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椒生态复合模式栽培技术研究

2019-12-25韩昭侠谢晓霞徐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花椒栽培技术

韩昭侠 谢晓霞 徐静

摘要    为探索花椒生态复合栽培模式,通过在花椒林下套种白三叶草、小冠花等宿根草本花卉,利用黑膜覆盖,采用合理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等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开展了花椒生态复合模式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花椒园树行间覆盖黑膜可以起到保水、增温、防除杂草、防病虫害等作用,为椒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肥、水、热条件,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促进花椒树的生长发育,提高花椒产量。花椒林下套种白三叶草、小冠花等耐阴、观赏效果好的宿根草本花卉,不仅蓄水、固土、保墒,增加肥力,还可以提高花椒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花椒;生态复合模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1-007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m Maxim)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原产于我国,古名椒、椒聊、大椒、秦椒等,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1-2]。陕西省宝鸡市是花椒的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建设,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及脱贫攻坚以来,花椒栽培面积和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在花椒幼林及挂果期,如何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以种促养、充分发挥群众持续投入积极性和有效释放土地资源产能使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开展此项试验研究的初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中国花椒之乡”凤县,北依秦岭主脊,南接紫柏山,嘉陵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小峪河、安河等为其主要支流,呈枝状分布。试验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24′54″~107°07′30″、北纬33°34′57″~34°18′21″,海拔在915~1 539 m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1.4 ℃,极端最低气温-29.8 ℃,最高气温42.7 ℃,年平均降水量613.2 mm,无霜期188 d。土壤主要有垆土、褐土、棕壤土等,结构疏松,土层深厚,肥力较高。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2个处理,分别为花椒+三叶草(小冠花)复合套种模式(简称套种模式)、常规花椒种植模式作对照(CK)。其中,套种模式选取有代表性的花椒园,采用块状或带状混交经营技术,营建花椒+三叶草、花椒+小冠花等复合套种模式,并运用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及地膜覆盖、使用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1.3    栽培管理

1.3.1    花椒林下套种。一是花椒+三叶草。选择在凤县十里店花椒示范园开展试验,花椒株行距3 m×4 m,在花椒行间距离椒树50 cm的中间地块进行播种,以保证主栽树种的营养面积,同时为施肥、修剪等田间作业留出操作空间。三叶草种子细小,播种前结合花椒园深翻清除草根、杂物等,耙细整平地面,使土块细碎,土壤疏松,在3月底至4月初气温稳定在15 ℃以上播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每1 kg种子+水1.5 kg+钼酸铵1 g浸种12 h,用钙镁磷肥5~10 kg加细土或黄沙5~10 kg拌均后播种。播种量7.5 kg/hm2,播种深度1~2 cm,在花椒树行间采用条播、撒播方式均可。播种后出苗前遇土壤板结及时耙耱,破除板结层以利出苗。出苗时植株矮小、叶色黄的要施少量氮肥,在出苗后15 d施尿素37.5 kg/hm2、钾肥75 kg/hm2、钙镁磷肥75 kg/hm2,促进壮苗[3]。三叶草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苗期中耕松土除草1~2次;发现害虫危害及时喷药防治,形成草层覆盖后的2~3年间要及时去除大杂草。二是花椒+小冠花。小冠花是抗性和固土能力极强的地被植物,生长蔓延快,覆盖度强,抗逆性也强,花期长,栽植于坡地,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小冠花用种子繁殖,椒园套种采用撒播、条播方式,用种量7.5 kg/hm2,春季播种。小冠花种子小,播种浅,种子的硬实率高达70%~80%,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用15%硫酸浸种20~30 min后播种,或用70~80 ℃的温水浸泡,自然冷却,浸种12~15 h后播种。

