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市二七区重大历史与文化事件原址发生地保护与开发的若干思考
2019-12-26郭磊
□郭磊
一、重大历史与文化事件原址发生地的基本概念
重大历史与文化事件原址发生地,是指一定地域内对于地域历史和地域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事件或人物活动发生地点,是包含文明内涵、体现厚重历史与文化根源的重要文化遗产。近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升,这一类文化遗产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在地方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郑州市的中心区域,二七区在郑州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是郑州地域文化建设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自1904年郑州开埠以来的100 多年间,许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事件在这块土地上演。例如,1904年郑州开埠,1922年李大钊、邓中夏和项英在郑州开展工运和农运,1923年“二七”大罢工,1928年杨寨暴动,1938年日军轰炸德化街,1945年郑州日军受降,1958年郑州会议……以及古代史中宋代苏轼兄弟在郑州西门外相别,明代著名廉吏王彰墓地旧址,当代史中改变中国商业理念和发展进程的郑州商战,等等,都成为郑州文明史上的重要记忆,对于彰显郑州市历史地位,突出地方文明特色,增强地域竞争力与自信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当前,郑州市正在积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这个大建设、大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城乡保留的大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历史遗迹应该放在一个怎样的合适地位去进行保护,并在这一基础上做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使之成为城市文脉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二七区重大历史与文化事件原址发生地的基本情况
作为郑州市的中心区域,二七区在历史上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与丰厚的文化积淀,又是现代郑州的商业中心区域所在,发生过许多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重要影响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涉及的文化遗迹年代连贯,门类齐全,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开发价值。现择其一二,列举如下:
(一)古代重要事件发生地旧址
1.苏轼兄弟相别处。原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与苏辙兄弟同举制策入等。在同举制策入等以前,他们兄弟一直生活在一起,手足之情极深。苏轼被任命为凤翔签判,十一月动身赴任,苏辙自东京送行,沿驿路一直送至郑州西门外告别。苏轼离开亲人只身远行,咏诗抒怀: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首寄之。此诗被誉为苏轼抒写兄弟之情众多篇的开山之作。
2.管城驿旧址。原址位于郑州市人民公园内。郑州在唐宋时期是长安、洛阳与开封间最重要的联结枢纽。同时,也是帝国中枢通往河北、山东、江浙、荆湖等地的必经之地。唐代全国设有驿站1639 处,郑州管城驿是当时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一个驿站。唐宋两代,管城驿门外的官道贯通郑州,连接长安、洛阳和开封,通达四方,官员、士人进出京城,这里是必经之路。郑州今天在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应该说就是唐朝管城驿一脉相承延续下来的。
管城驿原在郑州城内,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郑州刺史杨归厚在城外新建管城新驿,大诗人刘禹锡作《管城新驿记》详述此事,其方位在今天的郑州市人民公园一带。至明清,复迁往城内今天的管城区代书胡同附近。
3.王彰墓旧址。原址位于二七纪念堂北侧、通商巷南隅。
王都堂坟是明代著名廉吏王彰墓地,前立巨碑数通,侧置翁仲、石马、石羊等诸多石像生,周围古柏参天,在当年的郑邑赫赫有名。明嘉靖年间《郑州志》记载:“王都御史墓,在州西南二里。有大学士杨荣碑文。”晚清郑州知州王莲塘在《王都堂墓》 一诗中提到的“古管城西王家墓,前明都堂埋骨处。沧桑一变万事非,此墓逼近火车路。火车停处聚商家,争向都堂墓边遮……”指的就是该地。
王彰(1366—1427年),字文昭,郑州管城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中举,补国子生,次年任吏部给事中,累迁山西左参政。永乐五年(1407年),召为礼部侍郎,服丧后改任户部侍郎,官至右都御史止,宣德二年(1427年)四月卒于任所,终年61 岁,葬管城祖茔。王彰任内执法严明,力正徇私舞弊。《明史》称“其介自持,请托皆绝,然用法过刻”。
清末民初,陇海、京汉铁路通车交会于郑,此处渐成商埠,王彰墓地被占,形成街道,东起钱塘路,西至敦睦路,长75 米,宽6.5 米,名王公巷,后改称通商巷,沿用迄今。
