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在提高颈椎病后抑郁病人生存质量中的作用
2019-12-24张倩
张 倩
(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肺病科 , 广东 深圳 518101 )
颈椎病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在临床中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或颈椎骨关节病。随着工作压力和生活方式的逐年变化,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年轻化、职业化趋势明显。调查资料显示,颈椎病患者中发生抑郁者高达37%。颈椎病发作时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体征、抑郁心理等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大大增加了患者家庭压力[1]。目前临床对抑郁状态与颈椎病康复效果、生存质量的影响关注度较少。传统中医针灸疗法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情志护理、穴位按摩等亦属于中医治疗方法,本文旨在分析其对颈椎病伴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后抑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后抑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完全符合颈椎病和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2],且抑郁症为初发;(2)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介于8-35分之间,年龄介于18-80岁之间;(3)意识清楚,交流能力正常;(4)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转,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必须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或正在参与其他研究者;(2)智力障碍、低下或交流困难;(3)在某个阶段患者或其家属出现阳性障碍症状。按照单双号法的分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介于25-79岁间,平均(58.3±4.1)岁;病程2-14年,平均(6.5±1.4)年;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介于26-78岁间,平均(57.5±4.0)岁;病程2-15年,平均(6.7±1.3)年。将2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组间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可给予对比。
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按照临床颈椎病和抑郁症的基础护理措施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具体内容如下:(1)情志护理。①暗示疗法护理要点:通过对颈椎病抑郁治疗效果显著的病例进行介绍的方式给予患者暗示和鼓励,促使其尽快将不良情绪消除,正视疾病,对情绪进行改善,并对如何改善生活质量的方式进行探讨;②发泄疏导法护理要点;对颈椎病的具体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其与抑郁的关系进行分析,支持和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去,及时释放出负性情绪;③以情胜情法护理要点:可选择观看喜剧电影等方式帮助患者暂时忘却疼痛和忧伤,对其精神予以振奋,促使营卫之气通行,保证患者可以更加自信的对待生活;④五音疗法护理要点:可通过播放轻音乐等方式对患者性情进行陶冶,以帮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缩短康复时间。(2)穴位按摩。因中医学未对颈椎病伴发抑郁统一辨证,故结合既往文献和临床经验进行穴位选择,主要穴位包括太阳、印堂以及率谷、风池、合谷、风府、涌泉等,同时选择头维、神庭、四神聪、百会等穴位,具体操作:对上述穴位按照揉法揉,各穴持续时间均为1-2分钟,频率为120-160次/min,20min/次,操作时间为早餐后1-2小时,护理干预时间共8周。
3 观察指标:在护理前及护理8周后采用CASC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定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包括3个维度,即主观症状、临床体征、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好,反之,则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差[3]。
5 结果:护理前2组主观症状、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临床体征、CASCS总分经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8周后比较,除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外,观察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CASC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分)
注:*表示与护理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率在近年来表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本病治疗周期长,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会表现出严重的抑郁情绪,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治疗难度[4]。中医理论中对“颈椎病抑郁”并未确定具体病名,以患者的症状表现为依据,纳入到了“郁证”的范畴中,认为其病机主要是气机不畅、血瘀阻络。情志内伤是导致郁病的主要原因,也可能伴随其他疾病出现,颈椎病后抑郁主要指的是颈椎病发生后伴生的抑郁,正因为颈椎病具有反复、迁延的特点,导致病邪对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受到损伤,气机不畅的情况下患者长时间保持低落情绪,进而导致抑郁。中医认为七情平和则气机顺畅,脏腑气机调达,脏腑活动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反之则会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处于失调状态[5],
情志理论是中医心理学范畴中的主要内容,而所谓的情志护理主要通过暗示疗法、五音疗法、以情胜情法等方式促使患者保持七情平和和脏腑气机调达状态。穴位按摩主要通过对皮肤表面相应穴位进行按摩的方式,产生的刺激作用经过经络向全身各脏腑进行传导,以达到调和气血、调畅气机、保持阴阳平衡的治疗目的。与此同时,穴位按摩可将肌肉痉挛快速解除,发挥良好的理筋正骨、活血化瘀和温经通络的治疗作用,促使水肿快速消除,使刺激或压迫明显减轻,调和气血,缓解疼痛[6-7]。在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经过8周护理后,除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观察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CASC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情志护理中以情胜情法主要依据“喜生优”,通过帮助患者对日常生活中愉快、开心的回忆进行回忆的方式,使其心中产生喜悦感,以喜对悲伤情绪进行克服,使患者抑郁状态得到改善。五音疗法通过特定曲目对患者精神活动进行调节,从而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发泄疏导法则主要通过解除颈椎病具体病因病机的方式,深入讲解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帮助患者尽可能消除不确定感;暗示疗法则通过给予患者暗示的方式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穴位按摩可达到缓解痉挛和疼痛,疏通经气的效果,其可促使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减少局部致痛物质,从而使疼痛感减轻,舒缓患者负性情绪。情志护理和穴位按摩结合的方式相辅相成,可对气机进行有效调畅,并对情志进行通达,进而使颈椎病后抑郁患者的生物质量、抑郁状态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提高颈椎病后抑郁病人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