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模式下思想政治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
2019-12-26王琪
王 琪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
现代社会,伴随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推进,在教育界,网络思政教育的研究方法问题越来越得到普遍重视。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及时创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形式与内容,不断更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框架,这既是现实需要,也具有普遍意义。要切实的开展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明确与构建正确的方法逻辑上下功夫。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如果在讯息流通的层面上看,应该牢牢抓住如何利用“眼睛对屏幕”这类小范围的途径展开获取有用的内容,如何通过“思路对问题”的方式展开准确的思想引导,如何利用“键对键”的方式达到“心对心”的交流沟通等。
1 “眼睛对屏幕”的信息获取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流程,正是传播思维讯息的过程。思维讯息的获取正是这一过程的开端,尽管“它的存储、传播与表现都不能脱离特定的实物载体以及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并需要借助于话语、文字与人的活动。”然而网络思政教育讯息的收获方式,只能通过“眼睛对屏幕”的形式展开。“眼睛对屏幕”的讯息获得方式一般包含分析辨别法、跟踪关注法与应对取舍法等,其属于认识性办法。分析辨别法指的是为了获得切实可行的思想讯息,对所获得的大批思想讯息展开辨别、整理、过滤与筛选的方式和途径,奠定教学活动的实践基础。由于互联网环境下受教育者的“真实自我”不具备客观稳定性,因此非常态现象表现得更为多样,“数字化网络虚拟使主观与客观差异的相关性渐趋凸显出来,补充了联系主客体的中间环节。”所以,要结合客观对象与实际生活展开深入研究,掌握本质、共性与主流,要利用动态分析以及综合评估,理清表象、假象以及真相;要提升大局意识,把握热点、看点以及难点,增强舆论分析能力。
跟踪关注方法指的是为了获得受教育者客观全面的思想讯息,而对受教育者的互联网语言、互联网行为给予关注以及跟踪的途径和方式。跟踪关注的方法很多,从受教育者的组成看,针对受教育个体可利用发送邮件、网上聊天等方式展开,对于受教育的群体可采用流量计算、论坛讨论、网上调研等方式展开;从思维方式的状态来看,针对已经成型的思维方式可采用流量统计、查看新闻网站等方式展开,对于正在成形的思维方式可经过在线交流、论坛讨论等来开展,针对将要成形的思维方式可经过科技监控、思想预测等来开展。对受教育者思维方式展开关注以及跟踪并非难事,重要的是全面性和客观性,这就需要展开每时每刻地关注及全面跟踪。
应对取舍方法是在获得受教育对象一定思维方式信息并展开早期辨别分析的前提下,为了充分确保内容积极向上而通过取舍及应对的途径与方式,及时引导与掌握舆论动态。应对取舍是有效阻止思想错乱、行为激进与事态变化的重要举措,能够将某些思想问题扼杀在萌芽里及一定范围之内,以防继续生长与不断扩散。如密切监视煽动是非曲直的互联网活动,及时制止恶意流言的传播。应对取舍应当及时稳健,及时,以确保不耽误时机,稳妥,主要为了行事稳健。取舍应对可作为应急之策,确立与施行正确的思维引导办法才是关键。
2 “思路对问题”的教育指导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获得的各种思维方式信息,就是各种思想问题集合。面对形形色色的受教育对象与各种具体的思维问题,需要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思路对问题”的教学指导办法。互联网讯息资源整合法。在不区分国界、不区分意识形态的计算机互联网空间,进行有效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重视以及加强思政教育的课程建设作为首要和根本的前提,不断优化互联网讯息资源。实施互联网讯息资源整合法,丰富教学式样,努力提升吸引力与感染力。一方面要使用展现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文化统领互联网阵地,打造正面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应当充分使用互联网的讯息广泛性拓展教学讯息资源,利用互联网的新媒体、时效性增强教学内容地生动有趣。坚持内涵与表象的统一,注重内涵的广泛性、思维的主导性以及外表的多样性的统一,让受教育的对象易于消化和吸收、乐于学习,尤其要利用互联网表现方式多样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主张贯彻疏导原则(或宗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影响也表现为提供讯息选择与服务的过程中融情于理,循循善诱,达到明理动情的教学效果。互联网的隐匿性使互联网使用者即便彼此互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但可以体会到对方的感情和思想动态,使对话两者更容易推心置腹;互联网的便捷性与超越时空性使教育工作者面对形形色色的学习对象,可以时刻跟进思维其状况,随时改变方式方法,更利于因材施教,更容易掌握受教育者的思维动向。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性,施行明理动情的思维指导法,重视以理服人及以情感人,关注方法策略,善于提高互相的信任感与认同感。