4.郑州商代原始青瓷出土地旧址。原址位于铭功路郑州十四中院内。商代原始青瓷尊,1965年出土于郑州铭功路商代墓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青瓷典型器物。瓷尊通高27 厘米,口径27 厘米。侈口,方唇,颈、肩、腹转折清晰,平底,口内壁有弦纹数道,肩、腹部拍印细绳纹及席纹。瓷尊为高岭土制成,烧制火温高达1000 摄氏度以上,质地细腻坚硬,吸水性弱,胎骨为黄灰色,叩之有清脆的金石声,内外施有光亮晶莹的绿黄色釉,釉层不匀并留有釉滴。这与后代的瓷器相比,虽带有不少原始的色彩,但已基本具备了瓷器的特征。这件原始瓷器将我国烧造瓷器的历史自汉代提前了1000 多年,是郑州先民对人类历史做出的杰出贡献。
(二)近现代以来重要事件发生地旧址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旧址(红色革命旧址)。
(1)二七大罢工旧址。原址位于市区二七广场和德化街周围。二七大罢工,即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罢工最终虽以失败告终,但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二七大罢工在二七区存有两处重要旧址:一是“二七罢工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发扬“二七”革命传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现存纪念塔为仿古联体双塔,修建于1971年,2006年二七纪念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列入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二是“二七纪念堂”,位于郑州市钱塘路82 号,即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普乐园会场旧址,1953年2月7日正式启用。2006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2)水磨村农民协会旧址。原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水磨村东沟北家庙。水磨村是中国共产党在郑州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农民协会所在地。据《二七区志》记载:1925年,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指派,共产党员肖人鹄、戴培元和共青团员刘墨晶深入农村开展农运工作。他们由水磨村开始,组织农民协会,以张氏祠堂为活动场所,举办农民补习班,讲解革命道理,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开展革命斗争,“实行耕者有其田”。1928年,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指示,水磨村农民协会组织了著名的“杨寨暴动”,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中原地区农民运动奠定了基础。
旧址原为张氏祠堂,现存两进四合院,红墙碧瓦,由大门、照壁、祭堂、东西厢房组成,占地680 平方米。门侧壁上书“水磨农民协会遗址”隶书字样,门楣上挂匾,上书“张氏祠堂”楷书描金字,照壁上刻有水磨农民协会遗址介绍,壁侧有郑州市第十八中学所立“李大钊题词纪念碑”一通。另,院内有清代石碑一通嵌于祠堂右壁,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张氏始建宗祠时所立,上书建祠缘由及张氏宗承。门侧有清代古柏一棵,高50 余米,为建祠时所植,保护完好,现被列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3)国民革命军北伐郑州会师点。原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大同路与郑州火车站交会处。1927年4月,武汉国民政府沿京汉线向河南进军,与驻河南奉军8 万余人在西平、上蔡、临颍同时发生激战,奉军大败。5月26日,北伐军攻克临颍,奉军全线崩溃,北伐军沿京汉线追击前进,30日攻克新郑。为了策应北伐,冯玉祥于当年5月初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分兵6 路出陕西,5月26日攻克洛阳,27日又抢占孟津,沿陇海路向东疾进,直逼郑州。处于冯玉祥和武汉北伐军两面夹击之中的奉军放弃郑州、开封,全部撤往直隶和山东。5月30日,冯玉祥部进占郑州。6月1日,武汉北伐军刘兴部与冯部在郑州会师。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他旧址。
(1)德化街大轰炸纪念地旧址。原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德化街、大同路。1938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上午,日本飞机15 架分3批侵入郑州城上空,投弹60 余枚,火车站、二马路、福寿街、正兴街、大同路、南菜市、钱塘里一带被炸毁民房数百间,炸死炸伤无辜居民800 余人。特别是平汉、陇海两铁路站台及房屋铁轨等设施被炸毁多处,城中商业区附近的邮政局、五洲大旅社、世界旅社、华阳春饭店等悉成灰烬。3月8日晨,日机12 架又在郑州城区上空投弹40 余枚,平汉、陇海两铁路附近落弹30 余枚,死伤数人,正兴街、福寿街一带落弹数枚,震塌建筑物和民房数十处。5月13日,日机18 架袭入郑州上空,以郑州大同路、德化街、福寿街、正兴街、二马路、铭功路、敦睦里等商业区及平民住宿房屋为轰炸目标,往返多次投弹百余枚,毁房316 间,平民伤亡89 人。
德化街大轰炸,是抗日战争期间日军针对平民和城市闹市区犯下的战争罪行。2015年3月5日,“郑州日军大轰炸死难同胞纪念碑”在德化街上落成。