1.3.2    覆膜。3月上中旬,抓住土壤解冻之前含水量较多的有利时机进行顶凌覆盖,选用厚度0.01 mm、幅宽60~80 cm、遮光率89.6%、纵横拉力强、有弹性的黑色地膜,覆盖前结合椒园管理,对土壤进行中耕深翻,疏松土壤,在树干左右两侧50 cm分别覆盖宽60~80 cm的黑色地膜,地膜中缝及周边分段用土压实,防止风吹[4]。

1.3.3    加强管理。套种作物的果园植物生长密度大,需要加强管理,应综合运用整形修剪和适时科学施肥(土壤追肥、叶面喷肥)等丰产技术,以确保双丰收。

1.3.4    病虫害预防。套种果园植物生长密集,高热高湿环境下易发生病虫危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树体和土壤管理,破坏病虫的生存环境;大力保护天敌,积极利用生物防治技术[5-6]。在病虫害发生时,合理使用农药,并尽量使用换代的新型农药;果实成熟前30 d禁止使用农药。重点防治流胶病、锈病、炭疽病、锈病、叶斑病、日灼、白粉病、根腐病、蚜虫、跳甲、介壳虫、红蜘蛛、地老虎、天牛等病虫害。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2018年6月5日,在试验地土层下30 cm处对套种模式和常规栽培对照(CK)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域采取同一取样方法测定对角线等距5株标准株花椒的产量,常规栽培(CK)和套种栽培模式样株单采、单烘烤,鲜椒和干椒分别称重及计算结果统计,对其样株的平均值求其加权平均数,并推算干椒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覆膜效果

结果表明,套种模式土壤含水率平均达到21.9%,较CK土壤含水率(10.4%)高出11.5个百分点,套种模式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普通椒园土壤含水量;而且覆膜后杂草因得不到必需的光照条件而逐渐枯萎死亡,除草效果可达95%以上;覆膜后土壤中越冬的各类虫害不能出土上树,有效地降低了虫口基数,特别是对跳甲、红蜘蛛等有較好的防效。

2.2    产量性状

经抽样测定统计和外形观测,常规栽培(CK)和套种栽培模式的椒粒,除色泽、椒果面腺点外形明显有变化外,套种栽培模式的花椒单株产量、胶粒直径、千粒重均有明显提高(表1)。常规栽培(CK)平均产量为921 kg/hm2,套种栽培模式平均产量为1 027.5 kg/hm2,较CK增产11.56%;且由常规栽培(CK)和套种栽培模式总样本量单独烘烤后得出,常规栽培(CK)鲜果4.5 kg烘干1 kg,套种栽培模式鲜果4.1 kg烘干1 kg。由此说明,花椒林下套种模式对于主栽品种花椒树的健康生长和优质丰产能起到正向的促进提升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花椒园树行间覆盖黑膜可以起到保水、增温、防除杂草、防病虫害等作用,为椒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肥、水、热条件,可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椒树的生长发育,提高椒园产量。花椒林下套种白三叶草、小冠花等耐阴、观赏效果好的宿根草本花卉,不仅蓄水、固土、保墒、增加肥力,还可以提高花椒产量和品质,使花椒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大地增景。

结合花椒林下种草复合模式的试验结果,2019年春在花椒幼园推广林下套种丹参、银翘等中药材,采用黑膜覆盖,两者生长良好,为深入推广该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更为花椒产业振兴和林农脱贫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4    参考文献

[1] 杨途熙,魏安智.花椒优质丰产配套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2] 鲜宏利,孙丙寅.花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图例[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3] 贾天民.花椒苗木培育及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18(10):59-62.

[4] 马兆禄.陇南山区花椒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6):66-67.

[5] 王谢,苏秀,肖从兴,等.金阳青花椒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9(7):20-22.

[6] 郭俊杰.花椒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5):71.

猜你喜欢

花椒栽培技术
花椒铺就致富路
江津花椒“变身”20余个产品,年产值8亿元
花椒用得好医生不用找
如何识别假花椒?
花椒记
临夏花椒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