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2019-12-26斯怡淳刘正兵
斯怡淳,刘正兵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近年来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号召下世界各国在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不仅希望在经济、政治方面与中国加强合作,也希望在文化领域相互学习,彼此了解。民俗文化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就像内在对于个体。内在是一个人性格、思维、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真正了解一个人并且决定是否认同一个人的关键,需要深入了解才能感知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历史、精神信仰、行为习惯等的集中体现,同样需要深入学习。透过一个国家的过往历史、文化内涵去审视这个国家是了解这个国家的有效途径,因为文化层面的交流是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和增进友谊的一个重要切入口,是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深厚优秀文化积淀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民俗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而其英译质量是这个过程的关键。研究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有助于选择将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完整、准确又不失中国“俗”味地表达出来,将本民族的精华部分以最适当的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达到让世界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以此了解中国的目的。
国外当前的翻译理论研究比较完善,例如德国翻译家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Lawrence Venuti提出的归化和异化翻译方法,以及美国著名翻译家Eugene A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等,对中国翻译工作者深入学习、研究、提升英译策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国外学者对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研究并不多且研究的范围较小,他们主要倾向于较中国民俗文化而言范围较大的中国文化的翻译批评和翻译理论技巧研究。从国内来看,近些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国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中西方交流的增加,带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受到译界的重视,其翻译研究的英译者人数也不断上升。但姚丽文[1]曾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关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方向的文献不多。欧阳鹿[2]在一篇文章中提道:虽然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自20世纪年80年代以来,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翻译理论的宏观架构方面出现了新的局面,开始进入了有意识的系统研究阶段,然而,翻译研究的建立以及翻译理论和翻译流派的特点仍然处于一种有争议的状态。在对中国民俗文化词进行翻译时译者常常会借鉴国外成熟的翻译理论来思考、研究如何制订适合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这对于完善中国翻译理论、推进中国翻译体系的建立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全球一体化的构建使得各国文化相互流通,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交流语言促使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最为广泛,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不小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年青一代中的受欢迎程度最高,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的传承构成巨大挑战。由于翻译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要求译者对中国民俗文化有深厚的积淀,对相关历史背景也要有足够的了解,因此,研究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挖掘、研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积极作用。
1 民俗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民俗”一词在我国众多古籍中早就出现过,如《礼记》中提道:“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叮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民俗。”但是民俗学者们在著作中对“民俗”与“民俗文化”的阐述不尽相同。学者乌丙安[3]在书中写到民俗学以“民众的知识”为含意,而“民众的知识”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因此在书中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介绍了民俗学的概念,其中单就狭义上的民俗学概念就写了四种,足以见得“民俗”二字包含的内容之复杂。在张紫晨[4]主编的《中外民俗学词典》中,“民俗文化”的解释为:民间文化的一种,指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范围内所反映的文化现象,认为民俗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田晓岫[5]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查阅了《说文解字》和其他大量古籍,从民俗的解字说起,认为“民”是以众多的形式存在的人群,“俗”是习惯、风俗之意,指出中国人对民俗的定义为民众的风俗习惯。刘亚轩[6]在《中外民俗》一书中列举、分析并讨论了从古至今众多民俗学者对“民”和“俗”二字的界定,综合得出“民”的意思为社会的人、群体的人,而“俗”则为生活文化之意,因此对民俗文化做出简单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笔者认为学者刘亚轩先生的解释更贴近现代社会对民俗文化的理解,且范围更加明确,同时写明了民俗文化具有的一些特点。民俗文化负载词是描述民俗文化的载体,所以民俗文化负载词可理解为承载了某种民俗文化信息和内涵,反映了一类人的生活文化和历史传统,并且标志着某种特定事物的词和习语。民俗涉及的内容很多,中国民俗包含常见的清明节、端午节、二十四节气等岁时节日民俗,拜天地、披麻戴孝等婚丧嫁娶民俗文化,谚语、神话故事等民间文学,还有内容广泛的日常生活民俗、生产劳动民俗、宗教及巫术,人生礼仪等民俗文化。
2 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特征
美国民俗学教授Rchard M.Dorson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非官方的民间文化[7]。这也体现了民俗文化负载词的两个特点:通俗性和独特传统性。民俗文化由民众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和使用,文化负载词主要在口头交流中使用并世代相传,故具有通俗的特点;民俗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显性标志[8],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下,许多民俗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历史传统有关,因此这些民俗文化负载词中往往包含着中国特色文化传统,具有独特的传统性。除此之外,民俗文化负载词还具有变革性。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9]在他的著作《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中指出民俗文化在相对稳定的传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变革,如会出现变质、消亡等现象。吴忠军教授[10]也曾在他主编的《中外民俗》中提到民俗在历史传承中既继承了优良传统,又会进行优化和改善。因此笔者认为,民俗文化负载词作为描述民俗的载体,也会随着民俗文化的变革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即民俗文化负载词具有变革的特点。