(2)郑州日军受降旧址。原址位于郑州市二七路,现商城大厦位置。1945年8月15日,伟大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9月22日,日军在第十一受降区的投降仪式于郑州圣公会礼堂举行。第一战区参谋长李昆岗主持仪式,侵华日军第十二军团司令官鹰森孝向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部投降,在郑州投降的日军有43334 名。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河南省111 个县中有109 个县曾遭到日军铁蹄的蹂躏,情况最严重时中国政府能够控制的只有不到60 个县。在这种情况下,河南用一半多的面积和人口供给了全国抗战排名第二的战士和排名第四的粮食,为抗战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当代重要事件发生地旧址。
(1)郑州商战旧址。原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德化街亚细亚商场旧址。郑州商战始于1989年5月亚细亚商场的开业,其灵活的机制、“顾客至上” 的服务理念和出奇制胜的公关营销术,不仅冲击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旧的商业经营理念,同时从价格、服务等方面向其他几家商场发动了一场商战。199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反映郑州市商业竞争的6 集电视专题片《商战》,引来全国各地“赴郑州‘商战’考察团”云集郑州。
虽然“郑州商战”的黄金期持续了不到10年的时间,但它还是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商业理念,并融化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
(2)河南省备战备荒基地。位于阎家嘴村东约800 米处的黄土丘陵下。它是1965年为应对国际局势,保障国家安全所修建的战备防御指挥工程。基地为青砖水泥建筑,由地下通道和窑洞两部分组成,洞顶距地面约12 米深。洞内道路环绕曲折,如同迷宫,总长度达4.3 公里。设施齐备,有临时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战时指挥所、医院、学校等安置旧址。现保存状况良好。
(3)郑州贾鲁河水力发电站。位于阎家嘴村东约700 米梨园河河道上。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1957年5月1日正式发电,装机容量20 千瓦,是郑州市第一座水力发电站。青石水泥混合建筑,现存长度约800 米,出水口为20 世纪60年代水泥建筑,上有五角星与“毛泽东思想胜利前进”字样。现有部分保存良好。
(三)保存状况概述
上述12 项13 处重大历史与文化事件发生地旧址的保存状况,大致可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原址处保存良好并有明显标识的:二七罢工旧址(现有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与纪念堂两处国保单位)、水磨村农民协会旧址、德化街大轰炸纪念地旧址。
乙类,原址处尚存有相关历史与文化事件痕迹但无明显标识的:郑州商战旧址(亚细亚本体)、河南省备战备荒基地、郑州贾鲁河水力发电站。
丙类,原址已无相关历史与文化事件痕迹且无明显标识的:主要有苏轼兄弟相别处、管城驿旧址、王彰墓、国民革命军北伐郑州会师点、郑州日军受降旧址、郑州商代原始青瓷出土地旧址。
三、关于保护和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助力扶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著名古建筑专家、郑州历史文化学者杨焕成先生说:“二七区虽‘老’,但浓缩了郑州近代以来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发生在二七区境内的郑州开埠是郑州城市腾飞的开端,一系列有关郑州工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她的少年时期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与努力,而有关郑州商战的许多旧址则承载着中国当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诸多记忆与经验教训。可以说,二七区荟萃了郑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大半精华,二七区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烙有郑州发展的历史痕迹。二七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大、种类多,远可追溯至4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近可推及现当代,拥有大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凝结着郑州先民的勤劳和智慧,承载着郑州悠久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是郑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是郑州这座城市的“根”与“魂”,也是二七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最具独特性、差异性甚至唯一性的宝贵资源,是二七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因此,城区要突破“老、小”城区产业发展空间的不足,就必须牢牢把握自然人文环境这一最大的优势、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做大、做强“小城区”,做优、做精“老城区”,充分展示二七区人民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突出二七区历史与二七区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一是要提高认识,增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进一步挖掘其潜在的精神内涵,让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转化为实际的文化建设成果,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建设相融合,与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结合起来。