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研究

2019-12-26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装饰校企

陈 薇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毕节 55170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职业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更有利于解决比较严峻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够促进创业,以创业来带动就业。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随后,教育部等一些相关部委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做了进一步规划,这也为各地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些文件当中,突出强调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1]

1 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高职院校也正在不断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结合”新路径。[2]总的来看,在职业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点,校企结合的模式更是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态势。目前,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在“校企结合”方面尚存在如下不足:

1.1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定位不科学

现代高职院校脱胎于原来的中专学校和中职学校,合并升级成为高职院校后,原来的师资、课程体系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之处,只是一味地照搬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一直以来,“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模仿本科院校的方式,主要是从艺术教育入手,在校内更注重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学校缺少可以实践的场所,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都不是很强。[3]虽然目前一些学校也建立了该专业的实训基地,但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没有真正把专业学习与装饰装修行业很好地融合起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也没有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规律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也就导致该专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装饰行业市场中的认可度比较低。

1.2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只停留在表面

目前,高职院校都把“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地还是停留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更注重艺术设计,但学生长期处在画室、微机室当中,与外界市场的接触非常少,学校与企业之间实质性的合作却非常少。特别是教师受到原有教学思想的限制,他们还是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就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装饰市场。[4]在学生实习时,由于校企合作模式并未成熟,学生所学的知识并不实用,企业也不愿意给这些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学生在实习中的主要感受就是在学校所学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在调查中发现,近些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也在连年扩招,学校也正在与一些装饰公司合作,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力求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但在实际操作当中,校企合作并没有真正实现,平日的教学却与实践相脱节,理论知识相对滞后,无法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企业只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他们并不想让实习生真正参与到设计与施工中去,以免影响他们的工作进度。可见,真正的“校企合作”并没有形成。

2 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校企合作”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真正实现“双赢”的局面,我们就必须找到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采取一定的对策措施。

2.1 没有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

自1999年国家启动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一些中专学校、职业中学通过合并的方式升级为高等职业院校。一些原本归政府、企业的学校都与原来的系统相脱离,统一由教育部门来管理。而对于教育部门来说,管理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校并不是很内行,反而影响了学校专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和工作效率,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企业一般不会为学校的教学任务来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目前“校企合作”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纸面上,尽管国家一再提倡这样的职业教育模式,可最终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2.2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没有真正实现共赢

装饰公司一般都是私营企业,企业以经济利益为中心,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是企业的宗旨。而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还采取比较传统的模式,学生进入企业后并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节奏,企业还需要付出一定的资金和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浪费。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他们不愿意和学校合作。有些学校即便是和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企业也不会真正去牺牲自己的利益。

2.3 社会长期存在着对高等职业教育歧视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都存在着重脑力、轻体力的思想,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因此职业教育一直都受到社会的歧视。另外,人们认为职业院校的生源都是本科录取后的“淘汰”者,他们在高中时期的学习成绩就很不理想,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也不会太高。一些装饰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明确的把职业院校排除在外。这样一来,一些企业根本不认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与学校的合作也是停留在表面上,真正的“校企合作”异常困难。所以,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现有的水平与他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很不相称。

3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滞后的解决方法

3.1 完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

要想让“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制度的形式来保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确保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够取得积极的成果。对于那些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要进行认定,对于那些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国家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以弥补学生实习和就业初期对装饰企业的影响。对于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校要有专门的管理办法,要与装饰装修企业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企业的意见,并有针对性地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让装饰企业满意的毕业生。企业也要把参与职业教育当作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学校的办学多提意见,并派驻高水平技术工人到学校进行实践指导,力求取得积极的合作成果。当前,国家把职业教育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政府、学校和企业都应该积极探索,力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创新模式。

3.2 寻求学校和装饰企业双赢立足点

在实际的合作当中,学校和企业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政府需要在“校企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出台文件,保证企业在合作中的经济利益,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装饰行业也是日新月异,不管是装饰材料、技术,还是装饰风格都不断变化,学校要想跟得上装饰行业的步伐,就必须要与装饰企业进行合作,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学生都需要经常深入到装饰现场,了解当前发展情况,这样才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装饰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才,学校正好为企业培养装饰行业人才,职业教育更有针对性。政府搭建平台,让学校和企业要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保持日常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得到深入发展。

3.3 转变对职业院校教育歧视意识

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都存在着偏见,导致整个社会并不看重职业教育。在与世界的接轨当中,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不可能离开技术工人。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场所,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应该得到肯定。在2014年,我国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适时提出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了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相关的文件中,明确地指出要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问题。在高考录取的时候就要进行改革,并将一些普通高校过渡到职业教育性质,使职业教育学校能够和其它高校一样分享生源。在人才的评价中,要打破现有的“学历论”思想,要更注重技能水平,建立更为客观的人才评价体系。

3.4 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

我国的“校企合作”还属于摸索阶段,因此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成功的经验。美国、德国等一些国家经济的快速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这些国家职业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所采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就比较成功,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企业的实习为主,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新加坡也采取“双元制”的模式,直接将工厂的生产、管理理念引入学校,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这些教育模式都值得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学习。

总之,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在向一个新的阶段迈进,探索适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更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所在。在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中,学校、教师、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党和国家相关制度、政策的指引下,树立新型的高职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更符合装饰市场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装饰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DIY装饰沙漏
DIY节日装饰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