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宁夏山花儿的独特民族地域色彩

2019-12-26王金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六盘山山花民歌

王金晶

(宁夏文化馆,宁夏银川 750001)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花儿不是开心者唱,愁烦时解(gai)了个心慌。”单凭这些介绍宁夏“山花儿”的词语,善感的人来说,就是致命的。不错,悲凉而多情的“山花儿”从古到今揪着多少代劳动人民的心弦,以至于胸中不断酝酿、涌涨着某种来自于田间地头歌者的情绪,久久不能释怀……由此可见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花儿有着至爱至深的情愫。

1 山花儿概述

在宁夏,山花儿的历史源远流长,与甘肃,青海花儿一脉相承,互为映照,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经纬之分。宁夏的山花儿主要流传在固原市、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同心县”等地,这里也是河湟“花儿”的传衍地带。因为这里是回族聚居地区,也可称为是宁夏花儿的故乡。生活在这里的世世代代回族人民创作出了大量的花儿,至今仍像滚滚的黄河一样流淌不息。

山花儿有着自己的音乐独特风格,与其他音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山花儿在音乐与文学方面特色非常鲜明,就像是一个人有着两种不同的性格,一方面,它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乡土气息,以及不羁的山歌豪放,另一方面,它也传达了一种悠扬婉转的风味小调。从山花儿我们便可看出宁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山花儿有着非常高的音乐文学价值,是一种多元化的独特民歌形式。

宁夏回族山花儿本身具有原生性,即在田间劳作若要表现自身的心情时所即兴脱口而出的一种山歌野曲。在人们生活的过程中传唱、流传!根据劳动生活的需要人们有感而发而作因事而作,因而,形成了与各民族山歌野曲共同具有的三大特点,即原生性、即兴性和传唱性。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情感的口头创作。”山花儿也是传统民歌的组成部分,反映的是人们心中最原始最真挚的情感,在演唱时可以用原生态的自由放任的唱形式去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憧憬,所以原生性也是山花儿的主要特点。

民歌本身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心声,人们内心中充满喜怒哀乐的各种不同的情感时,他们都会用唱的方式去表达此时此刻自己心中的情感!山花儿也是“心有所感,故行于声”反映着回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表达思想情感时的即兴性的演唱。

根据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多样化的体裁,人们即兴创作的原生态山花儿,不胫而走,无翼而飞,以口头传唱为自然传承的方式 世世代代辗转传衍发展。所以 口头自然传唱也是山花儿的传统传衍方式。随着人们文化知识科技水平的进步,生存方式和经济生活的改变与提高,用现代化的录音录像设备,将提原生态的演唱曲谱,歌词原汁原味的采录下来,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人为传承方式,已成为近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民族音乐学界通用的方式方法。宁夏回族山花儿除了具有一般民歌花儿的体裁形态和特征外,还具有以下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

我们可以看出回族的花儿音乐,有着很强的悲剧性特征,在花儿音乐中浓缩着音乐美学的重要特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苍茫广阔的六盘山,既有血气方刚的汉子,也有柔情似水的女子,对于他们来说,山花儿早就像食物和水一样,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寄托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情与爱,爱与恨,互相交织,共同生存,造就了山花儿的悲剧特征,在丰富多彩的黄河音乐体裁中,六盘山地区流行至今的这种高腔山歌——传统花儿当地人俗称为“干花儿”“土花儿”“山花儿”,是民歌艺术这个浩瀚星际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山花儿由一代又一代的六盘山人传承下来,融合了他们的感情以及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故土的热爱。

2 文学上的悲剧性

音乐与文学互相交融,取其精华,成为了我们现在的民歌,曲调是其音乐方面的表现,而歌词则展现了其文学的一面,它们是互相融合的,舍弃任何一方,民歌都会不成调子,山花儿作为民歌的一种,其歌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及很高的文学价值,尤其是悲剧情感的反映显得尤为突出。

