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研究
2019-12-24王鹏义
王鹏义
引言
校园文化作为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农村学校,不论是学校建设还是师资力量都相对落后一些,要想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生全面的成长。
一、基于传统文化的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1.传统文化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传统文化就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积累的精神财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包括、思想、文字、语言、艺术等,还有节日以及民俗等,还有就是古今的诗文、词语、音乐、书法等等。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是中国特有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内涵。
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人民的义务,同时传统文化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文化源泉,是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而且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学资源,更是取之不尽,一句话、一个词都蕴含着深深的人生哲理,一个字都能教会我们一种知识。
2.基于传统文化的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就比如《论语》中的每一句,都是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又比如《三字经》,有着哲学思想,包含着“仁、义、诚、敬、孝”。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其具体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文融入到校园主题宣传中,包括黑板报、宣传栏以及广播等,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让学生随时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就比如黑板报,可以以《三字经》、《二十四孝》、《论语》等传统经典为主题,比如以仁义、诚信等。对于宣传栏,可以随时更新一些传统小故事一些传统文化的介绍,比如励志小故事、传统音乐、民间习俗等。在中秋节,可以换上关于中秋习俗、节日文化的宣传。
传统文化融入到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是原有的活动中,加入传统文化主题,比如五四青年节等,通过合唱、表演等方式来宣传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创新活动,开展一些传统文化宣传的竞赛、演讲等,让全校学生进入到传统文化学习中。或者是传统文化主题讲座等。
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语文科目中,更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另外可以利用班会或者活动课程,开展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下,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影响,比如对于儒家思想的宣传,可以让学生在这一氛围中,形成一种谦让、礼仪、诚信的思想品格,完善学生的人格。同时一些励志小故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正确的认识自我,更好的处理生活的各种关系。比如《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这些成语小故事,让学生明白一些人生哲理,得到思想的感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又比如孝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形成道德修养的形成。
此外,就是农村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经典的小故事,列举一些优秀的案例,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其能够充满理想,并且不断的为实现理想为奋斗。
2.有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设计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下,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比如传统医学、以及琴棋书画,又或者是造紙、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还有:长城、故宫、园林等,还有儒家思想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增强学生的自豪感,通过了解在先进的生活中,对古代传统文化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3.增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保证。随着总书记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提出,我国因为传统文化的要求和自身的价值需求,对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按照传统文化的要求发展。传统文化让中国人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的一致性和思想的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就加强了民族的团结,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外,传统文化融入农村校园文化中,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因为农村人们的学历都不高,人们的行为思想相对落后,从学校入手,通过学生来影响学生的身边人,提高农村地区的综合素养。
4.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学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未来的中坚力量,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利用传统文化,提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认可我国传统文化,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今后的可持续化发展中,把其作为终身的义务职责,加强文化沟通交流,提高文化的国家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周海燕. 基于传统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的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43.
[2] 刘长宏. 传统文化进农村小规模校园的途径[J]. 文学教育(下),2019(07):183.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期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8]GHB0540。】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翟家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