一种审美特征。从儿童视角进行叙事的文本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郭静思[1]曾指出,在儿童视角叙事当中,可以看到儿童视角叙事作品中所呈现的儿童叙述语言与成人语言有极大不同,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一般不会使用过多的修饰和复杂的词汇,因此儿童视角小说会出现重复的特点。接下来,笔者将针对《安琪拉的灰烬》中的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本森先生憎恨美国,所以你得憎恨美国,否则,他会打你。

奥狄先生憎恨英国,所以你得憎恨英国,否则,他会打你。

要是你敢说半句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好话,他们全会打你。[2]

“所以”“否则”重复出现,“打”这个字反复使用,很容易可以看出,当时教学的不合理之处——教师们体现出比较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而且教师们强迫学生也要接受这样的思想,不允许任何学生有反对教师的声音,否则将用暴力处置。这与小说第一章“教师恃强凌弱”是相呼应的。作者对教师们的行为显然是抱有怀疑态度的。

我推着婴儿车上了亨利街,到了至圣救主会教堂。灰蒙蒙的天,教堂也是灰蒙蒙的,一小群挤在神父家门口的人也是灰蒙蒙的。[3]

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可以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灰蒙蒙”反复出现,揭示了作者当时无比抑郁的心情。由于父亲没有给家里汇钱,家里的经济情况十分拮据,弟弟小马拉奇甚至想到当叫花子向酒吧里的人乞讨的主意。当时的作者自己又无力改变这一情况,因此作者此时是绝望的。另外,教堂外环境描写的另外一个作用是渲染气氛,展现当时贫民生活的艰辛,穷苦人的卑微与压抑的状况一下子就能浮现在读者的脑海中。儿童的心理机制不同于成人。作者看到了儿童心理的这个特点,以儿童的句式重复天真、单纯地进行描述,使儿童视角小说更具有文学气息。小说中句式和词语的重复出现,深化了主题。

二、复调

在儿童视角叙事的小说中,儿童毋庸置疑是叙事主体,但作者的叙事身份却不可能完全从小说中脱离出来,因为归根到底小说是作者写的,他的思想、价值观等会在有意或无意中渗透到小说当中。这时候,儿童视角的另一个审美特征——复调就出现了。白春仁、顾亚铃[4]指出,复调是由多种独立不相融合,并且有价值的声音和意识组成的。在儿童叙事的小说中,复调的出现,即儿童和作者的两种叙事声音相互交织,拓展了叙事空间,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王宜青[5]也指出,我们不能忽略儿童视角叙事背后成人叙述者的声音。在《安琪拉的灰烬》中,可以找到不少复调的痕迹,比如作者对米奇去世这件事件的看法。

米奇请求弗兰基和小伙伴们帮助并许诺让他们吃很多东西,但后来却食言了,于是弗兰基和小伙伴就祈祷米奇一家人都在仲夏的时候死去,结果“祈祷”真的实现了。小说当中最后提道:第二年的夏天,米奇就被急性肺病带走了,他再也不能从学校请假了,这一定给了他一个教训[6]。

米奇的众多亲戚都去世了,最后自己也因病去世,这是何等凄惨的景象。作为成年人是不会将去世和教训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作为儿童的弗兰基对死亡的概念不甚理解,所以才会说出“一定给了他一个教训”和“没法请假”这样幼稚的话,看似荒谬的调侃,其实作者何尝不知呢?因为作者接下来马上写道:

普罗迪·沃迪把铃按响,那是下地狱不是上天堂。[7]

话锋一转,作者想要表达当时弥漫在爱尔兰贫民之间恐怖的疾病与死亡氛围,改变儿童视角的稚嫩口吻,开始凸显出成人对人性、死亡等的思考。

老师说为信仰而死是件光荣的事情,而爸爸说为爱尔兰而死是件光荣的事情,我想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人想让我们活。[8]

