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查尔斯·金斯利《水孩子》解读

2019-12-24孔咪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人与自然生态环境

孔咪

摘要:《水孩子》是查尔斯·金斯利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也是一部对世界儿童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小說讲述了一个名叫汤姆的扫烟囱的小男孩变成水孩子的故事。金斯利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态世界,赞颂并讴歌了大自然之美。本文旨在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从生态环境塑造、女性形象塑造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三个方面探究小说中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这部小说表达了男人与女人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主义理念。

关键词:《水孩子》;生态女性主义;人与自然;生态环境

一、前言

《水孩子》于1863年出版,是由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创作的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中的孤儿汤姆生活在伦敦,他的工作就是打扫烟囱。为了扫除大房子的烟囱,他的师傅格林姆先生雇用了这个贫穷孤苦的孩子在肮脏和危险的环境中工作。汤姆需要打扫很多烟囱,并把挣到的钱给自己的师傅花。即使这样他的生活仍然十分悲惨,被打、挨饿是常事。一天,格林姆接了一份工作,要去约翰·哈索沃爵士的大庄园打扫烟囱。在打扫烟囱时,汤姆在烟囱中迷了路,误打误撞地掉进了庄园主女儿艾莉的房间里。遇到艾莉之后,为了躲避人们的追捕,汤姆冲出房子,掉进了河里,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仙女们把汤姆清洗干净,把他变成了一个水孩子。没过多久,艾莉也变成了水孩子。当汤姆还是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时,他工作得太累太辛苦,而在水中,他不需要做那些辛苦的工作,几乎每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玩乐。善良的汤姆没有记恨自己的师傅格林姆,反而想要去世外奇境寻找格林姆,帮助他忏悔自己的罪恶。经历了一系列冒险之后,汤姆和艾莉长大成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结合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观点,从跨学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主要分析有关女性和环境问题的文学作品,同时主张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以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最初是由法国的弗朗索瓦·德·奥波尼于1974年在其所撰写的《女性主义·毁灭》一书中提出的。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整体”(赵媛媛 13)。生态女性主义学者们致力于批判父权制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强调女性与自然的重要性,反对男权制对女性的压迫以及人类对大自然无休止的掠夺和破坏,从而寻求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二、生态环境塑造

《水孩子》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卫生、环境等等。在小说中,金斯利描绘了工业革命环境下英国的社会面貌,充分体现了作家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问题的关注。随着机器的发明和制造,大量的煤炭资源被开采出来,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柴油废气和煤尘。汤姆和师傅出发去约翰爵士的庄园时,他们不得不“沿着黑色的、满是灰尘的道路吃力地向前走”(金斯利5),“路两旁是黑幢幢的矿渣堆成的墙,除了远处矿机的呻吟和撞击声之外,听不到别的声音”(金斯利5)。工业文明时代下,人们在盲目追求金钱财富的同时,没有意识到爱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是以利益至上,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物质财富。

小说中讲述了一些动物们所遭受的人类对它们的迫害:一只母水獭的丈夫被人类的鱼叉戳死了;鲑鱼被人类的竿子戳穿了身体,被捉走了;翻车鱼被带钩的篙子扎住,被海岸警卫队的士兵弄走了;运煤船的难闻的气味把所有的鲨鱼都赶走了;海鸥的眼泪竟然是纯油。现代文明观念主张人类能够控制、支配、统治自然,在欲望和贪念的驱使下,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了开发和掠夺。可想而知,在如此严重污染的环境下工作、生活,人们的身体健康肯定会受到一些损害。没有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类也将不可避免地自食生态恶化的恶果。

此外,《水孩子》中可见许多对自然环境和美丽景色的描写。即使从未去过哈索沃庄园,但在汤姆心中,那里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地方。那里有花园和一条河,还有许多动物,比如鹿、稚鸡等等。金斯利的笔下的哈索沃庄园、村舍、溪谷、大海等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与工业文明时代下恶劣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随后,查尔斯·金斯利在小说中为读者们塑造了一个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水下理想世界。爱尔兰女子第一次和汤姆相见时,就给汤姆描绘了自己所住的海边的景色。时而幽静时而波涛汹涌的大海,孩子们在海里愉快地玩耍,汤姆听后对大海充满了无限向往,他渴望去海里洗个澡把自己全身清洗干净。因为打扫烟囱,汤姆在现实世界中总是黑黢黢、浑身脏脏的样子,而进入水中后,水可以为他洗去污秽,安抚他备受苦难的心灵。大自然的力量是神奇的,汤姆努力游向大海,想要寻找能够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汤姆在大海里看到了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丰富了他自己对生态美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书写汤姆的所见所闻,金斯利刻画了一幅美妙绝伦、奇幻莫测的海底美景。

三、女性形象塑造

《水孩子》中描写了许多风格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如艾莉、仙女们、爱尔兰女子以及穿红裙子的老妇人等等。

