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与本科“3+2”商务日语专业分段人才培养衔接问题研究
——以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为例
2019-12-26刘莹
刘 莹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山东威海 2645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与本科联合办学把职业教育的“断头路”变成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既打通了职业教育的升学通道,又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有效衔接,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3+2”模式在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初期普遍采用的是同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考核合格者转入本科院校学习2年,与“专升本”形式类似,但二者又有本质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分段人才培养衔接问题上。
1 关于“3+2”分段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关于“3+2”分段人才培养衔接问题的研究,在国内也是新兴的研究方向。郭稳涛、肖志芳同志的2015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四年制应用技术本科学历教育研究”,分析了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衔接上的特点,给出了解决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衔接问题的建议;2014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李曼、陈芳芸同志就电子商务专业“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设计上给出了见解。建议在具体设置分段培养的课程上,把课程体系分为4个模块,既要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又要有较宽的知识和能力覆盖面。关于语言学方面“3+2”分段人才培养的研究,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杨双同志就英语专业在“3+2”人才培养上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出,但是着眼点只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不构成整体的把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关于商务日语专业在“3+2”分段人才培养上的研究省内甚至是国内尚且属于空白,关于分段培养衔接问题上的研究更是亟待开发。
区域不同,学校性质不同,就决定了该研究的特殊性。并且大部分着重的是在人才培养上的某一方向,如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缺少全局的把控和更加系统的统筹。在先驱专业逐渐成熟的“3+2”人才培养模式上,商务日语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刚刚起步。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问题,和希望通过的解决方式和方向。但是并没有相对完整的研究经验,相对成熟的理论建设和指导建议更是今后高职本科商务日语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上,急需完善的地方。
2 商务日语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2018年,山东省“3+2”对口贯通培养试点高职院校共计51所,招生计划共6080人。其中日语专业“3+2”试点院校只有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一所院校。在商务日语进入日语专业学习方面,具有开天辟地的领头作用。
山东省内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与山东科技大学率先开展了商务日语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工作,力求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与本科分段人才培养模式,为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通过2年的人才培养,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实际运用能力,但是理论知识能力相对欠缺;语言运用能力较好,但是关于学习目标国的概况文化知识欠缺;学习范围狭窄,对话话题性受限等问题。要解决就要抓源头,我们重新审视了两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模式,发现:
2.1 高职与本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统一
2.1.1 高职阶段(3年)
人才类型:创新型、应用型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综合素养,具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专业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能在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一线翻译工作;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符合并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商务日语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2.1.2 本科阶段(2年)
人才类型:理论型、研究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能熟练地运用日语在外事、经贸、教育、科技、企业等部门从事翻译、商务、教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日语人才。
高职阶段培养的是具有实践性操作能力强的人才,本科阶段培养的是理论知识丰富研究型的人才,“3+2”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是否应该做到统一,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2 课程体系与设置缺乏一体化
商务日语专业高本“3+2”课程体系
2.2.1 高职(3年)
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军事理论、大学体育、东西方文化礼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计算机文化基础、就业与创业教育、大学语文、大学英语4-1、大学英语4-2、大学英语4-3、大学英语4-4、第二外语(4-1)
专业基础课:基础日语1-2、基础日语3-4、日语听力1-4、日语会话1-4、高级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日本国概况、综合商务日语、日语能力测试指导、日语语法
专业技能拓展课:国际贸易实务、单证缮制与操作、商务日语口译、进出口贸易模拟实训、日语笔译综合能力3级、日语综合能力实训1-2
专业特色课:无
专业选修课:日本网络新闻选读与翻译
2.2.2 本科(2年)
公共课:第二外语(4-2)、第二外语(4-3)、第二外语(4-4)
专业基础课:高级日语(2-1)、高级日语(2-2)、日本文学史、日语语法
专业技能拓展课:翻译(2-1)、翻译(2-2)、日语写作、日语论文写作
专业特色课:商务日语、日本企业文化与管理、商务日语信函、模拟商务谈判
