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毛主席学“批评”

2019-12-24王枫王宁波

决策探索 2019年23期
关键词:进行批评治病救人部属

王枫 王宁波

毛主席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讲到:批评的目的第一是“惩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评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以后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是老老实实,真正愿意医治,愿意改正,我们就要欢迎他,使他变为一名好同志。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决不能采用鲁莽的态度,必须采取“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

树立正确认识,正确看待批评

当前,在干部队伍中,部分干部不能正确接受批评,常常对待上级的批评教育表现出消极、抵触,甚至是使性子、耍脾气、钻牛角尖等现象,不从自身问题寻找原因,认为是上级针对个人。作为一名干部,应该树立五种正确的认识,正确看待批评,认真改正错误,促进工作提高。

批评是一种政治待遇。行政上的方法是批评教育,党内的方法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没有无缘无故的表扬、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批评”,只有身处一定的岗位、担负相应的任务、开展具体的工作时,才有可能受到上级的批评;只有党员,才会在组织范围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班子成员,才会在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批评是一种关心爱护。有人认为:批评体现了上下级之间没有感情,没有关爱。相反,批评正体现了上级对部属的关心爱护。“爱之深、责之切”,父母因“恨铁不成钢”而进行批评教育,甚至是打骂。在工作中同样如此,批评是一种关心,是上级帮助部属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批评是一种爱护,如果有错误而不指出,听之任之,可能导致错误越来越大,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最终是害了自己。

批评是一条进步路径。正所谓:大批评大进步,小批评小进步,不批评不进步。拒绝批评就是拒绝进步,没有人帮助指出错误,就不会寻找真理。人生之路都是瞄准目标前进的,在路上可能会出现障碍,更可能出现左右偏差,偏离了应有的路线,这时候,有人能够提出批评,帮助你纠偏正向,就是你成长进步路上的良师益友,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心怀感恩,正确对待批评。

批评是一剂治病良方。“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批评就是一句忠言、一剂良方。批评的言语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会因为被批评者的喜好而存在灰度,甚至颠倒黑白。错误就像每个人身上的脓疮,不进行治療是不会自己痊愈的,久治不愈甚至可能发展成为顽症。批评则为治疗此“脓疮”的良方。

批评是一种工作方法。表扬和批评是一种工作的方法,作为上级和管理者,下级工作完成出色就要给予表扬,工作存在问题就要给予批评,不要就批评而进行批评,批评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工作,改正部属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作为被批评者,不能把领导的批评当作针对个人的“找茬”,要树立大局观,站在工作的角度,诚意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改进工作。

在使用批评上下功夫

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求下级部属能够正确对待批评,更要从如何使用批评上下功夫,让批评促进工作,达成和谐。主要端正以下几点认识。

批评是手段,而非目的。批评是一种工作的手段,而不是工作的目的。批评不是就批评而进行批评,批评是使犯错误的下级和部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通过批评这种更为激烈的“交流方式”引起他们的重视,从而有效进行思想的交流、工作方法的沟通。批评的目的是治病救人,让犯错误的部属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把批评当作犯错误后的一个流程,或只是一种方式,那就是极大的错误。这样就会成为形式主义,将批评流于形式,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批评讲方法,更讲艺术。古人讲“因材施教”,批评也要讲究方法,因人而异。在批评教育时做到千人千法,不可一成不变。不是所有的批评都是提嗓门、发脾气。有的需要现场批评,有的时候需要组织会议开展批评,有的只需一句话就可以。批评更要讲究艺术。根据部属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日常表现等分析错误的本质和根源以及后果和危害,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干部,则点到为止;对于性格外向、经常出现小错误的部属要直言直语,当面指出其错误。

批评显权力,更显担当。上级与下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管理者有教育部属的义务、批评下属的权力、更应有培养部属的担当。对犯错误的年轻干部进行批评教育无可厚非,但把批评部属当作一种权力的象征,那是大错特错。部分管理者存在错误的思想,部属犯错误了,批评是应当的,难道犯错误了还要表扬吗?其实,部属犯错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为上级和领导,没有教育引导好,没有组织管理好。作为上级,应该担当一定的责任,而不只是在批评中体现权力。要在批评中看到责任和担当。要通过对部属的批评从而反思自身的工作,体现一名领导和管理者应有的担当。

批评虽冷言,但要暖心。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是人之常情。因为表扬得到的是肯定,听到的是顺耳的话语,批评得到的是否定,听到的是逆耳的言语。批评主要是指责、责备、讥讽、嘲笑的话语,没有人愿意听。所谓的“闻过则喜”,毕竟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的。但是,作为一名管理者,在批评部属的时候,要“刀子嘴豆腐心”“常举刀才能不杀人”,让部属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可和接受批评,虽然话不好听,但部属能够感受到上级和领导的良苦用心,是真正为自己的发展进步、为自己的成长成才,虽然受到批评耳朵冰冷,但心里是温暖的。

批评要指正,更要帮带。批评不仅要指出部属的错误在哪里,正确的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传授自己的经验给部属,让部属得到成长进步,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不仅要发现缺点,查找不足,更重要的是传授经验,教授方法。

批评是斗争,更是团结。批评是一种斗争,是同错误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等进行斗争。这种斗争不仅体现在上级与下级之间,对于工作任务的不同观点的斗争,也体现在工作当事人本身的斗争,在受到批评后,要通过对比、反思,与自己的错误观念进行斗争,从而纠偏正向,形成正确方向,达到思想高度一致。积极的斗争促进团结,而不是没有斗争的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假象。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32159部队)

猜你喜欢

进行批评治病救人部属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部属单位、部属高校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
有魔法的手
新语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内在逻辑与创新发展
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党员可以委托他人办理组织关系转移吗?
任务分配以“现状+20%”最佳
教部属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