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西闽语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研究

2019-12-24吴翠霞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

吴翠霞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析湛江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现象,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阶段、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东海岛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录音,对收集的语料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其变异现象跟年龄和教育程度有关,与性别、职业无关。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较汉语词汇的少;词族化现象不明显;新词汇主要从其它语言或者方言借入,但极少借入功能上变异的词汇。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现象主要在于新词的加入、旧词的消失以及由于语言的接触引起的词汇变化这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的原因。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着手,我们认为造成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隐喻思维、语言态度及人们之间方言的接触。

关键词: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认知机制;社会机制

一、引言

雷州话属于闽南语系的一种,是雷州半岛及周边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语言。其主要分布于雷州市、麻章区、东海岛、霞山区、遂溪县、徐闻县等湛江市属的地区。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区的雷州话也有他们各自不同于彼此,且有自己地方特色的东西。如廉江雷州话与遂溪县雷州话的舌头颤音,雷州市雷州话里称呼语的因素“尼”,“爷爷”称为“尼公”,“奶奶”称为“尼奶”,东海岛雷州话里第一人称“我”“我们”为“ma?42”。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各地区人们之间交流的剧增,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引起各语言间的变异。1961年2月湛江东海大堤的建成,加剧东海岛人民与霞山以及湛江其它地区人民之间的交际。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东海岛雷州话渐渐出现变异现象,主要是在词汇方面的变异。譬如像“打的”、“唱K”这些新词的注入;一些词汇被换一种说法的如“j??42仔(这儿)”说成“jε42仔”,句末语气助词“ε55”说成“咩mε55”等。因此,研究东海岛雷州话的词汇变异现象有助于揭示东海岛雷州方言的演变规律,让我们更有效地理解新词的生成与演变,同时也能让其它地区人民更加了解东海岛的文化以及其历史发展。

二、与东海岛雷州话词汇的相关研究

对于雷州话词汇变异,迄今为止没有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关于雷州话词汇,前人所作的研究不多,但为本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基础。

林伦伦(1996)以雷州市雷州話为研究对象,举例分析了雷州地区雷州话词汇的特点,如“保留古汉语词、从粤方言借词、存在古台语底层词、具有雷州地区特色的基本词汇”。

林伦伦(2006)对雷州话保留的一些古汉语词进行分析和描写,并将其与闽语系的汕头话、广州话和普通话作了简单的举例比较,同时按照声母排序详细列举了雷州话1400多个词的词表。

郑继娥、胡明亮(2009)对闽南方言的雷州话和厦门话在吸收外来词数量和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雷州话同厦门话相比,吸收外来词较少。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与这两个地方的历史地理、对外语的态度以及社会政治等因素有关。

叶露(2017)以张振兴、蔡叶青(1998)《雷州方言词典》收录的雷州方言词条为语料,对雷州方言词汇的构成特点在单纯词、合成词以及熟语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文章指出,单纯词分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式,单音节词较多;复合构成词由复合式构词法、附加式构词法及重叠式构词法这三种构词法构成;对于熟语,则从海洋文化、气候文化以及风俗生活习惯文化进行阐述。

总的来说,对于雷州话词汇的研究,前人的成果对本文研究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现象有很大的帮助。但仍有以下不足的地方:首先,以上的四个研究所选取的语料都是选自雷州地区的雷州话。由于地方的不同,湛江地区的雷州话有地域上的方言差异,每个地方都各地区与众不同的特点。东海雷州话在某些地方会呈现出本地的地方特色,如在称呼语上,对一些东西的名字上,甚至在感叹词上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其次,目前为止还没检索到关于雷州话词汇变异方面的研究。对词汇变异研究可了解本地区语言演变的规律,对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更好的认识。

三、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现象探析

语言变异(2017)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除了遵循共同的语言规范外,也会有意无意地、创造性地使用一种异于常规形式的语言表达式,它是一种对原语言系统规则的偏离和违反。语言的接触,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语言变异的重要原因。对于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现象,我们主要从新词注入、旧词消失及词汇变化三方面进行描述。