在乡村环境提升、文明村镇培育过程中,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植入本有的质朴厚重的精神理念,这对于淳化乡风民风、促进文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要加大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利用与开发项目的扶持力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包括政策支持与适当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弘扬乡贤造福地方、热心公益的故乡情怀,多方吸引资金人才支持文化遗存的开发建设。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文物保护管理中来。通过各种途径向群众宣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动员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地群众共同保护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应写入居民公约,以提高市民自觉保护意识。历史文化遗产不能孤立于社会,要深度挖掘和宣传,让其历史气息、文化氛围给人们带来愉悦、熏陶和启迪。激发广大市民、热心人士、志愿者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积极性,开展追思先贤、传承美德等各种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分享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价值,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抓住机遇,准确定位,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二七区境内重大历史与文化事件发生地,在二七区各类文化遗存中具有特别的开发优势,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充分认识和发掘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一是文化遗迹年代连贯,门类齐全,价值凸显。它包含古代文化遗产(郑州商代原始青瓷出土地旧址、苏轼兄弟相别处、管城驿旧址、王彰墓)、近现代文化遗产(二七罢工旧址、杨寨暴动旧址、德化街大轰炸纪念地旧址、国民革命军北伐郑州会师点、郑州日军受降旧址)、当代文化遗产(郑州商战旧址)、工业与水利遗产(河南省备战备荒基地、郑州贾鲁河水力发电站)多个门类。郑州市嵩山文明研究院院长张建华指出:这些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开发价值。其中,古代文化遗产对于研究郑州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近现代文化遗产对于研究郑州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当代文化遗产对于凸现郑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开发价值。尤其是北伐、二七、抗战三大主题的近现代文化遗产,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应与正在规划中的郑州北伐主题公园建设相联系,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凸显其历史与文化价值。二是文化建设正当时。首先,上述文化遗产中的农村部分未被列入郑州城市开发建设规划,可作为当地“田园二七”建设的一部分,考虑在保存原生态面貌乡村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旅游业开发。其次,城区的古代与近现代文化遗产点的保护和开发受城市建设和产权限制,虽有较多障碍,但将其纳入城市建设,并考虑开发和利用,却可以在增加城市文化厚度的同时使遗产本体获得更好的保护。再次,当前三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和郑州市四大历史文化片区建设正在进行,对于我们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是极好的时机。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与资金支持。三是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争取立项,结合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文物保护展示,打造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时空隧道”与“文化珍珠项链”。
(三)充分调查,切实保护,为开发利用夯实基础
