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试打破学科的边界

2019-12-24赵霞

江苏教育 2019年22期

【摘 要】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坚持“学生是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成长”的课程实施理念,从当前的课程实施出发,将实施中的问题转化为资源,探索“道德与法治”课程校本化实施新路径,以“综合融通”的思维将“道德与法治”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体架构,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道德与实践”课程架构。

【关键词】综合融通;整体架构;课程校本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2-0067-02

【作者简介】赵霞,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教育集团丁堰校区(江苏常州,213011)执行校长,一级教师。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存在一定的交叉,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改革基于此,并将学生生活进行整体改进、重建、优化,创造全新的教育空间。

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我们挖掘学校各种资源,整体架构学校育人环境;以综合融通思维打破学科边界,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体验探究学习方式,重构“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学生成长活动等。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学校尝试将“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类的校园生活资源与其他教育资源整合融通,构建促进师生发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整合课程——“道德与实践”,力求最大化地发挥每一门学科以及校园生活资源应有的育人价值,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一、清晰目标:明晰整合课程的价值

在实践探索初期,我们聘请专家做课程建设方面的专题讲座,校本培训中深入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标准,明确整合课程需要达成的育人目标。我们要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说教多、讲述多的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方式与活动实践体验中去实现道德的养成、知识的习得、情操的陶冶等。整合课程目标除了体现出活动的体验性、综合性,还须体现出各年级学生的成长目标,使课程实施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统整内容:架构整合课程的内容框架

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教师明晰整合课程的价值,开始尝试对整合课程的内容进行综合构建,形成“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板块内容。与此同时,我们发放调查问卷,搜集全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想研究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梳理出年级与校级的常规活动,综合融通后,形成一学期的“道德与实践”课程的大致主题与活动内容。

三、明确步骤:有效设计整合课程的活动程序

整合课程实施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努力体现学校的特色,引导学生从校园生活中选取课题与问题做探究,比如:“果树林”变“成长林”——养种植基地建设;“食堂”变“学堂”——食堂岗位体验;“创意墙”设计等。学生从身边的课程资源出发,调查、探索、思考、合作等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与发展。

在明确了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细化活动过程的程序:一是在已确定的大主题的前提下,学生以已组建的小队为单位,提出感兴趣的选题;二是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适时指导与调整;三是注重自主研究,强调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收获。

四、创新评价:提升整合课程的实效

在整合课程研究过程中,我们试图从课程目标达成、学生活动过程等方面进行思考,尝试通过评价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获成长。

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三个问题:一是学生的档案袋里仅有学生成长过程的资料,缺少对学生活动情感、态度、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二是出现了家长代替包办现象;三是对于品德与生活(社会)中需要识记的学习内容评价缺失了。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试行“成长档案袋”进行评价,从评价内容到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进行了深度改革。整合课程的评价内容改革共分三项:第一项是中高年级应知应会卷考核(占课程成绩的30%);低年级加入了班级服务岗位情况考核(占课程成绩的30%)。第二项是成长档案袋建设情况评价(占课程成绩的50%)。第三项是活动态度、合作能力等的评价(占课程成绩的20%)。整合课程的评价对象改革:评价对象更开放,参与者由学生、同伴、家長、教师等组成;评价方式更多元,有考核卷、现场观察记录、座谈等,实现了量化与质性评价的结合。

五、解读成长:彰显整合课程的精彩

整合融通后的课程不仅优化了原先的课程内容,还在校园生活与学生需求中挖掘整合课程的资源,使课程内容更具有校本特点,体现融通性和创造性。学科领域知识在整合课程中有了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丰富了原先课程内涵,体现综合性,凸显了德育课程的魅力,更具有时代气息与学生立场。这样的创新课程实施,既保证了原先课程的实施效果,又进一步优化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通过整合课程研究,教师获得了多维度的成长,课程意识、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在课程创设探索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更可喜的是,学生在整合课堂中主动参与活动,乐于研究,勤于实践,在活动深入开展过程中真正获取了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