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致良知”论
——教育学视域下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研究

2019-12-26王程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育学王阳明良知

王程程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

目前,以“王阳明致良知论”为主题词搜索,可以搜索到154 条结果。全部为2009—2018年,且在2013年后才逐渐增多。此前仅为每年一篇。研究层次以基础研究(社科)类居多,基金也主要集中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接下来,本人以“视域”“致良知”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23 条结果,其中与教育直接相关的仅有1 篇。最后以“教育”“致良知”为关键词搜索,搜索结果为0 篇。虽然在知网中的搜索,不能代表现今中国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但是也可看出此相关研究还有待于发展。相关专家主要有西北大学的王强老师,其关注于高等教育;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还有南京大学的张小明老师,他关注于“王阳明”“知行合一”“万物一体”“阳明后学”等领域且成果显著;还有江南大学的高凛老师和吉林大学的张连良老师。

1 对教育学视角的内涵探究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个人的人格得以健全,使人类自身多样化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教育的目的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来实现。

1.1 “教育”概念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教育”作为组合词最早见于《孟子》,书中记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中也有相关表述,许慎对“教育”的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英、法、美、西班牙文均为education,都意味着将人身上的固有德行、理性等品质通过一定的手段由内而外地引导出来。卢梭认为:“教育赋予我们在出生时所缺乏的一切和我们作为人所需要的一切。”

1.2 教育学的概念探究

国外的教育学概念,希腊人认为教育学是指照管儿童的学问。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有两大基础,实践哲学和心理学。捷克国籍的夸美纽斯也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大教学论》中,他提出“教育学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总的来说,尽管教育学一词的使用并不一致,但还是存在共识的。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公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3 教育学视角方法论界定

要解决好有关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方面的若干问题,有必要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做一次历史的考察。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简而言之,教育学视角的方法论可以用一句话进行总结,即探求事物看本质,发现各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

2 对王阳明“致良知”理论的探究

2.1 王阳明心学及其产生背景

2.1.1 明代政治环境的影响

时势造英雄,英雄应时事。一个分的发展必然与其所生存的环境密不可分,并且一个时代的理论必定根植于这个时代。

2.1.2 家世背景的熏染

王阳明先后经历了优秀的家庭教育、 私塾教育、道教思想,进而产生心学。家庭教育在教育中至关重要,是教育中的起步一环。

2.1.3 理学思想的影响

心学基于理学而又有其独特性,“是‘理’作为‘所以然’与‘所当然’以及‘知’与‘行’的辩证统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哲学思想”。

2.1.4 其他学派的影响

当时各学派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是指出其他学派理论上存在的不足,或是针砭时弊,或多或少都对心学的产生和后期的自我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2 良知的内涵

孟子最先提出了“良能”“良知说”。他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赋予“良知”新的含义,“把‘良知’定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良知’作为人心的本体,它能够辨别一切是非善恶。他特别强调”良知“明辨是非的功能。清楚了好恶就知道了是非,知道了是非就了解了万事万变” 。

2.3 “致良知”的内涵探究

首先,“致良知”是人们对自己内心“良知”的正确认识。通过“致良知”人们能够达到明辨是非善恶对错,达到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在人性上、道德上做到一种能动性、自觉性,进而回归到一种自然属性、天然属性。

其次,“致良知”是要注重“致”功夫的实施。之前,理学思想家们喜欢强调“致知在于格物”的说法,但王阳明却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格物“就是要让人们在自己道德行为的反思过程中,去除邪欲和恶念,使蒙蔽的“良知”得以恢复,使自己的内心想法符合天理。

最后,“致良知”是要融合“省察克治”的功夫。在“省察克治”功夫中,王阳明认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知善知恶的良知,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自觉能动作用。在王阳明的理论中,不论什么阶层的人,不论其受过多少教育,只要能克除私欲,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民主的思想,与教育学中教育的公平性相呼应。

所以,这些不仅是哲学上的知识,还可以与教育上的核心素养性呼应,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点;还能与课程标准中所提出来的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相联系,找到哲学基础; 还能与近几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于伟教授所提出来的“率性教育”相联系,“率性教育”是一种遵循儿童本性、天性的教育。若是与“致良知”相联系的话,教师与学生都能达到“致良知”的效果的话,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会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呢?所以,将哲学理念应用于教育上,或是为一些教育理念找到哲学基础,还是恨与必要的,“致良知”的教育价值也是很可观的。

3 教育学视域下“致良知”思想的探讨

3.1 我国教育现存的问题

教育是从纵向阶段探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留学教育等;从大课程的观点出发,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等;从社会角度来看,可以划分为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甚至是一些课后辅导机构的教育;再加上由于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大56 个民族,其中有55 个少数民族。这样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现状,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如人们比较关心的话题,教育公平问题,双语教育问题,还包括其中的双语平衡、双语态度、双语习惯,进而上升到认同感、幸福感,不只是一个民族的认同,还可以是职业的认同与幸福和国家的认可与归属感等。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存的问题中与“致良知”相关的主要是,德育问题: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教师的德育培养问题,德育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德育理念的问题,指导思想与实践脱轨等问题。主要有三方面问题: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相脱离;道德教育方法单一;学生个体发展不平衡。

3.2 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相脱离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将“知行合一”为原则履行道德实践,以求达到“致良知”的最终目的。但是往往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知”与“行”是分离的。只是将“知”进行传授,也很少去实践。即使留了相关的作业,也不认真检查,或仅仅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校几乎不重视德育的建设,表面上设置了有关德育的课程,但实质上却是班主任看自习或是由其他科目代替。

3.2.1 道德教育方法单一

目前课堂教学中,应用较多的还是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灌输式教学。这很有可能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且,教师们也很少对该科目认真备课,并且不太了解学生的也有品德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小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已有基础还不是那么完备,很有可能因差距大而失去听课兴趣,从而影响听课效果。

3.2.2 学生个体发展不平衡

教育学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具有不平衡性、发展性、顺序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在目前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德育教育一刀切的倾向,教育者往往只是按统一的要求来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要想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接纳德育课程,形成正确的三观,就要照顾到他们的个体发展不平衡性。

3.2.3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融入德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王阳明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肯定。“致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因此,研究和挖掘王阳明心学中的优秀思想成分,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具有可行性的。

4 与“致良知”相结合的建议

4.1 个人建构理论角度

个人建构主张人们主动积极从内心自发建构事物的本质,体悟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社会中个人的例子,或是自身的例子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内在的共鸣。

4.2 社会学习理论角度

教师可以尽量利用社会上的例子,或者是采用社会舆论、社会氛围的引导,指引学生产生自己的理念。

4.3 对话教育理论角度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提出:在顺天理的情况下,“良知”是天理和人心的合一。德育也可以是一种对话式教育。教师尽量发掘学生良知,进而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这些角度与“致良知”息息相关,是在“致良知”的引导下产生的策略。另外,以这些方法进行德育的目的也不是教授纯粹的知识点,而是去发掘本心,激发学生找到与生俱来的潜藏在内心的本心——善。正如王阳明所说的“人人皆可为尧舜”。

猜你喜欢

教育学王阳明良知
一部系统研究批判教育学的力作
——评《批判教育学的当代困境与可能》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真正心平气和
良知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