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
2019-12-26柴美梅王晓华钟泽秀陈燕
柴美梅,王晓华,钟泽秀,陈燕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中提出,要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实现新突破,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明显增强,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规划为职业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学改革确定了方向。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企业输送大量的技术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重视技术培养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职业院校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厌烦理论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课堂、服务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加强师生之间的指导与交流。因此,将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信息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信息化教学改革进行实践和研究,从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做起,选择《静态网页设计》课程,从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拓展六个环节进行信息化设计,通过信息手段解决每一个环节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对原理性知识的掌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将课程重点的碎片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容易消化,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1 课程实施过程
在课程实施之前,首先要进行教学设计,将企业文化、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根据工作过程和学生情况有机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整合课程内容,创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过程,将真实的工作过程和环境融入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仿真,使得教学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工作实施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前了解工作流程、熟悉工作环境。该文以《静态网页设计》课程为例,采用教师在实践锻炼中真实的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案例,将《课程的知识点融入项目,一次课一项任务,按照项目开发实施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情境设计和师生分工,将教学过程工作化。
1.1 课前学习
课程在授课前,教师要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发布任务,下发教学素材,学生接受新信息,了解课程的要求,自己通过网络搜索相关内容,通过资源课程进行自学,为课程做准备。教师通过微信或网络平台讨论区提醒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该环节的答疑只发布关键性内容,详细的资料需要学生自行查找、整理;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平台可以就教学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加强交流,相互评价等。要求每位同学就课程问题进行发言,对有见解性的发言者进行表扬,并进行相应的加分,避免部分同学不参与讨论或屏蔽信息,部分课程还要求学生提交作业,如讲解网站布局中就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自己认为布局合理的3个页面,截图提交。
通过课前学习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手段了解教学内容,为后期的教学实施做好准备。提升了学生信息收集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基础信息能力。
1.2 教学实施
教师在授课前查看网络平台中咨询、决策和计划环节学生交作业数量和质量,掌握学生在课前对教学内容的了解情况,实时调整授课方式,选择1~2组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根据网络平台和学生实际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引出课程的重难点,采用动画、视频、影像等形式进行讲解,并应用动画程序反复练习,在线测试,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下发出错案例视频供学生参考、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作业完成后提交到网络教学平台或教师机终端,教师随机抽取作业,采用点评的方式讲解,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和时间节点修改作业,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在教学环节中设计意外环节(如客户不满意,要求修改等),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学生作业提交之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对优秀作业在网络展示区进行展示,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最终成绩有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分决定,将教学过程和结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应用网络空间保存学生作品,为后续的课程建设提供素材。
1.3 拓展学习
课程在设计主项目的同时会设计拓展项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拓展项目所有的内容均在网络教学平台或课程资源库中发布,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辅助信息手段和技术进行完成,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并按时提交中期作业和终结作业,教师查看网络教学平台,掌握学生完成情况,提出相关的建议,通过网络和学生实时交流,答疑。
拓展学习是对课堂学习环节的巩固和复习,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个性化的关键环节。采用信息技术,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不占用课堂时间,一举两得。
2 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设计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和整合了教学内容,设计了教学情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体的授课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程实施中,整个教学根据情境进行推进,融入企业文化,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实施调整授课方式,采用动画、视频、影像等形式分解重难点,使枯燥的数据形象化,复杂的公式简单化,烦琐的程序碎片化,加强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动态监管,掌握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评价方式也更加多元、完善,有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多方位了解学习难点,教师可以动态调整授课形式,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讲解和重难点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习空间,打破了学习时间限制,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得专业知识更加扎实,实践操作更加娴熟,整体教学水平大幅提高。
3 教学反思
尽管信息化教学效果显著,但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和师资能力等问题,制约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具体原因如下。
(1)基础硬件建设条件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要求。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证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信息化教学实施需要上传、下载教学资源、登录网络平台,收集作业素材等,这就需要配备相应的多媒体设备、PC机、网络全覆盖等。目前。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和PC机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网络覆盖面积不够,学生宿舍和学校公共区域均没有网络,当前手机是在线学习最好的终端,但由于校园没有覆盖无线网,制约了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不利于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2)教师自身的信息水平不够。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主导者、课堂的主控者,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课程信息化设计是由教师完成,收集资料、录制视频、技术处理、整合内容,最终在课堂中有效实施,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帮助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这对教师自身信息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拥有高水平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时才会游刃有余,不受约束。但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低不一,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在课程设计中只能用简单的PPT进行辅助教学,严重影响信息化教学设计,影响教学效果。
(3)课程资源匮乏。信息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可以应用网络收集资料、通过课程资源平台进行自我学习,师生之间无障碍交流,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很多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资源,学生只能在网上收集素材,但网络中很多资料没有免费开放,需要付费使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资料没有共享,素材没有积累,给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也造成很大的困难,每个人在授课时均要从头准备资料,职业院校的教师教学任务本就繁重,加之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整合多种资源,需要花费大量的实践和精力,导致很多教师望而生却,不愿尝试。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推进信息化教学,建议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基础网络建设,合理布局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全覆盖,并保证信号的强度,确保学生在校园应用网络在线学习、相互交流等。二是加大教师信息水平培训,定期开展新技术、新软件的培训,并制定一定的考核标准,要求全体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达标;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并以讲座的形式分享设计经验和教学成果。三是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资源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将课程资源建设纳入项目申报范围,提高项目经费,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建议将课程资源分解,碎片化,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或备课时间进行,积少成多,循序渐进,最终建成符合要求的课程资源,纳入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