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

2019-12-25刘海池钟艳萍

现代交际 2019年22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刘海池 钟艳萍

摘要:立德树人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民族高校为例,分析提出民族高校应在立德树人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自身的专业学习和多种课程联系起来,在教学、管理、校园建设、实践活动等策略选择上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探索,进而提高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率,同时为其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 民族高校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2—0139—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民族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体的深刻意义的同时,树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目标而奋斗的信念。当前民族高校教育的核心思想和发展目标是在立德树人视域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民族高校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

一、立德树人视域中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民族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其他高校不具备的优越性。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各民族丰富的思想文化给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更鲜活、更充实的元素。学习与研究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探索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体现多元一体的主流思想,汲取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方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意识与灵魂。

立德树人视域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我国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扬,给大学生提供发展方向,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理念。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教育思想核心与目标。立德树人思想来自于《左传》与《管子》,恰好与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理念无间隙结合。我国当前教育所倡导的“立德”,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树人”就是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地培育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人才。在民族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确立正确意识和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所以,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师生应共同努力探索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在信息化时代,民族高校大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时难免会产生错误的想法和偏激的观念。民族高校易受经济发展程度、新闻传播迅速及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宗教思想的影响,造成社会价值观的多向发展、少量大学生不能全面认识现实社会的现象。由于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既希望发展自身个性,又要顾及生存的现实,极易出现自卑心理和偏激思想。

民族高校很多大学生来自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地区,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发展偏弱,各民族学生具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交流方式和宗教信仰,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他们的固有观念矛盾,他们就有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抵触情绪,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难度加大。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理念也容易让大学生出现的重利轻义、拜金主义价值取向,不利于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这种窄化标准思想,不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现实情况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更贴进现实,实现大众化,以多样、灵活多变的恰当方式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经过自身不断的思索去接受思想规范并加以创新,在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德树人体现了民族高校以人为本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高校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一些民族高校对立德树人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合理的整体设计和指引,没有制定相关的详细计划和方案,而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缺乏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计划,导致民族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足。民族高校教育应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民族优秀人才,充分尊重和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促进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发展、祖国发展的需要有机联系在一起。

二、立德树人视域中民族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选择

民族高校促进大学生掌握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在立德树人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起来,多层次、多角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内容。在民族高校营造融洽、和谐的校园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自身成长的意义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立德树人原则,体现民族高校特色,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民族高校教师需要付出比普通高校更多的努力去全面、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结合民族特色,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灵活运用于民族高校教学和生活实践当中。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从专业角度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内涵、形成过程、根本原则等,使授课内容真实可信;要合理调整教学方法,对枯燥的理论进行形象的讲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鲜活存在,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深刻的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要多采用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案例,以丰富的事实解释枯燥抽象的理论;切忌满堂灌,照本宣科,要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与讨论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能力与习惯。

学校管理要坚持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让民族高校大学生意识到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只有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各民族、各地区才能真正共同繁荣发展,中国才能实现和谐稳定,否则不管是个体还是整个民族的发展都要受到破坏,在国际社会上也要受到歧视与压榨。

民族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更应加强关注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与教育,大力宣传利于民族团结的充满正能量的行为和事迹,引领学生去研究良性行为和现象的发展规律,达到传播正能量的目的;而对于一些负面的做法,要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问题出现的主客观因素和对民族、国家的危害。学校管理要采取多种形式,结合民族实际,做细致深入的工作,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意识,产生自信和自我约束力。不要期望单纯依靠思政教师授课,或通过几次约谈就能够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学生不能一罚了之,而是要引导改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让学生自立自强。

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高校应注重校园的文化建设,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民族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先天优势资源和条件,民族高校大学生自幼就生活在多民族环境中,长期受民族文化熏陶,更注重友情、团结,这就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提供了条件。校园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从物质上来讲,可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措施。当学生对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发展作出贡献如进行积极的宣扬与实践活动时,校方应适当地给予实物或资金奖励,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从精神上来讲,校方应全力支持学生活动,在全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通过校园网络、微信群、微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间休息时间也可以组织学习民族舞蹈等,让大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融洽交流,建立起牢固的友谊;大力开展体育比赛和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讨论会等活动,促使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加强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而奋斗,成为促进祖国繁荣富强的有用之才。

从制度上讲,高校要出台一系列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提倡正能量文化,对负面议论与行为进行及时纠正。民族高校是各种文化观念聚集之地,各民族大学生在交往时可能会产生不和谐因素,这就要求校方立足于民族平等团结的大局,制定灵活有效的制度,作出必要的协调和引导,以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创建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族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中,民族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走向社会,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实踐当中进一步提炼思想,这样更利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民族高校应定期组织学生举办民族团结活动,提倡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如凭借民族语言优势,在民族文化艺术节和旅游活动中担任志愿者,为游客进行引导和翻译介绍工作,以集体形式为落后地区的学校担任辅导员等。

三、结语

立德树人是民族高校大学生教育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最主要的素养,民族高校要坚持在立德树人视域中有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思政活动,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校园建设、实践活动等方面不断发展创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7-10-03.

[2]肖川.教师成就希望[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张正吉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