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区域内农业机械转型升级路径及对策研究

2019-12-25崔勇翟旭军朱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农业机械乡村振兴

崔勇 翟旭军 朱佳

摘要    實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机械转型升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江苏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不断提升。基于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应用和农业机械产业现状,结合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机的需求,指出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探究江苏省农业机械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江苏省农机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现状;问题;路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1-016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效率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当前,随着农业规模化的发展,特别是精准农业、养殖自动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农业机械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机械的智能化、现代化升级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

1    农业机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1.1    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

农业机械化能够促进标准化农田的建设,实现标准化、高效率的农业作业,降低成本支出,促进区域农业规模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1.2    实现“机器换人”,解决规模化农业用人问题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规模化农业的发展,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节点时期。部分农业用地被占用,大批农业从业人员进入城市从事工业工作或服务业工作,农业用工难问题日益突出[1]。“机器换人”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业用人问题和满足规模化农业的作业需求。

1.3    解放农业劳动力,发展相关产业

农业机械的应用能够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劳动力向服务业等产业转移,更好地发展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农业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

1.4    推动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现代化升级

农业机械不断向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拓展,由粮食作物延伸至经济作物。随着农业机械智能化升级,农作物和果蔬种植将实现精准灌溉、施肥、施药,畜禽养殖实现养殖环境监测和自动控制的精准调控,农产品加工领域借助ERP等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合理调配、生产经营管理全程可控。

2    江苏地区农机产业现状

2018年,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84%。新增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乘坐式插秧机达8 078、11 122、6 795台;粮食烘干机、高性能植保机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分别新增了2 600余台和3500余台;设施农业机械、养殖机械、林果业机械、渔业机械等有所增长。全程机械化各个环节协调发展,水稻机插率达75%;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80万hm2,还田率达50%;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54%,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65%。

2018年江苏全省农机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 325亿元,比2017年增长2%。其中拖拉机、收割机销售整体处于持平状态,少数企业下降幅度超过30%;高速插秧机、植保机、饲料机械、农用北斗终端、畜禽粪污处理机械、部分设施农业机械以及农用轮胎等配套件仍然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农用多缸、单缸内燃机外销继续保持增长;烘干机、小型开沟机以及部分播种和旋耕机械销售下滑幅度较大[2]。

3    江苏农机制造业及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3.1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江苏省生产的主要农机产品集中在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收割机、柴油发动机及配件、插秧机、粮食饲料加工设备等粮食作物机械方面。各大农机厂家同质化严重,产能已经过剩。目前,国内拖拉机市场已经高度饱和。2018年全国大中拖拉机销售179 777万台,同比下降20.79%;小四轮拖拉机销售36 891台,同比下降79.14%。设施农业、养殖、林果业相关机械化水平低,产品种类也比较少。

3.2    农机产品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当前,国内的高端农机主要由国外农机制造商提供,国产农机装备在高端产品供给、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产品可靠性等方面均有不足。江苏省农机企业较多,有本土农机品牌,也有国外农机企业,农机产销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本土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中低端产品偏多,智能化、高端、高效产品少。

3.3    农机企业缺乏活力

农业机械的消费主体为农民。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还比较低,购买力有限。因此,为了鼓励农民购买农业机械,我国对农机购置实施了补贴政策,这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之一。补贴政策确实激发了农机市场活力,但同时也造成了农机市场对政策的严重依赖,特别是中小农机企业对补助的依耐性更严重,削弱了农机企业对转型升级的积极性[3]。

3.4    农机人才后继乏力

通过调研省内农业类本科及高职院校发现,目前农业机械专业严重削弱,开设农机专业本科和硕士层次的院校有3所,高职院校有3所,招生规模也比较小,招生难,师资流失严重。农机人才缺口却非常大,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2020年农机产业的人才缺口高达16.9万人。

3.5    农业生产规模对农业机械化的制约

农业机械使用的前提是农业规模化,而农业形成规模化的关键在于土地。目前土地流转难度较大,土地经营规模难以扩大,农村粮食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的仍占主要比列,弱化了农机推广能力。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转型升级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不仅包含装备的技术升级、结构调整,也需要包含推广扶持政策。根据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内容,农业机械转型升级路径有以下几方面。

4.1    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探索提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绿色烘干、高效植保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探索推出生猪、奶牛等养殖业以及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全面机械化。结合区域内种养殖模式特点,融合农机农艺,制定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方案和装备清单。

