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曙群:5 分钟太空之吻背后的16 年

2019-12-25

北广人物 2019年49期
关键词:八号单机摄氏度

在太空中,两个航天器的对接被形象地称为“太空之吻”,其中关键设备是对接机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曾载着王曙群和同事们亲手装调的对接机构,成功实现了“太空之吻”。

为了“太空之吻”那5 分钟,王曙群和同事们厉兵秣马了16 年。他们白手起家,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2 个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前不久,49 岁的王曙群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在太空中两个航天器的对接

在王曙群位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几个长12 毫米、直径3毫米的圆柱形零件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间距约0.1 毫米、直径约0.9 毫米的小孔,肉眼难见。这是徒弟们刚向王曙群交的作业。只有调节好钻台的转速和钻头的进量,才能让钻孔整齐、均匀地分布在零件上。对于航天器来说,1 毫米的误差,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与航天器打了30 年交道的王曙群,是该厂对接机构总装班组的组长。在车间里,很多人都知道王曙群有个泛黄的笔记本,那是他24 年研制对接机构的心得。在太空中,两个航天器的对接被形象地称为“太空之吻”,其中关键设备是对接机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曾载着王曙群和同事们亲手装调的对接机构,成功实现了“太空之吻”。

从无到有带队打造对接机构

1989 年,19 岁的王曙群从技校毕业来到厂里,跟着师傅单培林,从事工装模具的装配、维修工作。那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数控机床数量少,成型磨具要靠工人手工制作。学徒第一课,让王曙群受用至今。

“记得当时,师傅单培林让我给一个复杂的零件划线,再根据这些线来加工零部件。我划完后,师傅默不作声地重新划了一遍。结果,我划的线和师傅划的线差了一毫米。师傅以此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精益求精。”王曙群回忆道。自此,王曙群学会认真地拧紧每一个螺钉,装配完成好每一件产品。1996 年,厂里举办高级工培训班,工作才7 年的王曙群,在中级工考试中考出全厂第2 名的好成绩。就在此时,厂里接到了航天器对接机构的研制重任,王曙群参与到了研制任务中。

1996 年,总厂开始做对接机构的原理样机,但没人知道该怎么去做,一切都是全新的。“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很多零件特别复杂,又没有数控机床,很难对零件进行加工。于是,我们就只能一边做一边改,平均每做3 个零件,就有1 个不达标。”无数个夏夜,王曙群扎在没有空调的车间里进行技术攻关。

12 把对接锁是对接机构中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对接、分离成功,不但相关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的对接也要“天衣无缝”,而且对接时必须保持平稳、牢固,不能有剧烈晃动。因此,对接机构12 把对接锁的锁钩必须同步锁紧、同步分离,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拧螺丝”。

此前,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对接机构的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之间,存在严重的偏差。为早日攻克这一难题,王曙群起早贪黑,就连吃饭时,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在饭桌上用手比画设计结构。

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摸索,王曙群最终提出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使对接锁同步稳定性从最初的3 次提高至50 次以上。如今,王曙群已牵头研制出了50 多台套专用装备,完成论文15 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 项。

在零下40 摄氏度中完成试验

对接机构中的每一套单机必须经过各项试验,验证合格后才能对其进行总装。其中,有10 大类31 套单机,须经过从零下40 摄氏度到零上50 摄氏度的高低温循环试验。完成31 套单机的验证工作,就意味着要连续做31次37 个小时的试验。

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王曙群和同事晚上就守在车间。睡意袭来,他们就用冷水擦一把脸;饿了,就啃几块饼干。“低温试验快要结束时,我们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在零下40 摄氏度的工作箱里拆卸、安装单机,一干就是半小时。”王曙群回忆道。在对接机构的研制初期,采用熔焊技术制造的导管合格率仅为20%左右,管路多余物清洗合格率为77%左右。王曙群通过对50 件试样进行焊接试验与性能测试,攻克了“超细直径检漏管路制造”这项关键技术,使其各项指标达到了航天标准。

通过攻克该技术,王曙群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43 套试验件和正式产品的清洗验证工作,突破了国外航天大国对我国的长期技术封锁,相关成果荣获了2018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到天舟,对接机构经历了7 次太空交会对接试验考核,圆满完成13 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对于王曙群总装的对接机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给出了“能够让航天员放心地去执行任务”的高度评价。“我的工作没什么高大上的,我只不过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王曙群说。

猜你喜欢

八号单机摄氏度
守护1.5摄氏度
适应气候变化:气温上升3摄氏度的世界无安全之所
热连轧单机架粗轧机中间坯侧弯废钢成因及对策
长征八号首飞(摄影)
长征八号,入列!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八号站台的那只狗
高分八号卫星放飞记
跟踪导练(二)(2)
北京打出117摄氏度高温自流地热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