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召开
2019-12-25
10月26日,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厦门召开。它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将本领域各分支学科组织到一起进行集中交流的全国性学术大会。此次会议以“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围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空间科学卫星工程的热点前沿、未来规划、最新成果开展交流,并通过学术论文交流架起空间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技术与产业之间、应用与服务之间的桥梁,促进各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林西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当前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载人航天工程也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天宫”空间站,并发射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中国的空间站大系统将为空间科学与应用提供26个机柜空间,让科学家们拥有最好的空间科学研究平台。载人航天工程还构建了开放的项目申报机制,将在空间站运营阶段吸引大家开展更为广泛而深入的科学研究,从而充分发挥空间站“国家太空实验室"作用,为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实现强国梦贡献重要力量。
陈善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自“神舟一号”以来,载人航天工程组织实施了涵盖多个领域的约一百余个空间科学和应用项目,验证了一大批新型技术,并在部分前沿科学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丰硕成果。现阶段,中国载人航天已全面进入空间站时代。中国空间站规模适度,有较强扩展能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空间应用方面,有望取得若干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
黄江川(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小天体探测项目技术负责人):小天体探测是空间探索的前沿、热点,同时也是高门槛的深空探测任务,其难点主要来自于小天体具有微引力、不确定性以及未知的环境,它们的形状、成分与结构等性质难以通过地面观测获得。中国小行星探测任务正在进行论证工作,拟完成近地小行星伴飞、附着、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近距离绕飞。小行星探测器除了将携带先进的仪器获取科学探测数据外,还将采用高效电推进等先进技术,并具备高度自主导航、智能操控功能来应对未来任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卢方军(慧眼卫星系统有效载荷总设计师):“慧眼”卫星发现,黑洞和中子星附近的物质发出的高能X射线存在强度的准周期变化,这是以前所有的天文望远镜都没有看到的。“慧眼”卫星开启了研究黑洞和中子星系统(高能X射线强度快速变化特性)的新窗口,使得人类可以研究非常靠近黑洞或中子星的物质的运动和辐射过程。
【短消息】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沪举办
11月5日—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赴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本届进博会上,航天两大集团签约订单都较上届有所增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24家企业签订29个项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成交项目20余项。
中国火星探测器首次公开亮相 计划于2020年发射
10月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公开了中国火星探测器照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近日表示,中国将于明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并计划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之前降落在火星。
中国高分16米数据正式向全球开放
在11月4日—9日于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地球观测组织2019年会议周开幕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推出了“中国国家航天局高分卫星16米数据共享服务平台(CNSA-GEO平台)”,发布了相关数据政策,宣布正式将中国高分16米数据对外开放共享。本次开放共享的数据,来自2013年和2018年发射的高分一号和高分六号对地观测卫星。
戚发轫院士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名人堂”奖
2019年10月21日—25日,国际宇航大会在美国华盛顿举办。因美方没有及时发放签证,中方代表团集体缺席。但中国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荣获了本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名人堂”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对推动空间科学技术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