专业选修课: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古典诗文、现代汉语、旅游日语、日本文化史、科技日语翻译、高级日语会话
课程体系必然不应该出现分段式的结构,而应该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才能实现课程体系的衔接。课程内容衔接不紧密。3年的高职学习与2年的本科学习如果在课程内容上不紧密,就会出现学生从高职进入本科阶段学习非常吃力,能力不够,学不会,听不懂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
(1)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大部分都实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度,但是在专业特色课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出现了断层。
(2)本院校重点课程是技能课,如:《日语口译》、《综合商务日语》等,并且开设课时较多。对方院校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如《日语语法》、《日本文学史》等层次较高的课程。课程设置时间也不尽相同。
2.3 教材使用不统一(以基础日语为例)
2.3.1 高职(3年)
教材名称:《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语法:词性的界定与略语,以动词为例,分为【五】五段活用动词、【上一】上一段活用动词、【下一】下一段活用动词、【カ】カ行变格活用动词、【サ】サ行变格活用动词;语法解说部分,始终没有关于谓语、定语等概念的解释和讲解。
(2)课文结构:学习目标、语法要点、基础会话、应用会话、练习、コラム(小知识)
(3)日本知识的摄入:、假名的由来、日本的少子化和核家族、日本的传统住宅、日本的节日、日本的“红白歌合战”等。
2.3.2 本科(2年)
教材名称:《新编日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语法:词性的界定与略语,以动词为例,【五】五段动词、【一】一段动词、【カ】カ变动词、【サ】サ变动词;语法解说部分,始终穿插谓语和定语的成分分析,如:形容词做谓语和定语(《新编日语》P54)
(2)课文结构:前文、会话、功能用语、解说、读解文、练习
(3)日本知识的摄入:无
以上比较可以看出:
(1)高职与本科两个阶段所用的教材并不统一,两本教材在排版方式、语法讲解、结构安排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2)语法方面学习思路的不同,讲解的角度不同会使得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学生产生混乱的感觉,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还需要重新理解和适应新教材的学习方式。
3 商务日语“3+2”分段人才培养建议
3.1 组建商务日语专业分段培养衔接建设指导委员会
组建地区、高职院校、本科学校、合作企业,由“区、院、校、企”四方共同组成高职与本科商务日语专业分段人才培养衔接建设指导委员会,以高职与本科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为基点,形成本科带高职的专业建设格局,带动我省已有或者将来要进行的商务日语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将我省商务日语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衔接,培养高素质人才。
3.2 统一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从重视技能培养,过渡到提升专业理论的学习。打破高职院校客观与主观制约的原因,加深日语理论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做到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避免出现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实际运用能力,但是理论知识能力相对欠缺;语言运用能力较好,但是关于学习目标国的概况文化知识欠缺;学习范围狭窄,对话话题性受限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3.3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即:螺旋式的课程体系。前图2中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大部分都实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度,但是在专业特色课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出现了断层,会给步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参考国内商务日语与日语本科建设已经成熟的大学院校,适当修改课程体系。高职学习阶段①专业基础课方面,增加《日本近代文学导读》课程,与本科阶段的《日本文学史》实现有效衔接;②将专业基础课当中的《综合商务日语》改到专业特色课当中,并在专业特色课中,增加《日本经济概论》,实现学生在日本经济商务方面的有效衔接。③在专业选修课上,高职学习阶段增加《日语办公自动化》课程,本科学习阶段增加《日本政治与外交》实现学生实训能力的有效衔接。
3.4 实现高职与本科商务日语专业共建共享
建立高职与本科商务日语专业教师团队的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商务日语专业高职与本科教师互相指导与互相学习的机制。每年或者每学期安排高职院校教师到本科学校跟班学习,以及本科院校教师到高职院校指导教学的机制,并形成常态稳定的教学沟通方式。
3.5 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根据商务日语人才培养需求,搭建课程建设和学院网络学习平台,高职与本科两方学校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完成精品共享课的建设。以骨干教师带头,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3.6 统一使用教材并开拓自编教材
前期人才培养上,必须统一使用相同或者相近体系的教材。这样会使得步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学生减少适应教材带来的压力。随着联合培养的深入,着手进行自编教材的工作建设。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编书者,语法的称谓与讲解角度不同。以专业基础课当中基础日语到高级日语使用的教材为例,
考虑到“3+2”项目的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的特殊性,双方院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综合编写基础日语教材以供学生使用。待基础日语教材成熟,可扩大编写实训教材如《日语听力》、《日语会话》等教材。做到语言学习角度的统一性。
3.7 本科学校增加翻译方向
对口院校专业方向有2个(文学和商务),根据我院课程特色,经济发展需求,能否增加一个翻译方向。在跨文化交际理念的指导下,利用我校优越的教学设备,开设我院日语翻译等特色课程,为专段后选择方向增加一个渠道。创建课外教师与学生学习互动平台,组建各类兴趣协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能力空间。
4 结语
关于商务日语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衔接问题上的研究,顺应了现代经济下的教学潮流,通过统一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有效的课程衔接体系、课程内容一体化、教材统一、信息共享、互通学习平台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保障分段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相信在未来的现代职业教育中,商务日语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必定会日趋完善,联合培养式的模式会培养出适合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