当时的作者才十来岁,对信仰、死亡和国家概念是不甚了解的,后面的疑惑其实是成年作者流露出的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价值评说。儿童的生存与所谓的国家与信仰相比并没有那么渺小,作为成年叙事者的作者是不认同当时老师和父亲的说法的。

三、对比

对比是小说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也是儿童视角叙事小说中的一种审美特征。作者选择儿童视角来展开叙事,并不意味着脱离成人的一切,反过来作者想要去展现成人世界的复杂时,也必然会先透过孩子的眼光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在儿童感性世界与成人理性世界的并置下,文本中往往会充斥着对比。在《安琪拉的灰烬》中,也充斥着不少对比的现象。

小说中弗兰基的弟弟迈克尔是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即使家里十分贫穷,他也总是往家里带迷路的狗和老头,他还让把自己的晚饭给流浪狗吃。迈克尔的怜悯之心显而易见,与迈克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吉姨妈的苛刻小气。阿吉姨妈的生活条件很好,可是她的态度却令人心寒。因为妈妈生病,爸爸在英国工作,弗兰基和迈克尔不得已在阿吉姨妈家寄居了一段时间。阿吉姨妈认为弗兰基和迈克尔是负担和累赘,对待他们十分凶狠和小气。可是当爸爸回来后,阿吉姨妈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脸上带着微笑,开始烧茶,煮鸡蛋、香肠,给爸爸买黑啤酒。弗兰基也感到疑惑:

我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这么高兴,这么大方。[9]

阿吉姨妈对弗兰基和弟弟们态度十分不好,可是在得知弗兰基的父亲从英国回来后,阿吉姨妈明白弗兰基和他的弟弟马上就要离开自己家。对她来说,弗兰基和他的弟弟就是负担,自己再也不用提供食物给这些孩子,当然很高兴。而突然变得大方是因为阿吉姨妈想制造假象给弗兰基的父亲看,想让他认为自己把这些孩子照顾得很好,并没有折磨虐待他们。毫无心机的弗兰基看不出阿吉姨妈的虚伪姿态,当然就不明白阿吉姨妈态度为何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在此处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现出成人世界的无情冷漠。从小说的另外一个场景也能看出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对比的张力。

弗兰基一家人被房东赶走,变得无家可归,幸好外婆帮他们找到了新的住处——妈妈的表兄家。在大半夜下着雨搬家走进巷子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个场景:

在搬家的时候,妈妈让弗兰基他们不要说话,因为她怕邻居们知道,觉得很丢脸。但是弗兰基他们很开心,因为搬家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明天不用上学。另外,单纯的迈克尔弟弟还唱起了歌。[10]

这里所描述的心理场景以及行为表现,都充满了儿童的特点。母亲虽然知道自己家境贫寒,但是自尊心还是很强的,十分担心一家人被赶出来的情景被邻居看到而丢脸。与母亲强烈自尊心形成对比的是,弗兰基并没有关注母亲对生活的艰难和无奈,而是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明天不用上学”上。天真烂漫的弟弟还不太明白家里的艰难处境,开心地哼着歌曲,这些都属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孩子的天真单纯和母亲在生活重压下的焦虑和无奈形成鲜明的对照,进一步深化了这部小说的主题。

四、结语

《安琪拉的灰烬》这部小说,正是因为采用独特的儿童视角叙事手法,才有现在的成就。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文本,追寻童年往事,并不是纯粹描写他的童年经历,而是将自己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也融入小说当中。本文从句式重复、复调和对比这三种创作手法对《安琪拉的灰烬》的儿童视角进行分析。小说中句式和词语的重复出现,深化了主题;复调帮助我们了解了小说中儿童叙事角度下的世界,也能让我们更加了解作者的情感;通过与复杂成人世界的对比,作者为读者更好地呈现出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

猜你喜欢

阿吉灰烬姨妈
灰烬
《四季随笔》(节选)
儿歌作品:我的阿吉
亲亲热热小伙伴之美味的食物
波莉姨妈信守承诺
阿爸的灯
牡丹女王的姨妈
灰烬
小不点儿
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