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途径研究
2019-12-26孙向前
孙向前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要坚定文化自信,认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不仅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略,也为我们勾画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蓝图。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的中坚力量,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力军。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还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高校作为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应主动担负起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责任。
1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情感认知,具有可传递性和继承性。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对大学生而言,文化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文化有助于他们调整交往方式,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丰富精神世界,充实生活,从而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文化自信,就是指对所持有文化的一种自我肯定和信仰,并对其发展充满信心。对大学生而言,文化自信就是指大学生在正确认识所持有文化的同时,坚定对所持有文化发展的信心。它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是精神成熟度上的一种反应,有助于我们在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不用担心自身文化被同化。
受西方普世文化植入的影响,思想易被西方文化所蚕食,不利于其全面发展。文化自信教育可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端正其行为和态度,健全其人格。同时,文化自信教育还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问题,新时代文化建设滞后成为阻碍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必须拥有文化自信,才能为我国文化体系建设作为贡献,鉴于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为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做出贡献。
2 高校文化自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文化自信教育就是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中,坚定受教者对所持有文化的信心。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前沿阵地,是文化自信教育的主体。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还存在着问题。
2.1 对文化自信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评判一所高校的主要指标是学生的就业率、师资的配备、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办学条件等,导致高校往往将精力放在发展学校的硬件设施、 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就业率和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大力引进人才等,从而忽略对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这表明高校对文化自信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2.2 文化自信教育体系尚未构建
目前,高校文化自信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没有专门的教材,也没有系统的教学方式。首先文化自信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学业、情感、生活和就业等实际问题契合度不高,没有很好地迎合大学生的需求;其次文化自信教育教学方式陈旧,不能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高校在宣传文化自信教育的力度不足,没有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局面。
2.3 驾驭自媒体能力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并以其“平民化”“个性化”“交互强”“传播快”的特点被大学生群体所广泛接受,这为高校文化宣传和文化教育拓宽了渠道,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自媒体提供的是一种大众文化,在娱乐大学生的同时也分泌出原有的文化毒素,导致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意力分散,兴趣下降,甚至愈演愈烈,出现文化自信弱化的迹象,令人担忧。这必须得引起高校的反思和忧虑。
3 新时代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增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该文认为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重视文化自信教育;构建文化自信教育体系,强化驾驭自媒体的能力。
3.1 高校应重视文化自信教育
高校是文化教育的主体,也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阵地,因此高校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长期以来,高校都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己任,忽视了文化自信教育,这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校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认识到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的思想基础,强化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
3.2 高校应构建文化自信教育体系
文化自信教育应遵循时代的特点,构建完整的文化自信教育体系。首先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是文化自信教育的核心,将其贯穿于始终,使之成为线索和灵魂,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产生文化自信。
其次要优化教学方式。不要采取以理论为导向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情景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学习的情境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强调反思性。高校教师可根据情景教学法设定特定的场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最后要营造教育氛围。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要场所,其教育氛围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不仅要利用展板、宣传栏和板报等传统的方式,还要利用高校既有的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信群等新媒体方式,积极营造文化自信教育的氛围。
3.3 强化驾驭自媒体的能力
当今社会,自媒体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这既给高校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带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高校要研究和了解自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影响,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文化自信教育。
首先要构建自媒体教育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建立文化自信教育专门的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微博等并设置相应版块,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化自信教育内容推送出去,不断增强教育的效果。
其次要优化文化自信教育内容。自媒体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准入门槛低,任何人只要填写简单的信息注册后就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布、传播信息。这也是自媒体产生文化毒素的主要原因。高校要鼓励学生不仅要将优秀文化搬到自媒体中进行讨论,还要鼓励学生将自媒体中的热点问题搬进教室,由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兴趣,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大学生的受益面。
最后要强化对自媒体信息的监督和管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管理,自媒体也不例外,针对自媒体的特点,高校不仅应出台自媒体使用规范,健全自媒体的监督机制,还要培养出一支政治意识强、文化自信度高的队伍来管理自媒体,确保自媒体信息服务文化自信教育。
综上所述,只有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才能保证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实现建立文化强国的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方式和路径,提高教育效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