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以“演”促学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堂改良刍议
2019-12-25三亚学院
■徐 升/三亚学院
一、前言
《中国古代音乐史》这门课程系音乐学专业必修课,其地位在音乐理论相关学科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很多音乐现象和方法可以借鉴历史,以达到优化或者提高,诸如民族歌唱的方法,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乐记· 师乙篇》中就有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等等,对学习声乐的学生们是大有裨益的,再如《列子·汤问》中记载:“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等等,对学习器乐的学生来说真正意义上理解”得心应手“的器乐演奏美学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但是,纵观目前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材的编排上,多数在应用上都是墨守成规的,基本上是按照编年史的方式从远古到明清,把音乐人、音乐事、音乐物器件、音乐现象与意义进行相关罗列与摆设,完全没有任何的趣味性,让教师授课思维受到拘束,学生没法认真吸收所需要的音乐历史信息,导致这门课程上课与听课如同嚼蜡,索然无味。对于提高听课率以及学生能够对相关音乐史知识能够深刻记忆与灵活使用,现行使用的教材可能无从改起,但是教师在”传道授业“中,可以对其授课过程进行改进改良,不再落入窠臼,把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做到最佳。那么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这门与音乐相关的史论学科,基于在教课过程中摸索的相关实践心得,提出”以史为鉴,以演促学“的课堂改良措施。
二、“以史为鉴,以演促学“措施源起
《中国古代音乐史》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看PPT中相应的音乐图片,以及在播放图片的过程进行说故事式的阐述,而纯粹的说教式的上课,无论语言多么幽默,其认真听讲的学生还是极为少数,单纯的说课已经不是学生所需要的主要信息来源,也无从唤起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那么图文并茂更接近于学生的上课心理状态,那么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过程中,有两则历史故事已经充分说明了音乐教学过程中带有表演性质的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则是《列子·汤问》中所记载的“薛谭学讴于秦青”后“未穷青之技而辞归”,秦青半道上以自己的音乐表演将薛谭挽留学艺的故事,第二则则是唐代《乐府杂录》记载段善本与康昆仑祈雨斗琴,引发了唐代学习琵琶的热潮,以及段善本后来收康昆仑为徒的典故,都充分说明了与音乐相关的教学课程音乐表演是极为重要的,那么“以史为鉴”,《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很多材料已经告诉我们音乐学相关的音乐理论课程也可以用音乐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与呈现。《中国古代音乐史》如何演变成音乐表演,就需要教师本身对音乐史的深入和挖掘,把相关的历史事件演变成生活事件,相关的音乐人变成一个正常人,例如:三国时期的嵇康最后一曲《广陵散》,如果只是简单的将嵇康进行人物简介,对《广陵散》进行简单说明,那么《广陵散》和嵇康就真的成为绝唱了,倘若让其中一名学生来扮演嵇康,其趣味性可想而知,上课的过程中播放古琴曲《广陵散》,学生们在直观之中感受乐曲,不会感觉音乐史课程的乏味。由此,学生在参与相关音乐史的历史实例的表演过程中,既刺激了本身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其他同学感受到音乐史本身的乐趣,原来音乐史不是死水一潭,而是活生生的活跃在我们自己的周围,而教师由授课的单纯讲述演变为给学生深入浅出的排练音乐历史实例再现,最终教师爱教学生爱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以史为鉴,以演促学“的实例分析
高校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某项专业技能,而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做事办事的思维能力,那么学习本身的目的也是不断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与方法,《中国古代音乐史》课堂改良得到很好的效果,既提高了学生面对音乐史相关不清楚知识的解决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音乐表演的实践能力以及面对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实例有二如下:
实例一:《中国古代音乐史》这门课程在笔者所在单位使用的教材是刘再生老师编著的《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在该教材第三章第八节音乐家知识点中提及到著名琴家“伯牙”一人,《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有记载“知音”故事,即伯牙鼓琴,樵夫钟子期知其琴意,后两人成为“知音”的音乐事件,在到此章节时,提前找了两位同学进行了“以史为鉴,以演促学”的课堂改良,让其扮演了俞伯牙和钟子期进行历史实例还原,中间插配了《高山流水》的音乐,在排练的过程中两位同学就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在教课的过程中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带有个人见解的改变,其中一位同学认为上课到此章节时应该由他们先演之后,然后让大家猜测他们演得是什么,所播放的音乐是什么,再由老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如此同学们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后经过事实证明如此效果确实很好。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们首先饶有兴趣的看完伯牙子期的故事,并伴随着《高山流水》的音乐进行了音乐史中春秋战国时期的伯牙子期所在时代能有这样的琴家等等进行了评头论足。在随后的讲解中,学生也能就相关问题进行回答,并对音乐的社会功能性进行讨论,在课后回访中,学生均能记得哪位同学是俞伯牙、哪位同学是钟子期,他们之间的故事是什么,发生在哪个朝代,那么其上课效果基本就达到一半以上,加之课后每位同学都在讨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更加加深了学习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改良教学课堂成果的优越性。
实例二:在前文提及的段善本与康昆仑斗琴的音乐史实是在教材第三章第八节中的音乐家段善本条目中提及,其中斗琴描述文字摘录部分未出现段善本人物名,描述如下:“及昆仑度曲,西市楼上出一女郎,抱乐器,先云:我亦弹此曲,兼移在枫香调中”,上课前找了两位同学对此段文字进行演排,学生发现文本中并未有段善本随即好奇问道:“与康昆仑斗琴的是一女子,和段善本有何关联,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那女子是段善本假扮“。然后我们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证实了这位同学的猜测,后来在排演的过程中,同学还提出一系列的疑问,在查阅的过程中发现段善本其人是一个和尚,有同学就提出他是和尚四大皆空,应该不与他人争强好胜,还假扮女人,那他是真和尚还是假和尚,还是那个时代的和尚没有具体的伦理要求,这时就发现学生不是不爱学习,而是他们要深入这个问题以后才开始真正的专研,上课时当同学开始表演斗琴时,播发的是《十面埋伏》和《海青拿天鹅》,这两首曲子在平时一般学生很少能听完,但是在看表演是同学们是聚精会神的听完看完学完,从课后的回访中,发现同学们不仅仅记住了段善本,更是对琵琶及琵琶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效果可见一斑。
由上述两则实例,说明了“以史为鉴,以演促学“的课堂改良,能够将课本内的知识进行延伸到课堂以外,提高了学习的氛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热爱思考的习惯,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音乐史事件的记忆,参加表演的同学更是提高了自己的演出经验以及做事办事的能力,教师上课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上课也变得饶有兴趣,听课用心率大幅提高。
四、结语
《中国古代音乐史》这门音乐专业必修课,通过“以史为鉴,以演促学“的课堂改良,在一定意义上是改变了上课的传统模式,是一种新的探索,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上课用心率,能够让更多学生愿意听讲,并融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不只是一味听老师的说教,自己没有任何的想法和辩证的面对书本知识的能力,不敢质疑书本知识点,不能够突破学习音乐史死记硬背的模式。通过“以史为鉴,以演促学”的课堂改良,可以改变教师的上课思维,课堂上课时可以有多变性和灵活性,只要不违背教育的基本法则,把握好上课的张弛度,对课堂积极改良改进不仅仅是提高听课率,也更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多种方式方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