六盘山与山花儿就像是生命共同体,谁也无法离开谁,六盘山独特的民风民情孕育了山花儿独特的音乐风格,而山花儿也在尽自己所能,展现这里的人民的生活现状,以及个人情感。爱情,似乎是山花儿的永恒主题,也正因如此,山花儿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与共鸣,导致其有源源不断的素材,虽说情不同,但是我们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其共同之处便是情真意切,虽说表达的感情不同,但大多都纯朴且热烈,字字悲痛,感人肺腑,此外其歌词通俗、多样化、口语化、生活化。如:《心里的话儿对谁说》《一心想着个你了》《眼泪花儿把心淹了》《尕妹妹弹的是口琴子》等。

2.1 苦痛的相思

例1

歌词:“园子里栽的是向日葵,它跟上太阳者转了;身子儿在家心在外,三魂儿跟着你转了”。

托物言志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通过本文歌词的前两句,描述向日葵与太阳之间的紧密关系,来比喻自己与心上人之间心意相通,无限思念的内心感情,后半段的歌词则讲述的是虽有无限思念但无同落实,这种现实与期盼之间的冲突使得主人公内心万分痛苦。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比喻,但是将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互通之处巧妙的利用起来,使得听着很容易就能够与表演者之间泛起共鸣,理解表演者此时的内心感受。

例2

歌词:“一晚上想你没睡着,天上的星星我数过。前半夜想你没睡着,后半夜想你到天明。一晚夕急着满院子跑,人问时追贼着哩。”

相思之情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种最为高级,也是最痛苦的感情经历。由于现实的落差,使得自己内心的无限思念只能徘徊于现实中,无法见面的边缘。通过描绘主人公数天上的星星来表示,长夜漫漫,由于内心无法得到安宁,只能够通过做这样一件规模好烦又毫无收益的事情,来表示主人公在夜晚的无奈。

2.2 离别的伤感

例3

歌词:打马的鞭儿闪断了,阿哥的肉啊,走马的脚步儿乱了,二阿哥出门三天了,一天赶一天远了。

如果仅仅从歌词的字面意识来了解,上文这段歌词描述的是一副非常正常的农家画面,画面通过描述一个少妇独自一人在家守望夫君时的所做所想,利用几乎没有修饰的词语来进行勾勒,整幅画面虽然没有多余的辞藻来堆砌,但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与演唱者之间心意互通,利用最朴实直白的话语,将主人公内心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4

歌词:“走咧走咧(者),越(呦)的远(哈)了,眼泪的花儿漂满了,眼泪的花儿把心淹(哈)了;走咧走咧(者),越(呦)的远(哈)了,褡链里的锅盔轻(哈)了,心中的愁肠重(哈)了。”

2.3 婚姻的不幸

例5

歌词:出五关来斩六将,卧牛山收下个周仓;清眼泪点点洗衣裳,为婚姻我把心伤。

虽说都是表达悲伤的情绪,但是情况不同,所表达的情绪也不同,从词中可以看出,这首词主要表达的是一位被婚姻所伤的妇人,因为悲惨的婚姻,致使其悲伤不已,可以想象她的命运是多么悲惨。“过五关来斩六将”此句出自《三国演义》里关(羽)云长离开被软禁12年之久的曹营而过关斩将的情形;并不是直接说妇人有多么悲惨,而是借用武打场面,来衬托,“清眼泪点点洗衣裳”妇人悲伤不已,甚至可以用泪来洗衣裳,可见其流泪吃之多,婚姻早已把她的心伤透。

这就是悲剧特性鲜明的山花儿,虽然每首词都有每首词自己的特征,形式不同却不影响其伤情之感。除此之外,山花儿还有许多的表达形式,正如人们所说,山花儿可以想唱什么,就唱什么,此处不再一一列举,皆是表达真情实感。

3 音乐上的悲剧性

3.1 哭泣音调的旋律

我们大多使用下行音调来表达哭泣音调的旋律,这就和日常人们说话是一个道理,当你高兴时,你说话的语调会不自觉的向上扬,显得非常轻快,相反,当你感到悲伤时,语调会不自觉的下沉,显得悲伤凝重。根据当地人的习俗来看,当人们为了生计需要外出打工时,舍不得家乡,要唱花儿,思念家里人,要唱花儿,婚姻失败要唱花儿,因此,山花儿永远都离不开情这个字。

