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政府经济学分析

2019-12-25

新营销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诚信利益食品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分析

近些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备受关注。在2000年以后,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尤为突出,食品安全问题事件一再发生,愈演愈烈。纵观我国近些年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问题主要有:第一,食品制造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第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乱用非食品加工化学添加剂;第三,农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不断;第四,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

近些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严重伤害了消费者,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公共安全问题,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很多问题,接下来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一)政府方面

1.食品安全部门监管不严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主要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质检部门、卫生计生委、农业部、粮食局、工商局等等,这些部门贯串食品市场的整个过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查处重大事故;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酒店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等等。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质检部门贯穿始终,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事件由于实际情况比较复杂,监管中又存在职责不明、职能交叉的现象,造成管理非常紊乱,各个部门之间行政不作为、相互推脱、互相甩锅的现象屡见不鲜。每个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会出现将这些成本转移给其他部门,以最小的成本共享其他部门的成果,在经济学中称这种行为为“搭便车”。

2.政府出现寻租行为

一些企业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停止它的干涉而得益的活动,这时候寻租行为出现。当一些公共问题出现,而政府缺乏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或不愿付出更多的成本,造成政府被一些企业所俘获时,政府和企业之间出现利益交换,政府为企业办事提供方便,而企业上缴巨额税款帮助政府达到相应指标。再或者是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为了获得私利出卖自己手中的权力,出现一定的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比如校园小吃问题,有一些小县城,辣条厂的存在既可以产生税收又可以提高GDP,还可以为政府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政府在解决公共问题时,往往以政府利益最大化取代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解决自己的问题,牺牲一些社会利益对于政府不会产生太大问题。

(二)市场方面

1.市场信息不对称

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市场并非像理论描述的一样完美,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等生产经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只有在获得相同信息时,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可是在现实情况下,食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对食品安全性的信息比消费者了解的更多,在知情权和选择权等信息占有上,消费者处于劣势地位。消费者作为信息拥有劣势的一方,对企业生产食品的判断主要通过包装、品牌广告等手段。因此得到信息较多的一方食品食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就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取利益。这种行为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违反了我国相应的法律条例。并且使用廉价不合格的非法生产企业可以把产品价格压得很低,这对于正规生产经营者是不利的,市场的价格机制也会发生混乱,把真正的正规生产经营者边缘化甚至挤出市场,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市场就会失灵。

2.市场出现垄断现象

垄断就是在生产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个大企业或少数大企业对相应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而在市场中,价格由供求决定,当供求出现变化时,价格也会随之浮动,而市场因为价格机制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市场上出现了垄断行为,价格不再由供求决定,不再由市场决定,而是那些具有垄断能力的企业决定的话,市场机制就会无法正常运行,市场将陷入混乱,导致失灵。例如,“伊利”“双汇”等这种大企业,在市场内具有相当大的垄断地位。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时候,它们的公关处理能力非常的强大,可以撤热搜、降热度,用钱“买”消费者“闭嘴”。现在的“蒙牛”“伊利”这种大企业依旧在市场上非常的活跃,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哪怕它们不停地出现一些食品安全事故,因为其不可撼动的垄断地位,为它们保驾护航,各种问题都会很好地处理掉。

二、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建议

(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必须让消费者有了解这些信息的渠道。可以由政府建立一个公开平台,由企业入驻,相关产品在平台上进行登记。鼓励企业在该权威平台上发布食品生产信息,对积极公开真实信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奖励和鼓励,甚至可以强制要求一些企业公开自己的信息,当然政府要保障企业信息安全,而且要向消费者普及这个平台。可以建立一个“红黑榜”,好的企业给予奖励和免费的平台广告;企业的问题产品、如何处理都要公布出来。让消费者充分了解自己购买的产品,对产品的生产企业也有充分的了解,能够理性地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选择自己需要购买的产品。这个过程中会有阻力,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和政府自身的力量,进行监督,形成一个政府、企业、媒体三方面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良好机制。政府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建立平台,公开信息等丰富监管手段之外,还要加大惩罚力度,增加处罚金额,追究刑事责任,严肃处理违法企业,让企业不敢轻易碰触红线。

(二)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企业不只是经济体,更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不能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能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企业是这个国家的一个主体,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要有职业道德和职业准则,不能为了利益放弃该遵守的规则。政府可以营造一种社会诚信经营的环境,培养企业诚信经营的文化,对企业进行培训和教育活动,在企业里面也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要加大对企业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建立一个诚信评级标准,建立一个诚信信息资料库,利用政府建立的公共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让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企业诚信信息。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如果在诚信库里上了“黑名单”,企业是生存不下去的,市场和消费者会把它淘汰掉。企业之间良性竞争,良性发展,努力生产安全食品赢得消费者的认同,然后获得利益的良性循环,而不是为了一时利益,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自己最后也是得不偿失。

猜你喜欢

诚信利益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食品造假必严惩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