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2-25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一、引言
本文利用2018年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一项抽样问卷调查数据,以工科类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择业行为及就业意向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数据与样本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学院针对2018年应届毕业生关于择业行为及其就业意向的问卷调查。其调查对象涉及全校各学院应届毕业生,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从中抽取汽车技术学院工科类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96份,收回有效问卷590份,有效率为98%。其中男性样本为470份,女性样本为120份,调查所涉及专业分别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
从问卷调查收回的反馈可知,在性别上,工科类应届毕业生性别结构严重失衡,所调查样本性别差达到58.05%,足以说明工科类毕业生男性人数远超于女性人数;从生源地来看,绝大部分工科类应届毕业生来源于省内,其比例高达82.25%,这与广西省高校生源多倾向于本省相一致;其年龄主要分布于19-23岁之间,20-21岁占大部分,年龄均值为21.47岁;从户口性质来看,该类毕业生群体有75.84%来自于农村,城市及其县镇户口所占比例较少。
三、工科类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朝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迈向,机械、工程、建筑等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这为工科类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在就业压力不断攀升的市场环境下,关注工科类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行为意义重大。本次问卷调查,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描述分析工科类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行为:①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信心;②毕业后去向安排;③期望高薪工作还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④理想的工作单位;⑤工作中更看重哪些;⑥如果就业形势不好,如何选择就业;⑦哪些办法可以为了更好的就业。
择业行为百分比(%)就业信心(%)自信,就业前景好18.05%一般,就业前景较好63.24%没信心,不乐观18.71%就业去向(%)就业85.72%自主创业10.16%专升本4.12%期望高薪或感兴趣工作(%)高薪65.31%感兴趣34.69%理想工作单位(%)外资或合资10%私营企业9.8%民营企业11.6%国有企业68.6%工作中更看重方面(%)薪水29.5%自我发展30.26%领导做事风格5.34%工作环境20.78%同事相处14.12%就业形势不好,如何选择(%)一直寻找满意的工作60.11%听家人安排10.78%先找一份工作干着29.11%提高就业的办法专升本2.52%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技能80.7%没想过,感觉就业还很遥远16.78%
由表2可知,尽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整体较好,但面对日益膨胀的就业压力,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应届毕业生仅有18.05%,比例不足三分之一,而持不乐观态度的比例却高达18.71%,这表明工科类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心理上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当面对就业形势不好,还是要寻找一份满意工作的比例为60.11%,有29.11%的毕业生会先选择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积累经验,为今后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反映出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在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时,仍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求职标准,而这正是造成应届毕业生不好就业的原因之一。在所关注的工作单位中,有10%的学生选择外资或合资企业,9.8%的学生选择私营企业,11.6%的选择民营企业,68.6%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由此看出超过一半的工科学生更愿意追求工作稳定,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工作。学生在工作中更看重的方面有30.26%是想通过自我发展来实现,29.5%的学生更愿意入职后能拿到高额的薪水,剩下少数学生更看重的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这说明高校应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论及建议针
针对近年来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及其复杂的就业形势,本文以工科类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依托于问卷调查数据,描述分析了工科类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行为。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工科类应届毕业生在即将踏上求职之旅时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但当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时,他们大部分不会降低求职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当中,如此似乎矛盾的境地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就业选择性更狭窄。
第二,尽管工科生就业形势相对良好,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不少工科类应届毕业生表示愿意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一结果表明工科生对专业优势的自我认同感其实并不明显,他们并没有觉得在就业方面有更多的专业优势。在高等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的今天,如何更加重视发展实用型人才,加强对专业型领域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要。
第三,工科类应届毕业生同样倾向于体制内工作。我国历来的“官本位”思想沿袭于广大大学生思想体系当中,但假如工科类毕业生也同样存在这种就业思想,那是否有可能真的是因为我国体制内与体制外工作的巨大差异而照成的。
应届毕业生只有在大学期间充分培养了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才能在就业市场上占据有利的地位。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论是在政策倾斜还是在高校指导上都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关注度,工科类应届毕业生作为其中一个既平常又特殊的就业群体,有着大学生的共性及其自身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