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2019-12-26张丽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外语一带一带一路

孙 舒 张丽云

(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21世纪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必须要培养一些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才能满足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需求,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促使我们重新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提出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充分的挑战,而外语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单纯的外语专业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外语+”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

1 “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

现在,我国的外语教学模式还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很多只是熟悉语言的基本概念,而不懂得如何运用专业知识,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较差,这都源自于“外语+”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不够强,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很多外语教师不能满足“一带一路”下国际性外语人才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向学生传递国际最新的理念,导致相应的人才培养对策成为了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并且,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的弊端,现在很多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很多教师只是教会学生们的基本语言能力,没有更加深入的学习,只是机构更加单一,缺乏全面性。这对于人才培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很多高校并不知道单一型英语人才不如复合型英语人才更具有竞争力。与此同时,国家对于相关小语种的投入不够,小语种的开课面稀少,在当前急需高技术人才的背景下,只是单纯能够进行语言文化交流的人才都少之又少,更别说是复合型高技术人才,大多是纸上谈兵,导致复合型人才的缺口很大。

2 “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市场经济逐渐的取代了计划经济,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保护,人们对英语这项专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拉越高,但是“外语+”的人才培养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并且进行解决,主张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一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单纯的从理论出发,要牢牢把我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条件,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优化,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使“外语+”人才培养得到全面优化。

2.1 教学内容形式较为单一

现在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还是依赖于传统教学方式,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单词和语法,这是很经典的教学模式,老师课上带学生们熟悉单词的发音,要求学生课下自己掌握背诵和学习,课上进行检查。语法的学习就是老师在课上对一些语法进行讲解,然后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们课下完成,在下堂课检查并且讲解练习题,这种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和死板,虽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却忽略语言学习的自身规律,语言是相互交流产生的,只是单纯的依附于书本知识是很难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的,要知道,要充分的进行实践交流,才能应用到世纪生活和交流当中去,因此,这种只是依附于书本知识和尖端的语法短句的教学模式是需要改进的。

2.2 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尚不明确,没有站在国际化的角度制定目标,在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上也没有体现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更没有合理的措施来保障目标的有效实现,对于新形势下高校外语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不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过于重视读写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很多学生放一段英语短片一脸茫然,但是对于单独的单词和短语能熟练地默写下来,这就形成了严重的手口不一的现象。重视阅读能力而忽视了听说的能力是很多高校在英语教学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要知道,在当今社会,我国对外贸易和中外的文化交流并不是纸上谈兵,听说能力的不足会严重影响对外文化交流的效果,即便是一个单词理解错误,一个短语翻译错误都是造成严重的后果。学生的知识面窄、实际技能差就会缺乏强有力的专业竞争力。

2.3 师资力量短缺

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师青年居多,很多都是普通高校毕业直接招聘进校,对于社会的了解程度不够,外语听说的能力也较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缺乏严重的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很多教学内容也会导致他们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很多学校重视英语教学,就会导致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修。很多老的英语教师已经退休,新进的英语教师大多是一些师范类学校毕业的学生,只是单纯的依附于书本知识,缺乏一系列的理论实践经验和一些口语表达能力,没有很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文化交流,难以适应国家化的发展需求,这导致本来就严重短缺的英语教师增添了很大的劣势。

3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策略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高校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现在各个用人单位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比起那些只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的传统外语人才,现在的市场更加倾向于懂外语还精通专业知识的现代外语人才,因此也对“外语+”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加强具有针对性的外语语种的人才培养。教学目标要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去教学,进而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英语素质和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进行英语方面的培养,教师要在课堂上善于发现那些主动学习英语,对应于有兴趣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最终达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统一发展。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达到“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的人才培养,就不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苏子和能力,在教学当中总结经验教训,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新,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了解外语在各个领域的需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对这些师资对于进行专业的培训。现在很多的有经验的英语教师比较短缺,都是刚从校门里走出来的青年英语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因此,要不断稳定这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对一些刚从事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这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和一些周边的学校经常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很多高校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引进一些外籍老师,毕竟本土的教师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这是既满足英语教学需求又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

3.3 完善实践教学配套资源

高校应该完善实践教学配套资源,为学生打造合理的实践平台,可以建立模拟仿真高的模拟实测室。在实训室内,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参与,进行互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有经济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外企建立一个互动交流的境外实践教学。学生在境外进行教学实践,更有利于国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表达能力和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学习的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其境外就业的机会。外语是否精通,是决定对外贸易成败乃至双方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想要进行文化交流,不仅仅只是表面的认读,还要能够熟练地在生活和实践当中通过它去与人进行沟通和解决问题,这才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4 结语

总人言之,外语人才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源,它能够推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但是各国的语言存在这很大的差异,社会文化也各不相同,在新时期,中国的高校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明确学校的教学目标,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最终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使“外语+”的人才培养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从而实现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帮助高校培养出一些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外语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