(一)新词借入

语言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同方言区人们之间的交往及人口的迁徙。1962年1月,湛江东海大堤的顺利建成,实现了东海岛与湛江市区陆岛交通连接,加剧了东海岛人民与市区人民的交际。因此,东海岛雷州话在某些词汇上会借入粤西白话的。如从中国香港粤语借入粤西白话的“朱古力”、“泊车”、“打的”、“拜拜”等。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在物质上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物质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样会使一门语言在词汇上有增减变化,同时给方言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如“VIP”(重要客户)、“KTV”(歌厅)、“CD”(光盘)、“Wi-Fi”(无线网络)、“唱K”(唱歌)、“首付”、“网银”、“高铁”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在人们心中占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只要连着无线网络、移动数据,人们就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可以网上购物,可以用支付宝、微信付款。无线网络这个词语在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相当高,但由于其发明人是来自讲英语国家澳大利亚。进入中国以后“Wi-Fi”被翻译为中文“无线网络”四个字。由于语言的使用经济性原则,人民之间借入“Wi-Fi”一词替代“无线网络”。

(二)旧词消失

20世纪90年代,科学经济的迅猛发展下新农具、家居生活用品的推广和大量使用,使得一些传统的农具与家居生活用品逐渐被淘汰。因此,这些方言词的衰减极其明显。例如:

ga33 du21:东海岛甚至整个湛江人民都使用的农具,在打谷机发明前用来打谷子的农具,作用是既可以打谷子,又有足够大的空间来装打出来的谷子。

bua55:在铁盆、铝盆、不锈钢盆之前东海岛人用来装水装东西的陶盆

dian 21:瓷罐,小的用來装酒,大一点的用来装米,储存米

布黎dian21:破烂不要的衣物

dui 42:用来舂米的石臼

凳佛:用木头做的凳子

土角:用来盖建草屋,未被砖窑烧过的泥巴砖头

草屋(茅房)       良缸(大陶瓷缸)       牛车       牛间(牛棚)       车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或者用到此类东西,它们已经退出东海岛人民的生活。因此,只有80年代出生以前的东海岛人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和使用过这些词语。以上这些类型的方言词语衰减尤为明显,甚至逐渐消失。

(三)词汇变化现象

东海岛雷州话的词汇变化现象主要是与其它语言接触的结果,同时受人们求新求雅心理作用的结果。湛江东海大堤的建成,使东海岛与湛江其它地区陆岛交通连接,平日与霞山区、雷州市、麻章区、遂溪县等地区的人接触交流渐多。对于交流中所指同一事物同一意思方言词汇使用的不同,人们刚开始会有疑惑,之后再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渐渐地受到其它语言的陌生化和新奇效果的影响,在人们求新求雅的心理作用下某些词汇渐渐地变化。

如东海岛的特色词汇“j??42仔(这儿)”、“h??42仔(那儿)”、“蚊ma?42(我、我们)”、“nun42(你们)”等,受到湛江其它地区雷州话的影响,东海岛人民渐渐说成“野jε42仔”、“hu42仔”、“我pε55”或者“我班人”、“你pε55”或者“你班人”。另外还有副词“北活(非常)”逐渐被“ba42”。同时,东海岛雷州话也吸收了霞山白话的一些词汇,如称呼语里的“尼姊(小姨)”改称为“姨仔”;疑问句末语气助词“呃”说成“咩mε55”;“相好(谈恋爱)”说成“拍拖”。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97%的青少年和90%青年人觉得东海岛雷州话听起来很土,这与年轻人求新秋雅的心理有关。当遇到与其它地区人所讲方言有差别时,他们倾向于把自己语言里与众不同,同时听起来又很土的词语改成与大部分人相似的,或加上一点白话,尽量把自己往市区靠拢,以免被湛江其它地区人嘲笑自己所讲语言,掩盖自己东海岛人的农村身份。

