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
2019-12-26窦瑾
窦瑾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51)
现代文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 使其失去了赖以生存和自然传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然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为了留住历史, 而是为了将其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血脉世代传承发展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推动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皖风徽韵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发展新动能的客观需要。
1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
安徽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百工兴盛,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据初步统计,安徽省目前有3 个世遗项目(程大位珠算法、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88 个国家级非遗项目,530 个省级非遗项目,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5 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76 人,大部分非遗项目属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类别,均具备良好的活态传承基因。
1.1 按项目类别统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23 项、传统技艺21 项,共占全部国家级非遗项目的50%。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类最多,占到全部省级非遗项目的31%。总体来说,活态传承基因较好的曲艺、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占据了国遗和省遗项目的绝大部分。
1.2 按地域统计
统计显示, 安徽省非遗项目主要分布在黄山、宣城、安庆等古徽州一带,三市的国家及省级非遗项目占全省40.0%。皖北地区非遗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较为分散。非遗项目的天然分布不均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皖南、皖北非遗资源保护传承工作的不平衡。
2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实践
2.1 通过跨界融合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
花鼓灯、黄梅戏、岳西高腔、五禽戏等传统舞蹈、传统戏剧、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积极融入当地旅游。阜南柳编、徽州竹编、剪纸等非遗技艺与产业扶贫、文化旅游相结合,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文化产品。徽州四雕、宣纸制作技艺等互动性较强的非遗项目,通过集约化非遗产业园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 进行体验式传播。黄山市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共建安徽黄山徽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共同开展故宫贡茶、十二生肖木雕等文创产品研发,将非遗传统文化嵌入现代产品。
2.2 依托原生环境促进非遗整体性保护
近年来,安徽依托于传统地域,先后设立生态保护区、非遗小镇、传统文化村落等,对非遗项目及其依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赖以存续的自然环境进行整体性规划。2008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作为全国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成立。2017年,黄山黟县“屏水相逢”非遗小镇项目正式启动,拟打造以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传习基地及高端艺术家村落为核心特色的徽文化非遗小镇。蚌埠市也已规划基于农耕文化、汉文化、当地传统手工艺等主题的生态非遗小镇。
2.3 多途径加大非遗社会传播力度
成功举办三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 打造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安徽省艺术节等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扩大。在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中国非遗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活动上, 推出宣纸制作技艺等一百多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文化产品交易会、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等全国大展,在交流中提升品质。拍摄制作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题片 《安徽文房四宝》《家院乾坤之徽州三雕》《粉墨春秋之传统戏剧》,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非遗进校园”活动惠及约大中小学学生45 万人次。
3 非遗活态传承存在的问题
当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非遗项目传承土壤丧失。一些传统非遗项目在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的双重压力下,本身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创意、无法融入现代生活等问题,导致日渐式微。二是传承人后备力量不足。大多数非遗项目基本是在家族与师徒之间传授,有些项目技术难度极高,且难以规模化经营,很难吸引年轻人学习、传承,出现了人才青黄不接现象。三是非遗保护传承存在失衡。一些地方对非遗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或在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的结合上不能恰当处理,“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重技术轻文化、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较为普遍。四是存在过度商业开发倾向。企业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时, 容易过度商业化和过度产业化, 过于重视经济效益,有可能忽视非遗传承的意义与本质。
4 推动安徽省非遗活态传承的几点建议
4.1 因项制宜探索创意提升途径
立足非遗项目自身特点,将“非遗”资源与创意产业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非遗项目的设计、制作与衍生品开发能力。对于剪纸、年画、竹编、徽州三雕等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可立足于传统工艺,在保持传统“非遗”文化内核和精髓的基础上,在图案、款式等方面顺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审美需求进行创新, 转化为具有传统中国元素的时尚用品。对于花鼓戏、 五禽戏等传统戏剧、曲艺以及舞蹈、杂技,通过把“非遗”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创意的作用,创作产生形态全新的舞台艺术精品。通过艺术加工、包装策划,将安徽非遗元素有机植入书画作品、精品图书、主题舞台剧、影视剧、微电影、主题曲等。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水平,开发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品位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极发掘个性化、生活化、有历史感的年轻匠人作品。
4.2 利用现代科技提升非遗活态传承水平
综合运用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高保真全息存取、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非遗数字化记录,高度仿真地还原非遗的生存环境,重现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及原生地自然风貌。从对材料和技艺的基础科学研究入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传统工艺振兴。鼓励相关高校院所、企业等设立传统工艺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和传统工艺产区深入合作,开展材料和技艺的基础科学研究,促进非遗成果转化。结合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收习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 实现不同形态非遗作品的多元主体精准垂直推送。充分运用VR、AR、AI 等,丰富非遗文化的传播形态,优化和加深人们的接收体验,推动非遗传播能力和效果的双提升。
4.3 积极构建非遗传承人才体系
形成领军人才—传承人群—从业人员—公众四级金字塔型人才结构。提供非遗领军人才发展平台,鼓励艺术名家成立工作室, 创作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作品。定期组织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群进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研修、 研习和普及培训,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借鉴推广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引资入校、 引智入校和引企入校的经验做法,探索“学校+实训基地+公司”的非遗传承模式。提升传统师徒制培养模式下传承人的工资待遇。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利用非遗传习所定期举办面向公众的非遗学堂、开设非遗体验亲子班,形成常态化传承模式。
4.4 增强各类传承平台支撑作用
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乡镇、 街道和村落实施整体性保护。结合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注意保护非遗相关的文化空间和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发挥政府主导和引导作用,深入开展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省、市级非遗传习基地、非遗传习所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加快探索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引导非遗项目富集地区,打造非遗展示展销中心、互动体验中心、活化利用中心。依托相关文化遗产、遗址公园、民俗博物馆建设非遗主题展馆和小型分馆。形成层次多样、特色互补的非遗场馆格局。
4.5 创新金融支持模式
积极探索股权、 债权及夹层融资等多样化融资模式,引导非遗文化项目从等待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创新信贷融资模式。引导商业银行为非遗开发利用量身设计贷款模式,细化非遗贷等操作细则。鼓励针对国家级、省级非遗大师开展无担保低息贷款。探索设立文化产业专业担保机构, 为中小型非遗开发企业搭建融资桥梁。探索非遗+金融+互联网电商、旅游+互联网金融等融资模式创新。针对非遗项目本身非标特性,探索依托众筹平台,实现筹资、筹人和筹智的统一。探索采用区块链技术,证明非遗原创内容、技艺、文创产品、创意设计的存在性、真实性和唯一性,实时记录交易流程,做到可追溯。鼓励基金化运作。支持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发起设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用于非遗领域项目投资、非遗特色小镇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