采用正面引导、因势指导、启迪诱导等方式使受教育者养成正确的思维认识,开展积极向上的互联网活动体验。面对广泛多样的互联网讯息,在整合教育内容、掌握教育宗旨的前提下,还必须切实提高教育成效,精进技术成果强化法。互联网行为的施行基本依靠互联网技术来开展,归根结底,解决互联网技术产生的问题并提升教学效果,也只能采取技术渠道。施行技术精进成果强化法,就是利用互联网特点,坚持教学与生长相衔接、阻拦与严控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针对性与有效性。具体说来,应当准确发挥互联网技术的有利条件,利用多媒体持续烘托与精进教育内容,提升冲击力与感染力;采用合理互动做到跟踪检测与反馈调整相结合,提高针对性与灵活性;利用大批的讯息存储强化受教育者的自我学习,方便教育工作者的分析回顾,提高制约力和感染力。
3 “键对键”“心对心”的沟通交流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只可利用“键对键”的讯息交接方式开展“心对心”的思维与感情的交流,而不能采取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面对面”的对话来解决问题的形式,它是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办法体系中具有关键的可操作性的策略,是网络思政教育活动的感知性的办法、思维性办法向教学事业迈进的必然结果。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很多,具体分为思维讯息交叉型的网上对话法、给予型的软件(微信)影响法、融入型的虚拟交往法;按照思维讯息传播的倾向,可分为发表公共论坛、建立主题网络平台等正面辐射法,论坛交流、软件聊天等两面互动法;根据思维讯息传播的渠道,可分为邮箱交流法、社交软件吸引法等;依据思维讯息传播的方式,可以分成流量计算法、网上询问法等等。本篇论文主要从思维讯息推广类型与效果的层面,简单进行分析。网上交流法指的是思政教育者利用互联网与受教育者开展实时切磋与交流的教育方法,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当面交流时的拘束、紧张、局促与忌惮,更能方便受教育者敞开心扉,进而影响其感觉与情绪。这是一种互动的、一对一、同时性的教学操作办法,具有随时互动性、直接性等特征,属于思维讯息相互型的可行性办法,主要应用于一对一的即时情交流。要开展有效的网上沟通以及更深的思想沟通,必须做到教学的亲近性、方式的指导性、感情的共通性进展的沟通性。互联网平台(微博)吸引法指的是教育者利用互联网传播媒介引发受教育者的关注而开展教育的办法。
4 “现实对虚拟”的融合拓展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以互联网为形态手段的方式,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与虚拟数字技术等在网络空间而展开的人和人思维碰撞的具体应用。它凭借互联网平台的普遍覆盖性和多方交流性,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中施展深刻且关键的影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和它的方式是非现实的,可它不是虚幻的,互联网同样拥有真实性,它是真实性和非现实性的集合体。客观世界并非是现实展现的个体事实与现象,而是真实的集合,这种集合表现着从以前、当下再到将来的顺延性的变化,也表现着不同空间上各种事物产生生长的连续性,相互作用着的各种现实存在的事物相互联系。同样,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确是非现实的,但它所传达的思想政治讯息以及建立的新的思维方式是客观的、现实的,它也是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世界的拓展延伸。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在外在形式上是不真实的,可它的本质和内容却是真实的,虚拟的式样与真实的内容互相补充,相互依存,共同进退。客观性是根本,虚拟性是真实性的延伸与拓展,虚拟性也包含真实性,虚拟性也对真实性起作用。真实性与虚拟性的共生是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真实性决定了互联网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进步必定是客观方法和虚拟手段并重,且相互支持、相互借鉴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的非现实手段的真实的客观性,是对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方式转变和更新。
总之,在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应当有条不紊的开展,这是一项重大且紧要的任务。虽然在中国互联网文化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学校只要能够利用好互联网技术,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进行创新,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命一定能够做好。同时,政府部门应当深入探析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社会中的矛盾与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与进一步繁荣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