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电子一条街”到世界的中关村

2019-12-25魏颖

中关村 2019年12期
关键词:海淀区中关村试验区

魏颖

在2019年10月18日闭幕的中关村论坛上,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等世界50多个国家的顶级科学家、高新技术企业巨头齐聚中关村,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块京西福地。

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中关村科技园区到国家自主創新示范区,从中国科技创新自发形成的游击队到政府主导的正规军,从中关村一枝独秀到引领科技园区在北京遍地开花,从中国科技创新根据地的形成,到走上世界科技创新主战场……中关村早已不是昔日的“中国硅谷”,她已然蜕变成了“世界的中关村”。

步步先行

谁能想到,当年这个被麦田与菜地包围着的小村庄,会在40年后蜕变为擘画世界未来科技发展图景的策源地。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978年,伴随着“科学的春天”,中国改革开放拉开序幕。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激荡回响,中关村的知识分子敏锐捕捉到变革的气息。

1980年,陈春先等科研人员创立全国第一个民办科技公司,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首开先河。

让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进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道路。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因而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与支持。海淀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之火”被“点燃”。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应运而生,“两通”“两海”等科技企业纷纷涌现,陈春先、王选、柳传志、段永基等人成为改革开放时代的先锋。

1988年5月,国务院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这份在中关村被简称为“十八条”的重要文件,为早期民营企业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关村的历史就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新技术产业试验区”,重点在“试验”二字。它意味着这是一个推崇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容许试错”的过程。

当年12月,刚过完24岁生日的王文京,走出海淀区工商局,拿着一本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不同于以往从科学大院里走出来的创业者,王文京“想办自己的企业”。中关村最早的私营高新技术企业——用友软件就这样诞生了。

民营科技企业这个看似倔强的选择,开启了中关村一种全新的机制探索,不断融入、助推科技产业发展的澎湃脉搏。

在海淀区委书记于军看来,试验区的设立,让创新从零散、无序,走向有组织推进和扶持的阶段,“开启了从国家,从北京市委市政府,从海淀区政府来推进创新的全新局面。”

风雷激荡40余年,在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宏大格局中,中关村应时而动,开拓进取,一步步成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引领者。这是无论怎样描摹都不过分的传奇。

“始终围绕发挥人的创造性,在‘放上做文章。”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傲霜如是评价:中关村是改革开放“放”出来的。

毋庸置疑,中关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生动呈现了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这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线。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翟立新解释说,其核心就是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的活力。也就是通过不断放权,让创新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如果说农村领域的改革有安徽的小岗村,那么科技领域的改革首推北京的中关村。”

十年一沧桑

创新驱动发展,最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束缚。

1999年2月,中央领导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中关村地区要创建有特色的科技园区。同年6月5日,国务院批复《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

从这一天起,中关村的格局,由一个试验区变成“一区五园”;中关村的功能,由“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升格为“综合改革试验区”。

在“一区五园”中,海淀园是核心区和发展区。如果说中关村自海淀区而起,那么海淀区则因中关村而兴。

2001年1月1日,《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正式实施,其中一条“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被国外媒体称作是对知识与人才充满敬意的法律。

正是机制体制上的大胆突破,让中关村为中国现代科技企业、中国高科技园区发展开创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2005年12月,中关村科技园区调规扩容,变为“一区十园”的格局。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标直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示范区再次扩展为“一区十六园”。

迄今为止,“一区十六园”的中关村,汇聚了约1万个天使投资、2万家创新企业、3万个海归人才,贡献出北京1/4的GDP。企业总收入突破5万亿;其中,坐拥349家上市公司、80家“独角兽”,占据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半壁江山。

而伴随着园区形态变化的,是创新服务的内容、代表性技术产品以及代表性企业的更迭。长江后浪推前浪,创新永无止境。

“政府就是‘推土机,推掉的是影响创新的壁垒。”于军书记强调。

党的十八大后,中关村又被赋予新使命,率先实施了统筹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率先开展了“1+6”“新四条”“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系列先行先试政策。

海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不断发力原始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纵观中关村的历史,一条清晰的时间线跃然纸上——在这里,每十年左右即有一次转型升级。

一方面是国家战略和使命不断赋予中关村更多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面就是由科研人员、企业家等构成的创新体系也都不断提升层级。

十年一沧桑,十年一巨变。

这是一个个凤凰涅槃的创新周期:创业者不断从自发创新向自觉提升转型,生发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的全面创新。

政府工作则不断从实践探索向政策支持转型,创新创业在先,政策后发助力,并为下一个十年的创新升级前瞻引导、创造环境。

燎原之势

作为中关村科技创新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认为,无论北京市还是海淀区,一直以极大的魄力与担当,为中关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独特的生态系统,成为中关村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关键。”她说。

这是一个怎样的生态系统?或者说,“中关村经验”的精髓是什么?

在今年8月召开的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关村管委会副巡视员刘航解读了“中关村经验”的内涵:

深化改革的“探路者”,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创新企业的“策源地”,新兴产业的“增长極”,扩大开放的“桥头堡”作用。

2015年夏,23岁的王世杰还没有从创业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在一次去往保定高铁站的路上,他被一栋“中关村创新中心”的建筑吸引住。“保定也有中关村?”保定幻亚中视软件科技公司创始人王世杰回忆道。

后来,他来到这里演示了一下公司产品,立即得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总经理扈德辉的肯定。于是,原本选择返京二次创业的他,最终留在了家乡保定。

这次,王世杰做对了选择。幻亚中视从保定中关村扬帆起航,第一年内就实现技术产品化。到了2018年,公司核心团队规模发展到40余人。在上海、新疆成立子公司,一年的流水超过4000万元。

王世杰的故事不是个例。大批蓬勃生长中的科创企业,急需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承载初创阶段的快速发展与扩张。这为北京中关村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中关村走出去,一方面是源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建立一种共享机制。”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宣鸿表示。

目前,“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已迎来158家知名企业和机构注册办公,年营业额近十亿元,拥有200多件知识产权。

保定只是中关村辐射出的一道光芒,中关村创新发展的种子正在全国各地播撒。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曹妃甸绿色环保示范基地,以及长春、上海、江苏、武汉、成都、南宁……来自北京海淀的创新火种,已成燎原之势。

目前,中关村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1/3,近80%辐射到京外地区。技术输出更带来政策输出、品牌输出以及中关村创新文化的输出。

包容创新的中关村文化,成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演绎了中关村40余年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同时创造了由“中国硅谷”到“世界的中关村”的自信发展道路。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中关村的应运而生,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好的注解。而今,更多的创新故事每天都在这里发生,不断绽放着新的精彩。

猜你喜欢

海淀区中关村试验区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