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思辨能力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2019-12-26江昭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奥黛丽赫本大学

江昭萍

(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 231201)

引言

新时代下国内高校多致力于探索与实践外向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对非外语类专业多在实施“专业+外语+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比较全面地掌握外语应用能力。针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虽然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融合,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改革成果,但大多仍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能力的“全人”,外语教学领域的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也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本文将以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探究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1 思辨能力

思辨(critical thinking)也被称为批判性思维,是指在强大的评价标准下,人们运用理性思维作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Paul &Elder,2006),是对个人行为或他人行为反思、自我调节及逻辑分析,最终得到正确结论的思维过程(李正栓、李迎新,2014)。可见,思辨是一种动态的、辩证的思维过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注重“学思结合”、“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用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由此可见,发展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铸就“思辨尚新”大学精神的重中之重。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思辨能力主要表现在:学生运用理性的思维去评价别人的观点、思想方法和行为,对教师和他人提出的观点作出探索性的回答,能严格地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等。然而,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重语言技能的培养模式制约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导致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症”(文秋芳,2006:76-80)。本研究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为出发点,通过翻转课堂这一全新模式来进行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学实践。

2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应用于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优势

2.1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削弱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1)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非英语专业没有开设专门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课,说、写的技能都融入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上。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课专注于培养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专才”,很少顾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四、六级考试,一旦课程的教学安排以考试为中心,就很难达到培养能“思辨尚新”的“全人”。

(2)教师认识不到位,缺乏引导

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是对教师更高的内在职业素养和能力的要求。很多教师自身没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手段,加上业务能力不足等因素没能积极引导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继而阻碍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开发。

(3)学生思辨意识不足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多数学生对英语写作、口语表达及回答教师提出的思辨类问题等输出类任务存在畏惧的心理,导致形成模式化写作以及书面语形式化的口语表达,内容空洞没有深度和内涵,这也促使了思辨能力的缺失。

2.2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优势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针对传统课堂而提出的一种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体角色定位,将知识传递放在课前完成,课上通过讨论、练习、互动、评价等吸收内化知识,课后进行反思并学习下一个新知识,突出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和提高课前独立思考的能力。课中,学生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会因个人认识的不同而产生思想的碰撞,多轮师生、生生互动以及小组协作式学习过程也能点燃学生思辨的火花。因此,翻转课堂的有效设计不仅能高效利用课堂,也能促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推动他们思辨能力的提高。

3 如何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研究选取《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Unit 3 Text A Audrey Hepburn-A true angel in this world的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1 课前信息传递

提供一段约半小时的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内容包括奥黛丽赫本的生平、主要作品、表演技巧的介绍,同时期电影女演员的作品特点。教师要求学生在看完视频之后收集并对比分析几部自己比较欣赏的奥黛丽赫本的电影作品,思考不同时期奥黛丽赫本作品的差异。

3.2 课中知识内化

第一步:展示收集并思考总结的内容,检验课前自主学习成果,引出课堂教学主题,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Q1:演员能否在短时期内形成表演风格?

Q2:演员的表演风格是否会一成不变?

Q3:根据你的了解,影响奥黛丽赫本表演风格的因素有哪些?

Q1、Q2为领会型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比较思考奥黛丽赫本不同时期作品的差异。Q3为分析型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影响奥黛丽赫本表演的内部、外部因素,鼓励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做各种假设分析。

第二步: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中国观众,一组扮演美国观众,共同探讨对奥黛丽赫本的理解。

第三步:课堂评价及思辨训练。在充分理解奥黛丽赫本的生平与特点后,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其与成功之间的联系,帮助其开阔思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最后进行师生、生生互评。

Q4:在电影领域什么造就了一个人的成功?

Q5:中国有哪些名人能够媲美奥黛丽赫本的成功?

Q6:成功的内外部因素有哪些?什么因素最重要?

实践课结束后,笔者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反思日志的方式收集同行观摩教学的同行和学生对该次教学实践的评价和意见反馈。绝大多数学生(近84%)认可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认为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方面都有提高和强化。观摩旁听的同行也肯定了此次实践的教学效果,认为这一方式值得尝试并推广。上

4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挑战

4.1 课程引进数字化资源和技术,完善并推广教学模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王婷,2018:70)。这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引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技术,并将这些优质资源应用到翻转课堂之中,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4.2 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实现语言技能和思辨能力的协同发展

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也是对教师群体的一种挑战。这需要教师反思教学理念,端正教学目标,调整教学重点,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辨能力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更要发挥语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维功能,教学设计中积极引导学生批判性辩证性思考,实现语言技能和思辨能力的协同发展。

4.3 学生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勇于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合作型任务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大都对学习处于手勤但脑惰的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点的状态。翻转课堂模式下,信息传递的任务通过微课等形式在课前实现,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尝试完成大量的自主或合作型任务,课上通过讨论汇总、知识应用、思辨提问、互动解惑、师生及生生互评等内化知识。这样的课堂,语言不再是纯粹的孤立的知识,而是灵动的全面的工具(陈碧梅,2018:137)。

5 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场教育革命,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深刻影响着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变革,意义重大。然而,翻转课堂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仍刚刚起步。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群体积极实践、努力推广应用这一新模式,开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辩证性思维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奥黛丽赫本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赫本 被爱辜负,不辜负爱
奥黛丽赫本
澡缸里的国王
赫本 真正的优雅,从来与年龄外貌无关
九旬瑜伽老太冲刺中国版奥黛丽·赫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