4.2    农机装备结构调整

现有的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过多集中于粮食类农业机械,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销量下降的现象。根据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内容,调整农机工业产品结构。研发果蔬采摘农业机械、养殖机械、经济作物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等,推动农业机械产品的横向发展,使农业机械种类向经济作物、养殖业、林果渔业生产机械化延伸。

4.3    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创新发展新的服务模式。农机服务可以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探索完善全程托管模式;根据农机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出,加快遴选和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和农机大户,使其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将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基于“互联网+农业”,推广农技服务相关APP应用,建立农机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采用信息化实时发布农机供需信息,实现农户与合作社等农机服务主体的互联互通[4]。

4.4    农机走出国门

江苏省农机制造企业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可以探索让自家产品走出国门。例如,“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市场合作空间较广阔,农业技术特别是农机装备需求强劲。农机走出国门,离开了国内的农机政策扶持和购置补贴,将面对着更多品牌的竞争,提升企业自身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是核心。如果产品不够硬、无法长久占领市场,自然无法与日本、德国等农机制造强国相抗衡。企业只有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5    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推广影响较大,需把适合机械化、规模化作业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推进土地整治和标准农田建设,根据所在地区耕地的具体地形和面积进行规劃,修建合理的机械耕作道路和标准农田,为农业机械更好地作业创造条件[5]。

5    推进农业机械转型升级对策

5.1    利用江苏省高校优势,提高农机质量和科技水平

江苏省高校数量167所,其中985院校2所,211院校11所,以农业机械专业招生的本科院校有3所,高职院校有3所。虽然开设农业机械专业的院校占比不高,但是与农业机械相关的专业如机械设计、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电气自动化等工科类专业开设院校较多,相关研究成果也居全国前列。因此,江苏省的本土农机企业完全可以借助江苏省内工科院校的科研实力,加强产教研合作,积极推动高校成果转化,提升我国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

5.2    基于先进工业技术,发展智能农机

智能农机技术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为支撑和手段的一种高度集约、高度精准、高度智能、高度协同的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形态,是继传统农业、机械化农业、自动化农业之后的更高阶段的农业技术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托智能农机的发展,开展乡村振兴,要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技术在农机化上的应用,积极开展农机自动导航、精准作业、无人驾驶等农机装备与技术的试验示范,探索建立农机作业监测、安全监管、维修诊断、远程调度等信息化平台,引领服务智慧农业发展,以信息化加速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5.3    发展绿色高效、节约型农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江苏省在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减排减量等农业环保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要推进江苏省农业机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研发和推广绿色高效的农业机械,大力发展节能减排、节水、节肥的绿色农业机械,强化技术集成配套,为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5.4    优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强化监督机制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惠农政策。为适应新时期的农机购置特征,需对现有补贴发放程序和对象范围进行优化调整,运用信息技术简化补贴程序,同时提高补贴执行效率和透明度,及时、合理、精准地补贴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跑办次数,让农民及时享受真正的实惠。强化监督机制,各级农机、财政部门作为政策落实主体,应全程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对购机农户和经销企业的监管,核实受补贴机具,确保专款专用[6]。

5.5    加强农业机械人才体系建设,培养农机创新人才

构建有梯度、有层次的农机人才体系。农机人才包含农机创新研发人员、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机使用人员。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农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需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培养机制,依托重大农机化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爱岗敬业的农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站在农机科技前沿的科技领军人才。

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在现代农机的应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应加强新技术培训,了解最新农机技术特别是智能农机使用维护技术。目前,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缺口大,现有人员年龄偏高,可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到基层技术推广岗位上就业。

农机使用人员主要为农户或农机手,随着农机的智能性与精准性越来越强,应积极加强农民的新型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这就要求当地农机主管部门加强现代农机技术的专业培训,且要以实用技术为主;也可组织农机手参与各级舉办的农机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如江苏省状元杯农机维修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加强操作技能锻炼。

6    结语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农机转型升级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课题结合江苏省乡村振兴实施背景和农业现代化特征,调研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应用和农业机械产业现状,指出江苏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探究江苏省农业机械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区域内农业机械现代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7    参考文献

[1] 翟福云.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江苏省农机化发展影响效率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

[2] 阿力叶·阿力甫.昌吉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7.

[3] 崔勇,翟旭军,朱永,等.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对区域内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7):22-23.

[4] 李浩.陕西省农机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5] 中国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N].农民日报,2017-11-21(004).

[6]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课题组.智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支撑:江苏智能农业发展专题研究[J].江苏农村经济,2017(11):7-11.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农业机械乡村振兴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