3 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众所周知,一句话可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同一句话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的话,其表达效果、意思的完整翻译程度也不一样。翻译策略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文化负载词的表达和翻译效果,人们的理解程度以及这种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会受到影响[11]。因此,学习、了解、研究并选择合适的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在翻译中至关重要。蒋红红[12]指出: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要做到既保证语义的准确表达又保留他们的国家和区域的民族特色,使得这些文化负载词的内涵准确传达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3.1 直译或直译加注
直译法作为一种在具有可读性的基础上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不改变原文形式的一种有效的翻译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言使用特征。直译法的使用非常常见,汉语中很多民俗文化负载词通过英文直译被人们广为接受,如中秋节 (Mid-Autumn Festival)、一石二鸟(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纸老虎(paper tiger)等。中国人自古将老虎视为一种威武、凶猛、不可侵犯的动物,称之为“山中之王”。中国民俗文化中也有与之相关的一些成语和习语,比如“骑虎难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等。把“老虎”一词融入用语中,形容难以解决的困难或者危险的事物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和语言使用习惯,所以有些词要保留“虎”这一意象,如将“骑虎难下”直译为“He who rides on a tiger can never dismount”较为合适。在英语中关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歇后语有两种版本的翻译,第一种翻译是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第二个版本是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第二个版本保留了原文中诸葛亮一词,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色彩,可以让外国人通过这种翻译了解诸葛亮这个人物,笔者认为这样的直译版本更为合适,既译出了这句话的意思,又介绍了诸葛亮这一中国历史人物的传奇,保留了民族色彩,同时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外国人并不知道关于诸葛亮的典故,因此在把这句话直译过来后,可以给诸葛亮一词加上注释,在注释中介绍诸葛亮这一人物及其历史地位,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诸葛亮一词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故事,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包含的意思。这种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方法。
3.2 意译
与逐字翻译的直译法不同,从意义的角度看,意译只需要表达原文的意思,不太注重细节,也称为自由翻译,通常在翻译冗杂长句或意思较为复杂的短语时使用。意译可以使译文在准确传达语义的同时显得精简,表达也更为直接。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译为“Nothing ventured,nothing gained”。相比用别的方法冗长又烦琐的翻译整句,该意译显得言简意赅。又如我们熟知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翻译:A new broom sweeps clean.该译文精简,写明了新任官员刚上任时充满干劲,想要进行工作改革大展身手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的作风。“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意译为“Justice has long arms”,简明强调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俗语如果直译为 “Big fish eat small fish,small fish eat shrimp”,译文稍显烦琐冗长,且表意不明,没有译出它的哲学道理,不如意译版本“Great trees keep down the little ones”简明扼要。笔者认为Tomb-Sweeping Festival这个版本的翻译相比于Qingming Festival更能介绍清明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Qingming Festival这一翻译只能让外国人知道这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却不知道在这一天我们有扫墓祭祀先人的习俗。
3.3 音译
音译是将外来词翻译成和源语发音相近的词或表达。蒋红红认为:音译的方法主要应用于语言中词汇空缺的情况,主要包括人、地名和特殊饮食、服装等英语中没有对应词的常用名词[12]。英语中已有大量词汇通过音译进入人们生活并广被为接受,如guitar(吉他)、jazz(爵士)、cigar(雪茄)、vitamin(维他命)等。因此,音译某类特定的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也是使这些词快速进入外国人的视野,让外国人了解、熟知并接受该类词背后的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如风水(feng shui)、太极(Taiji)、功夫 (kung fu),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夸父(Kua fu)、盘古(Pan Gu)、嫦娥(Chang'e)等,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负载词,只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翻译过程中无法找到相应的或类似的表达。针对此类现象,音译法在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中不可或缺。
3.4 音意结合
胡清平认为音意结合法保留了原词的部分发音又增加了两种语言之间互通的词汇,并且音意结合给出了简明的意思,避免了单纯音译带来的误解,便于理解[13]。 比如:京剧(Beijing Opera)、清 朝(the Qing Dynasty)等都是常见的音意结合翻译的词。保留原词的部分发音能够体现中国味道,让外国人知道这是中国词汇,紧接着的意译又能够将语义简洁明了的阐释,有两种文化相互融合之意味。唐三藏作为中国经典古典小说的《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在中国人尽皆知,他是为了普渡众生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的一个僧人。他的英文版翻译为Monk Tang,不熟悉中国民俗的外国读者通过这一音意结合翻译过来的版本就能知道唐僧这一中国历史人物的身份和大致情况。如果直接把他的名字“唐三藏”音译过来的话,西方读者对唐三藏是谁,是干什么的就不得而知了,不利于对这一人物的理解。
3.5 创译法
创译法是指在翻译时不受源语的语意、语音的束缚,对文本进行一定的创造性翻译,使译文与源语在功能或效果上的对等的一种翻译方法[14]。这一方法在电影片名和广告翻译中较为常见,如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北京欢迎你”的英译为We are ready,既表明我们对世界各国的热情欢迎,也表现出我们已做好一切准备的自信心。取与民俗文化相关的电影片名为例,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译名为The Butterfly Lovers,与故事情节相结合,用创译法透过译名直接传达出爱情故事这一主题。
4 结语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珍贵的不可丢失的文化遗产,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形成并稳定地传承下来,是人们的生活习俗、智慧、思维和语言传统的体现。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不仅是文字的翻译,还涉及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准确无误地传达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真正语义,还要做到译文体现原语的文化韵味,起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