四、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现象的认知机制及社会机制

(一)东海岛雷州话变异现象的认知机制

周敏(2014)指出,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往往会借用自己熟悉领域的词汇去指称所遇到的新事物、新现象。如果这种临时替代被人们逐渐接受并使用,这一用法就成为该词的新义项,使词义得到延伸或拓展。这些新的意义主要是通过人类两种认知思维模式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生成,它们是人类认知的结果,是人们认知心理在词汇变异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隐喻机制。隐喻是人们在认识新事物过程中,会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描述和理解它们,以加深对新生事物的认识。

例如:“咸”本义为“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与“淡”相对。在甜、酸、苦、咸四种基本味觉中,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人们的味觉对于太咸的东西会难以接受。东海岛在2008年以前是个穷地方,人们生活水平很落后。在东海岛雷州话中,“咸”被引申为“贵”的意思,即觉得对店主所卖商品价格高的一种修饰,在本地方言中为贬义词。

如:以后你班人呐买乜(mi33)无使去新路头啊a55红绿灯对落哈间超市买哦,依里卖乜(mi33)ba42咸咓(va55)!(以后你们买东西别去新路头红绿灯过去那间超市,那里卖的东西很贵的!)

20世纪80年代,如果说一个人“喉咙咸”是形容那个人话太多,一直说个不停,需要停下来歇息喝口水。这与味觉太咸难以接受需要喝水之间建立联系。但此用法现在几乎没人使用。

“咸”本来是味觉类的形容词。人们的隐喻思维使“味觉太咸受不了”和在商品价格上“太贵受不了”之间建立联系,以此喻比,同中得义。

(二)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现象的社会机制

1.语言态度的影响

大部分东海岛人都觉得像“j??42仔(这儿)”、“h??42仔(那儿)”、“蚊ma?42(我、我们)”、“nun42(你们)”这样的话很“土”,不好听,觉得这是东海岛以外地区的湛江人判断一个人是否“东海人”的标准,是东海岛农村身份的象征。在被人嘲笑过之后,他们会避免使用这些有代表性的词语,渐渐地使用与别人相似的词语。

2.科技、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替代之前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生活物品。被淘汰的物品的名称也跟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产品的名称。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事物。由于这些新产品都是从普通话或者外语引进,因此雷州话里直接借入这些产品的名字。如“洗洁精”、“洗手液”、“电脑”、“电动车”等。

3.语言接触的结果

自从1961年湛江东海大堤的顺利建成,东海岛人民与湛江市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交流剧增。他们接触了各个地区不同雷州话之间的不同差别,改变了以往自己觉得听起来很“土”的词语,年轻人则吸收了粤西白话少量词语,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洋气些,潮流些。这是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求新求雅心理作用影响下的结果。

五、结论

通过对粤西闽语雷州话词汇变异研究,我们对于其词汇演变规律有了很好的掌握,同时了解了东海岛人们的文化发展。东海岛雷州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词汇上与之前有了很大变化,主要在于新科技产品的出现,逐渐代替旧产品名称;一些被淘汰了的生活用品的词语消失;以及一些方言词在接触了湛江地区其它方言之后的变化。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结果主要原因是人类认知思维隐喻思维生成及认知心理的体现;同时也是受语言态度影响、科技和经济发展影响及语言接触的结果。总的来说,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现象没有汉语的变异严重;词族化现象不明显;新词大部分在形态上没很大变化,大多数是双音节词语;用雷州话再造词少,由此可见,东海岛雷州话方言活力逐渐减弱。当今社会,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学校在家都使用普通话来进行交流。在语言磨蚀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具有方言特色的词汇及谚语将会消失。

参考文献:

[1]林伦伦.粤西闽语词汇的构成特点[J].语文研究1996 (1):53-59.

[2]林伦伦.粤西闽语雷州话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郑继娥,胡明亮.雷州话与厦门话中外来词的异同及其根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109-112.

[4]叶露.雷州方言词汇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7.

[5]张肖.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变异现象及认知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5).

[6]周敏.当代汉语词汇变异的认知语用研究[J].学术交流,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