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12-26唐筱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被试困难问卷

唐筱蓉

(上海外国语大学心理辅导中心,上海 20162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地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在不断地升高,不仅严重影响着他们个人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发展,也影响着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更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因此,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科教兴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基于此,本课题将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当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人际交往、自我概念、心理健康水平等等方面的情况,并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比较,使研究者更好地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点,并通过统计分析,了解被试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人际交往、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名,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问卷1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问卷11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7%。

问卷的内容及来源:基本情况、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人际交往部分的问卷题目,参考了2007年上海学校德育重大决策咨询课题《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报告》的问卷,选择了其中一些题目,并经过试测并修订后投入使用;自我概念部分和心理健康水平部分,由于涉及的是研究对象的心理品质部分,宜采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因此选用了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问卷回收后采用人工录入的方法整理数据,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列联表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为了更好地检测到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了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问卷,该问卷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问卷,由日本专家集体编制,并经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引进并修订。

统计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一类对象(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困惑)占23.64%,二类对象(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占25%,三类对象(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58%,对照组的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一类对象占23.64%,二类对象占29.09%,三类对象占47.27%。数据表明,相对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比例更高。

进一步考察问卷中最重要的几道题目,第8题的题干是“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选择“是”答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38.2%,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1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不幸的比例远远大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16题的题干为“常常失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是”的占16.36%,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是”的占14%,在是否失眠问题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26题的题干为“当下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是”的占25.45%,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是”的占17%,“对任何事没有兴趣”是诊断抑郁症的一个指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此项指标上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以上结果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具体表现在:在情绪低落和心理困扰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严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遭遇的“家庭不幸事件”也比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多。

3 原生家庭情况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本研究调查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原生家庭情况,调研数据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情的职业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亲的职业以社会地位比较低,付出简单重复以重体力劳动为主,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父母亲职业以社会地位比较高、专业技术要求比较强、经济收入比较高的职业领域为主;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父母更多的专断型和纵容型教养方式,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以民主和尊重的权威型教养方式;在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绝大多数承担着父母的高期望,而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父母更多能尊重孩子的特点、顺其发展;超过半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幼年时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而92%的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父母身边长大。

通过卡方检验进一步考察原生家庭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幼年时是否在父母身边长大”、“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的期望”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得到的爱相对较少,内心安全感相对不足,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非常高,把“改换门庭”的家族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功能化而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尊重,孩子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专断型的父母,扼杀了孩子的个性,抑制了孩子的心理自我的发展,纵容型的父母一方面不能教给孩子规则规矩另一方面在潜意识里贬低孩子,不能使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

4 人际关系情况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调研数据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交往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密友更多,以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同学都有密友为多,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高中阶段的同学为最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交往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很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人际关系满意度相对较低;在关系相对密切的朋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高中阶段的同学为最多,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同学都有”占的比例最高;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宿舍同学、班级同学和谐相处的比例远远高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与大学老师的关系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比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差;在与父母的关系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都比较好;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的家人的心理支持远远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心理支持来源都是以家人和朋友为主,但是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心理支持更多。

通过卡方检验进一步考察人际关系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人际交往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关系,人际交往越满意,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

5 自我概念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调研数据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自我概念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学业自我、自我满意和自我总分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相对较低。

进一步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自我概念水平与下列因素有关系:“幼年是否在父母身边长大”对被试的自我概念有很大的影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被试自我概念水平显著高于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被试;自我概念水平与不同家庭教养方式有关,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的被试,总体的自我概念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被试;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被试,总体的自我概念水平显著高于冷漠型和其他型(不能归类的类型)的被试;而专断型、冷漠型、其他型(不能归类的类型)的被试,总体的自我概念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有关。心理健康类别越健康的被试,自我概念的总分也越高,自我概念的水平也越高。

6 研究结论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原生家庭的教养、父母的期望、人际关系满意度和自我概念有关。

7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要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多以“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处理”和“自我探索自我接纳”为主题,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的接纳自我,提高自尊自信品质;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对于家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的缺失,高校教师要更多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爱,针对此群体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高校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指导、协助、鼓励和尊重进行补偿。

可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要形式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因具有“团体凝聚力”、“情绪宣泄”、“家庭重现”、“自我了解”、“希望灌注”、“认同模仿”等11个疗效因子(欧文亚龙,2005),而能很有针对性的改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因素、人际关系以及自我概念,从而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被试困难问卷
多级计分测验中基于残差统计量的被试拟合研究*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与合适的人分享你的目标
河南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
选择困难症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有困难,找警察
河北某中职学校农村学生思维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