例6《眼泪花儿把心淹了》

这一首词,采取的是极度悲苦的下行音调,当轻轻吟唱这首歌时,会给我们非常悲伤的感觉,甚至几度哭泣,整首歌呈现凄苦的感觉,但却又不失细腻,我国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先生亲自记谱,完成这首词。王洛宾先生在途经六盘山时,被大雨阻隔,留在了一家车马店里,而这一留,也造就了山花儿和王洛宾先生的缘分。

3.2 自由的节奏节拍

在六盘山,人们管唱山花儿叫漫花儿,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山花儿有着高亢,悲凉的艺术特点,一个漫字,体现出了无限的艺术特点。并且山花儿的节奏非常的自由,六盘山花儿常用复拍子和变换拍子,这与六盘山花儿的创作背景和其即兴演唱、信口吆唱的特点分不开的。山花儿就是想唱什么就唱什么,节拍与节奏非常的自由,并不像其他的吟唱那么严谨,山花儿注重的不是严谨的吟唱,而是吟唱者的真情实感。

4 粗犷个性

六盘山的居民,因为受着黄河的影响,以及六盘山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养育出了他们独特得粗犷又朴实的性格。六盘山世世代代的人,共同传承山花儿,因此山花儿是六盘山人生活的一个真实映照。

4.1 文学上的粗犷

4.1.1 方言性

方言作为浓缩一个地区文化进程的最佳见证,通过演绎方言的形式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中勾勒出该地区的风土人情,方言具有直白真切的特点,通过方言来进行表演,不仅仅能够打动当地人,并且能够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特点让听者能够更专注于了解歌词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西部山区的方言流传已久,浓缩着当地数千年民间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词律悠远宁静,朗朗上口,歌词内容易懂,又借助方言独有的语气词,使歌曲的思想感情,以一种特殊的立脚点表现出来。不同于现代歌曲,对于歌词的考究,传统的山歌利用方言的形式也能够将歌词中的内容情真意切的表现出来。受宁夏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宁夏地区的语言,还是以宁夏地区民谣为基调所作的新曲,整体的旋律,都偏于悠远宁静,又伴有一丝沧桑,这既是悠久历史的沉淀,同时也能够反映出现今宁夏地区自然风貌,众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融汇在简单的一句歌词中,通过解读一句歌词和对歌词的表演形式,就能够附带了解整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在宁夏地区的方言中,尤其是传统音乐中,对于山花的描述不胜枚举。山花不仅仅是美好的象征,同时也伴随着宁夏百姓日常的生活和生产,关于山花的象征意义,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场合下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山花不仅仅是作为自然环境中自然生长的一种美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当地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殷殷期望,宁夏地区的语言风格和人民特性较为粗犷,而山花作为这一粗犷环境中精致美丽的象征又多了一丝点缀的意味。在宁夏民谣中的相关歌词中,关于山花的描述几乎都用了衬词,将生活中最随意的衬衫,放置在歌词中,即使整个歌曲显得更加轻松,贴近生活,同时也能够将当地人民的生活常态勾勒出来。在关于山花的歌词中,对于山花这一事物的表现形式和表演风格,有非常多的选择,同一个歌词在不同曲调的情况下,都能够选择不同的标准形式和突出特征。所以在进行演唱过程中,表演者必须要依据自己原有的习惯,和歌曲中既定的曲调特征,进行联系,加一些特定的词语其中,连接不同语句,让歌词的表现形式更加贴近生活,同时也是整个歌曲的表演风格突出当地的人文特点。曲调上的不同选择,就决定了在表演时所使用的衬词运用方法存在不同,而衬词的加入又使得整个音乐的旋律变化变得更加多样。

