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众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2019-12-26王北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众创培育大学生

王北阳

(宿州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1 众创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育是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家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稳健态势,追求高质量的发展。大学生创业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加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育是环节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主体人数逐年增加,国内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并不明朗。二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后,开启自主创业模式,不及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吸引就业人员,缓解就业压力。

加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育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力体现。人才的复合化、多元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必然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培育符合要求的新型人才为社会和国家服务。

2 众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2.1 取得的成就

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提出以来,教育部逐步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的扶持力度,指出高校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并出台了《面向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提供了制度遵循和依据。在此基础上,高校也在鼓励学生创业上做了许多工作,例如举办大量的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基地、大力引进来海内外专业性人才等。另外还构建了“中国创业教育”的专门网站。基本形成了具有良好上下互动、协同一致的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

2.2 现存的问题

2.2.1 创业意识有待提高

一是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不强。虽然大众对于创业创新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并不大。一是受传统的就业观念所影响,认为只有做老师、公务员这样的工作才是正经工作,才是“铁饭碗”。二是对自身创业能力的不自信。认为创业需要的能力自身不具备等,因而对创业持抵触态度。

二是高校重视应试教育的逻辑思维未能彻底转变。以往几十年的教育经验表明,应试教育成果良好才能被学生和家长所称赞,学生其他的能力都是小打小闹,不能算是正经的出路。因而对于学生创业也处于不管不问、任其发展的态度。并没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也对学生创业不抱太大的希望。只是将培育老师、部门和所谓的创业成果孵化基地设立,实效如何,难以进行评价。

2.2.2 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

教师队伍专业化能力不强。高校能够做到组织老师进行课程培训和活动指导,但是却没有引进专业的指导老师和培育体系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培训工作。现有的培训指导老师大多是其他课程的老师在工作之余兼任,并不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的专业知识,难以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创业活动进行指导。

创业比赛活动的成果孵化率低。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长夜能力培育,大多集中于一些科技含量点、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到高精尖产业的创业培育少之又少,无法引起重视。且一些创业活动后选出的创业项目,大多也只是停留在书面,并没有后续的投资机构跟进实施,大学生创业能力并未在实践中真正得到锻炼。

2.2.3 创业激励机制有待加强

精神激励不够。创业开展初期,学生因为一些榜样的力量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自身的创业创立主动性,但是随着创业活动培养的战线拉长,学生难免出现精神动力不足,产生放弃、倦怠的心理。导致大学生的创业培养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产生实际效果。

物质激励不足。虽然高校在鼓励学生进行船业是,给与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是在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并没有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手段,导致学生在校场的创业时期得不到有效的激励,进而逐渐丧失创业热情,不能在实践中进行锻炼。

2.2.4 创业能力培养合力尚未形成

当前一个时期,社会、政府等方面对于学生创业的培养合力尚未形成,动态培养机制待加强。目前,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任务,基本都是落脚到高校。学生自身对于创业这件事都不甚了解,更惶论从自身出发制定清晰的创业培养目标,计划和体系。只有高校自培养工作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距离真正培养具有“产学研”一体化能力的高校大学生尚有一定的距离。

3 众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建议

3.1 强化开放式、多元化的培养理念

首先,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现代社会中,要想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学生创业团体,要落从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思维的培育上着手。只有大学生具备了创业的全局观念,才能够对客观事务进行自主评价。面对机遇与挑战,才能够客观分析、冷静对待,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创业环境中保持自身,夯实创业基础。一是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创业,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看到创业的可行性。二是要加强宣传榜样的力量,通过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通过各种创业能力培育的讲座和报告会,促进学生创业思维的不断阐发;通过各种各样的事件活动,促进创业能力的不断完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次,学校转变培养理念。新时代学校培育人才,要能根据社会的具体需求而改变,不能只为应试教育服务。[1]要着重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着手,提倡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构建多远化的创业指导,让学生自主的参加到创业选择中,以此不断增强学生的创业实力,提升创业成功率,增加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3.2 以众创背景为主导,构建新型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其一是培育专业化师资人才队伍。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的教学型师资队伍不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上,高校要不断推动师资队伍的革新。首先是从国内外引进或者聘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专家,让他们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添彩,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科学性、先进性。其次是加强现有的师资队伍培训,提升创业导师的整体水平,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指导水平,才能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为学生答疑解惑。

其二是完善创业培育课程体系。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把重点放到毕业前的几个月,而是要将培养工作贯穿到学生生涯的每个部分。结合具体的专业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育课程体系。例如在大一阶段,进行大学生创业的思维能力培育,着重从思想上夯实创业意识。在大二大三阶段,以理论与实战相结合,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创业技能逼平大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综合提升创业技能。大四时期,就可以将大学生放到社会中进行实地锻炼,给与一定的指出与帮扶的条件下,鼓励学生以具体的实践磨练创业能力,既能为自身的创业能力培养大师基础,也能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

其三是创新授课模式。高校要切实培育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还是要从实际出发。纸上得来终觉浅,创业能力的培育是培养实际能力,仅仅依靠书本理论知识难以保障实际效果。因而要大力创新授课方式,将案例教学与实践拓展作为课堂的主题,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以学生创业实践中的问题为突破点进行讲解与培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3.3 完善创业激励机制

将物质与精神,长期与短期动态结合。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强化意识与体系建设。更要健全激励机制。首先是政府要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台一些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学生创业。让学生真是看到创业的好处和优点,自觉的参加到创业活动中去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其次是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虽然众创的热度不减,但是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尚未健全,对大学生创业的评价机制也尚未建立。这样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将会面临无法可依的两难之地。最后要根据年度大学生的创业成果进行排名,对于创业成果较为突出的,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激励。

将创业与学生的学分、奖学金评价机制相结合。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时,就可以将创业活动纳入到学生的成绩考评中,建立动态的学生绩点考评机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创业。同时对于加入到创业培育中的学生给与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专门的指导老师,帮助解决系列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率。

3.4 构建新时代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多方合力

一是政府方面。发挥政府的资源配置能力。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政策倾斜,和社会环境上的帮扶。从政府角度出发,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从源头解决了产业过剩的问题,而且还能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构和场地。[2]政府要高度重要大学生创业团体,努力从创业条件、创业政策、相关培训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着手,全方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二是高校方面。强化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是外部助推力量,最主要的工作还是要从高校着手。高下要想切实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首先帮助学生打通思想关卡,使他们转变就业理念,认识到创业的优点与好粗,能够破除思想障碍,由投身于众创实业的勇气由决心。其次是培育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育贯穿学生生涯的放魔法面面,一定要按部就班,夯实基础。基础的创业课程要大佬,还要不断将新式的创业理念、方法与途径加入到培育过程中,与时俱进。再次是将培育落实到实践。只有在实践中真实体验和历练,才知道薄弱点,才能有针对的进行查漏补缺。只有将这三者动态结合,高校才有可能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新时代创业型人才。

三是社会方面。加强社会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包容和扶持力度完善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参与过创新创业活动的大学生,要给与一定的重视和加分政策,使得他们在共同的评价机制下更具竞争力和优势。同时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机制,通过学校进行创业活动的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可以进行无缝衔接,自如的进行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的完美实现,推动校企的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众创培育大学生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为领导干部荐书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