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展英语口语交际活动对口语能力的影响
——以江苏大学为例
2019-12-26林慧
林 慧
(江苏大学,江苏镇江 212013)
1 大学生口语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的初衷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事实上学校对本科生的英语口语的水平等级没做硬性要求,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英语口语的懈怠。根据对学校本科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在接受调查的187人中,54.5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口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39.0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口语水平较低。从以上数据来看,在校大学生的口语平均水平大概是在中下等。所以当问及是否想要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时,97%的学生毫不犹豫地说想;但是当追问是否采取具体的行动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时,令人惊讶的是59.89%的学生的回答是“没有行动”。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学生们通常采用被动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英语课堂上的交流形式。除此之外,看美剧、英剧、外国电影,听英文歌曲等娱乐方式是学生青睐的方式之一。这两种方式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不能算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方式,但却是学生们用的最多的。当然也有其他一些主动的方式:参加英语口语类的比赛如配音大赛、演讲比赛等;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些口语交际类的活动;邀约外国朋友一起口语对话等等。其中,参加校园举办的相关活动、比赛的约占38%,这个数据说明校园举办的英语口语交际类的活动对部分想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2 校园英语口语交际类活动情况分析
2.1 校园活动举办现状
英语口语交际类活动,顾名思义,即在活动中用英语与其他人交流对话(以下用“此类活动”表示)。在江苏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其中有关于英语口语交际类的活动大致有:国际文化节、传统文化节、英语舞台剧、英文歌曲大赛、英语配音大赛英语口语角、耶鲁学堂、以及其他一些英语演讲比赛、口译比赛,万圣节及其他西方节日活动等。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如国际文化节、“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传统文化节、英语舞台剧等,宣传力度大,活动准备充足,中外学生参与比较高。另外一些活动由各个校会组织、社团组织或各个学院团学社科筹划举办,参与度与宣传的力度有关,总体参与度一般。其中涉及到的组织有:英语协会、校学生会、校国际部及各学院国际部、留协等。
各个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各有特色。其中参与度最高的国际文化节是由在校的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在集中的跳蚤市场售卖各国特色小吃商品等,有兴趣的中外学生自由浏览各个摊位,与外国“卖家”交流购买,同时结交一些外国友人。而英语舞台剧是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英语角或是留协则是通过小组交谈、中外伙伴结对或结群的形式开展;一些比赛则是通过演讲、口译等形式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们认为这些活动参与度一般,这与活动的宣传力度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调查数据来看,此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发放宣传单、网络公众号宣传、校园展板、部门之间相互宣传或合办等,而老师同学推荐从而知晓活动并报名参加是所有方式中比重最大的,约占51.34%。
2.2 此类活动对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
此类活动开展的初衷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提供机会让有需求的大学生练习自己的英语口语。那么,学生们参加此类活动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发现,欣慰的是其中65.24%的学生的初衷是想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45.45%的学生是为了赢得G3加分;22.46%的学生是想通过活动认识一些外国人以便长期交流。由此可见,此类活动举办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们参加的目的不谋而合,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需要。
在被问及“参加此类活动有何收获”时,绝大多数的学生也是抱着积极的态度。从学生们填写的调查问卷数据来看,参与此类活动对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有所帮助的。首先,在活动中敢于表达自己便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有勇气继续大胆地用英语交流;其次,在不断的英语口语对话交流中,也可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纠正英语发音的问题,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再者,在活动中还可以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互相学习。在对英语协会会长和外国语学院国际部部长的访谈中,两位活动组织策划的人在谈及活动的影响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学生个人的改变,“英语发音的纠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由内而外的一种改变。刚开始他们很缅甸很害羞,不敢开口交流。但是,几次活动练习下来,变得大胆了,变得自信了,敢于去表达自己了,这就是我们坚持办这样的活动的初衷,我们也很开心看到他们的改变。”
2.3 此类活动的优缺点
总体而言,此类活动的举办还是大有裨益的,这样的活动本身有许多的优点。根据学生们的反馈,学生们投选出以下三大优点:第一,实用性强——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口语能力;第二,互动性强——在交流中学习并结交朋友;第三,趣味性高——部分活动组织形式丰富,有趣。
既然有优点,那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首先,最大的问题是活动参与度低,形式化。像一些全校性的活动,如国际文化节,活动本身非常有趣,参与度很高。但是一些形式单一或是学院举办的活动,因为宣传力度不够或是组织形式单一并要求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的活动,参与度就比较的低。其次,参与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沟通交流有障碍。在对英语协会会长和国际部部长的采访中发现,英语口语角及一些活动邀请的外国友人本身英语发音就带有口音,在交流中反而给中国学生带来困难,活动中的话题陈旧,缺乏新意也导致学生们的懈怠,失去兴趣。一个好的交流活动总有一个好的话题,抛出了一个话题,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发散思维,对话题进行补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才是活动该有的热烈氛围。
3 对此类活动提出的改进意见
3.1 丰富完善活动的组织形式
在调查中,当被问及“你觉得别人或自己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时,71.66%的学生选择了“害怕在大众面前说英语,害怕开口,害怕出错”这一原因。在这一选项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活动形式的问题。校园举办的大部分的活动都是自主报名参加的,是一个活动多人参加,那么两两结对将会极大的减小压力。除此之外,学校举办的大多数活动都是以竞赛为主,这无形之中也给参与者带来了压力。那么除了以赛促学的这种方式,也可以采取自由谈的座谈会或茶话会的形式,仅仅把大家组织起来。在活动中参与者随意活动,自主交谈。
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会直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而形式单一便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策划活动的人也可以在活动举办之前征求大家的意见,综合学生们的需求来开展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与目的。
3.2 加大对活动的宣传与投入
活动的宣传是成功举办一个活动的重要因素。有些优秀的活动可能因为宣传力度的不够,参与的人数便寥寥无几。在访谈与调查中,许多学生都提建议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这种加大并不是要求举办方多安排干事发传单,而是希望学校及各个学院给予支持,这样的宣传要比发放宣传单方便、快捷、有效。
一个活动从策划宣传组织举办结束,负责人交完材料直接宣告着活动彻底结束。然而,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活动结束后定期地反馈是有必要的。例如,留协和汉语言文化交流协会组织的中外学生结对促进中英文的交流学习,这项活动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在结对之后也会出现种种的问题,如有些同学反映的外国留学生行为过渡引起不适;或是口音太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还有些女同学一个人约谈外国人担心人身安全等的,诸如此类在活动后期的投入是现在此类活动所欠缺的。
3.3 提高活动的参与度
第一,要放开权限,大力宣传,增加活动的参与人数。在访谈中发现,英语口语角等隶属于社团的活动,仅限社团人员参加。这样的权限将许多学生挡在了门外。
第二,提高活动邀请的外教或外国友人的质量。在对社团、部门的采访中发现,许多小型的活动邀请的外国留学生英语口语有很重的口音,而他们的邀请方式也是很简单粗暴——在留学生公寓门口询问留学生是否有意愿参加,即使是同意参加的外国留学生也会出现缺席、迟到等问题。建议这样的英语口语交际类的活动能够邀请学校的外籍教师,或者与海外学院的学生干部成立中英文交流互助会,专门选拔一些有意愿并且优秀的留学生作为指导老师参加活动,让活动真正地达到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