4.1.2 衬词上的特点

几乎所有的花儿都使用衬词,并且常有连串的衬词构成长至乐句甚至乐段的衬腔,这种“无花不有衬,无衬不成花”的特征形成了花儿曲调的一大特色,山花儿也不例外。

4.1.3 题材广泛,内容直白

前文已经介绍了,宁夏地区民谣中关于山花的曲目数量非常多,而且在不同情境下,对于山花特征的描述方向也存在不同,在人们生活劳动的过程中,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唱什么,在歌唱过程中又贴合了民俗信仰,劳动,爱情生活等多种元素,这就使的整个系统内的山花曲目题材选择非常多,想要系统的掌握这么多的变化,就首先需要了解到每一种情境下山花所象征的内容,同时,还需要贴近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因为在生活中关于某一事物的描述,可能包含着一些当地人民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历史文化的总结,想要唱好这一类歌曲,就必须花大功夫对当地的人文习俗,进行一次系统的学习。在大多数曲目中,山花的象征意义都是作为爱情的特征,但是在少数曲目中山花也能作为,在困难的自然环境中坚持不懈的象征。

4.2 音乐上的粗犷直爽

4.2.1 旋律中的甩腔

民歌作为一种特定的歌曲表演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如内蒙古地区的长调,云南地区常出现的飞歌,陕北信天游都带有非常浓郁的地域性和指向性。宁夏地区的山歌包含着西北民歌中的共同点,即单用装饰音和拖腔,但又不完全雷同于其他的歌手,特别之处在于在尾音处会伴有滑音,具体形象的描述就像是甩了一下,给人以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听后感。这种感觉就像是用直白的语言,并不能将所有的思想感情一次性全部表现出来为了弥补这样的缺点,就采用语气词和拖音的形式,使整个思想内涵以一种特殊形式进行表演,而且在歌曲的表演过程中也会伴随一定的肢体动作和演员的表情,这些元素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出歌曲内涵,所需要动用的技巧。不同的肢体语言和语气在长时间的文化养成中,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有的甚至包含着具体的文化积淀。

4.2.2 丰富的调式色彩的运用

前面已经讲过,调式的色彩是由主音和它的音级关系决定的,特别是主和弦起决定作用。在山花儿中,悲剧性是其一大特色,暗淡的调式色彩运用较多,但也不乏粗犷的明亮的调式色彩,这与山花儿广受博纳的多元化特点有很大关系。山花儿调式丰富,旋律节奏多变,除西北地区常见的商徵性调式色彩之外,近似西洋大调和西北地区较少见的羽角型调式色彩也较为多见,这是山花儿长期与伊斯兰音调和蒙古族长调的交融中形成的最鲜明的特点。请参见以前所举谱例,因篇幅关系,此处不再赘举。

4.2.3 旋律中的滑音

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山歌在宁夏的民歌文化中已经升华为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无论是在日常的语言表达,还是在民歌的表演形式中,山花的出场形式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在不同情境,不同区域,不同表演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肢体表现的背景下,山花的表演内涵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山花作为宁夏地区最常见的事物,在宁夏地区的文化内容中,对于他所赋予的意义,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作为生活的镜子,我们能够从山花美妙歌声中感受到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求。作为宁夏地区的代表,也是劳动人民在长时间的生活生产过程中,总结下来的艺术沉淀,抒发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想要表达出来的喜怒哀乐,同时在表演过程中也能够将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融为一体,诉说着宁夏地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歌,在宁夏山歌中,山花作为一种美的具体象征以多样的表现形式出现在不同的宁夏山歌中,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象征着以顽强精神在恶劣环境中,坚持生产生活的斗志,同时,也是青年男女对于真切爱情的象征体现。

5 结束语

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美的象征,山花在西北大地上有着自己的美学地位和象征意义。她在伴随着西北人民先祖,进行了长时间的奋斗之后,在新时期仍然将自己所承受的历史内涵,不断的呈现出来,反映在生活和艺术表现形式中。

猜你喜欢

六盘山山花民歌
山花子
圣洁的山花
版画印千年 传承有新意
山花烂漫时——印象胡迈儿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六盘山陕西片区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六盘山成为重要水源涵养地
藏在心中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