郑州市文物保护资深专家冯百毅先生说:“文化遗存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做好保护工作,这是一个基础。”为了夯实这个基础,在开发利用之前,一是要对全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摸底、记录、价值与开发可能性分析,制作整体分布平面图,做好基础保护工作,对有哪些家底、有什么样的价值、该怎样利用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特别注意目前尚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要再被损毁,布局也不要有大的改变,尽可能在尊重历史布局的前提下考虑利用和建设方案。三是开发建设中须注意原有居民居住区的保存与建设各功能区的和谐并存。人居生活本身是历史文化不可割裂之部分,于文化区的繁荣和活力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保持和设法展示好这种宝贵的“人间烟火”味道。四是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散存文物与民间传说的收集、保存和展示、利用。
(四)突出特色,精心规划,打造全域性旅游观光序列项目
要突出本地特色,把握独特优势,实施整体规划,通盘考虑,合理有效科学地开发区域历史文化遗存。一是要科学定位,认真规划,严把审批关,进行高质量、高品位的开发,以保证发展后劲。二是要强化开发中的保护意识,杜绝破坏性开发,防止有限的历史文化资源被浪费。三是要做通盘设计: 一要考虑将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相结合,与城市绿地和园林建设相结合,与城市文化街区建设相结合,打造全域性旅游观光序列项目。二要考虑古代文化、现当代文化、工业文化、水利文化与红色文化遗存展示的分区、配合和互补,在功能分配和文化特色的区别与配合上要做综合考虑,划区域、分重点展示本区域历史文化,但各区域间要有联系,融合为一体。这一点,在德化街历史风貌恢复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尤其需要引起重视。三是要把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考虑,做出独有特色。例如,二七区西南部地区自然优势突出,可将文化遗存点的保护与历史传说传承相结合,与观光旅游相结合,采用现场展示模式,将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统一起来,打造生态、历史、文化旅游一体的观光园区。
(五)把握品质,扩大宣传,建设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要加大文化传播和宣传交流力度,谋创新,求发展,着力打造高质量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一是要加大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以历史文化或功能分布为线索,串起以人民公园、德化街、二七纪念遗存点、郑州商战遗存点、铁路文化展示区、郑州工运和古代文明遗存为中心的一个贯穿区域南北的全域整体线路。可首先考虑联结以德化街为中心的郑州商代原始青瓷出土地旧址、苏轼兄弟相别处、管城驿旧址、王彰墓、二七罢工旧址、德化街大轰炸纪念地旧址、国民革命军北伐郑州会师点、郑州日军受降旧址、郑州商战旧址为一大旅游区;联结以樱桃沟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的河南省备战备荒基地、郑州贾鲁河水力发电站、水磨村农民协会旧址、杨寨暴动旧址、明周悼王墓、陈家沟遗址乃至周边之郑州树木园、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博物馆、长安古寨为另一大旅游区,打造郑州市南部综合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名片。二是要注意展示和介绍各历史文化点的文化内涵,建设保护和介绍碑记。要注意特色商品的研发与宣传,特别是地方文化、民俗产业产品的展示和商业开发,要考虑相应的扶持或优惠政策,保障其初期之生存与后期之成长。三是要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要抓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相关道路、供电、供水、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等单位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解决好交通和安全问题,为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和谐、优美、舒适、便捷的环境。
(六)抓好重点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气质
在目前正在进行的“百年德化”历史街区建设工程中,须精心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彰显区域文化自信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设立纪念标志或纪念雕塑,以提升二七区城市文化品位与文化气质。一是梳理街区范围内在中国历史或郑州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了解其旧址保存的基本数据,建立档案,列入保护和开发规划。二是对郑州商战的重要标识地郑州亚细亚商场旧址,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商战纪念标志碑和商战纪念雕塑。三是对苏轼兄弟相别处、郑州日军受降旧址等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设立纪念标识牌,对其重要者可考虑建设纪念雕塑。四是对德化街上的老字号设立老字号历史标识碑。五是在德化街上考虑建设反映郑州不同历史时期市民生活情况的纪念性雕塑群。六是在德化街上考虑建设反映郑州铁路与火车文化的纪念性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