汤姆和师傅在去往哈索沃庄园路上遇到了一位美丽的爱尔兰女子,她“没穿鞋,也没穿长筒袜。她好像累了,脚底磨坏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金斯利7)。格林姆先生被这位漂亮的女子所吸引,于是招呼她坐上自己骑的驴子。在传统观念中,男性拥有话语霸权,对于男性的命令和要求,女性只能听从而不能反驳。出人意料的是,这名爱尔兰女子断然拒绝了格林姆的邀请,而是选择和汤姆一起走路。汤姆被打时,爱尔兰女子站出来制止了格林姆的恶行,并警告他如果继续殴打汤姆,她将会把他之前做过的错事全部说出来。于是,格林姆先生不敢动手,也不敢再骂脏话。在此,金斯利书写了一位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体现了爱尔兰女子对以格林姆为典型形象的男权压迫的反抗,颠覆了男性霸权的中心统治地位。

艾莉住在漂亮的、一片洁白的房间里,过着贵族小姐的生活。在父权制社会下,男性居于统治地位,而女性则备受歧视和压迫,不得不服从于男性的统治。女性形象未能完全摆脱男性中心观念的束缚,在追寻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困境。然而在《水孩子》中,不仅描写了美丽善良的艾莉的形象,也描绘了主人公汤姆对艾莉的思念、迷恋、赞赏,体现出了对男权意识的挑战与颠覆。对于汤姆来说,艾莉如同天使一样,美好纯洁;而自己却是黑黢黢、脏兮兮的模样。变成水孩子后的汤姆也是个十分调皮的孩子,他因为偷吃糖果而被仙女惩罚。仙女派艾莉小姐教导汤姆,给他上课,做他的老师。在水里,艾莉的地位是高于汤姆的。在此,男性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女性不必再对男性唯唯诺诺,进而解构了男女之间二元对立的等级观念。汤姆和艾莉,男性和女性共同努力建构一种和谐的两性关系,才能共建生态环境美好的家园。

变成水孩子后的汤姆在水里遇到了许多有趣的生物,小飛虫就是其中之一。小飞虫妻子的形象是通过小飞虫对她的描述所呈现的,在他眼中自己的妻子仿佛一无是处,除了孵卵外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小飞虫觉得自己的妻子十分愚蠢平庸,对她不管不顾,让她自己孵卵。这只不知羞耻、没有良心的小飞虫最后“掉进水里顺水漂走了”(金斯利 72)。小飞虫没有得到好下场,为自己的冷血无情付出了代价,从侧面表明不尊重女性、一味指责和贬低女性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从而进一步挑战了男权制的权威。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水孩子》中描绘了汤姆和师傅格林姆等男性人物形象,以及艾莉、仙女等女性人物形象。现实生活中的生态危机使人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威胁,而在水下世界里,查尔斯·金斯利描绘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世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

汤姆迫切地想要进入水中把自己清洗干净,水仿佛有无穷的力量在吸引着他。汤姆之前遇到的爱尔兰女子,其实是仙女们的女王。仙女们的女王一路上照顾着汤姆的安全,帮助、引导着他来到了水下世界,并嘱咐其他仙女们保护他不受伤害。汤姆入水中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这是他一生中所进入的最最安静、最最喜悦、最最舒适的睡眠”(金斯利 42)。进入大自然怀抱中的汤姆,变得安心、快乐。等他醒来后,他忘记了之前所有的事情,并发现自己已经被仙女们变成了一个水孩子。汤姆变成水孩子之后,受到了水中仙女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和保护。在水里,汤姆不必再去打扫烟囱、做各种辛苦的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无所事事,只知道在水里尽情玩耍。自然世界接纳了无父无母、无家可归的汤姆,给予了他悉心照料和关怀,这些都展现出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不仅仅是汤姆,在圣布伦丹的仙女岛上,还有许许多多像汤姆一样身世可怜的水孩子。小说中的人物和自然界中的动物有着亲密互动,充分展现了其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理念。金斯利所塑造的水下人物形象,如女王、仙女们、“她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人”夫人等等,大部分都是女性形象,也反映了相比男性,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贴近自然、更加亲近自然。艾莉不小心失足落水,昏睡不醒,是仙女们给了她一双翅膀,带她飞走了,飞向了大自然的怀抱。当汤姆不得不独自去往世外奇境时,艾莉支持并鼓励他勇敢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汤姆完成冒险之旅后,和艾莉一起回到了陆地,两个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汤姆和艾莉之间的共同经历体现了两性之间构建和谐关系的必要性。

五、结语

生态女性主义倡导破除把女性和自然看作二元对立中低等的一方的观点,号召人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观念,以实际行动来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水孩子》这部小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幅自然美景,这也充分体现了作家对美好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关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对于女性的认识,烘托出女性的自身价值和人格魅力。通过从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两个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可以使读者们得到一些启迪。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高等或低等之分。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人类必须爱护自然、拥抱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查尔斯·金斯利著,张炽恒译.水孩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2]刘岩.生态女性主义的学理基础与批评范式反思[J].国外文学,2016(1):10-18.

[3]赵媛媛.生态女性主义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生态女性主义人与自然生态环境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