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应用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治疗中的研究
2019-12-24张胜
张 胜
( 广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 广东 广州 510000 )
骨性关节炎是一类发生在关节部位的炎症,主要特征为软骨退行性改变,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在临床发病率较高,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1]。关节镜下清理术是治疗这一疾病的重要方法,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是更为新型的一种治疗技术,射频汽化具备双极系统特性,包括局部释放能量、工作温度低,通过射频能够起到良好止血以及消融的效果,在多种关节疾病包括滑膜炎、半月板损伤、骨性关节炎等均有良好应用[2-3]。本研究具体分析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效果,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106例患者为对象,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中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106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53例,27例男以及26例女,年龄范围43-70岁,年龄平均(53.28±5.36)岁,患者病程在13-5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32.15±5.92)个月;发病部位:左侧膝关节20例,右侧膝关节33例。对照组53例,25例男以及28例女,年龄范围43-72岁,年龄平均(53.59±5.14)岁,患者病程在13-5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31.64±4.92)个月,发病部位:左侧膝关节23例,右侧膝关节30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患者知情同意。2组年龄、性别、病程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都接受脊麻处理,选择关节镜前内外侧入路,如有必要,可结合作髌上外侧入路,将关节镜插入。先利用关节镜全面检查半月板、关节软骨、滑膜、前后交叉韧带退变发生的范围、类型、具体部位。借助探针确认前后交叉韧带退变程度、软骨软化程度、半月板质地及活动度、软骨下骨硬化程度。对照组选择刨刀对受损的半月板进行修整,对增生的滑膜进行合理刨削,将游离体去除。观察组除了进行上述操作,另外汽化修整出现破裂的半月板边缘,对残留边缘进行冷凝皱缩处理。对关节软骨软化区的软骨瓣、软骨泡进行射频汽化处理,将坏死、增生的滑膜切除,将退变、松弛的前后交叉韧带进行紧缩处理。术后实施加压包扎,手术结束后1天练习直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开展肌力训练。术后2、3天借助双拐练习下地,术后2周借助双拐练习行走。
3 观察指标:(1)疼痛程度。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1天、手术结束后3天、手术结束后7天分别利用VAS评分法对2组患者患侧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值在0-10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2)膝关节功能[4]。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1个月、手术结束后3个月分别利用Lysholm 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内容有不稳定、支撑、疼痛、爬楼梯、交锁、下蹲、跛行、肿胀,每一项的最低得分0分,最高得分25分。得分<65分提示关节功能较差,66-84分提示关节功能尚可,>84分提示关节功能正常。(3)生活质量。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3个月分别利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量表总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5 结果
5.1 2组疼痛程度对比:术前、术后1天2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不大,P>0.05,术后3天、术后7天2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变化比较分)
5.2 2组膝关节功能对比: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升高,观察组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前、术后不同时间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对比分)
5.3 2组生活质量对比: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3个月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升高,观察组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变化比较分)
讨 论
临床针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选择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选择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口服、实施关节置换手术、实施关节内清除术[5]。以往应用的关节镜手术主要手段包括打磨、切割、刨削,这样的处理虽然能够消除组织表面的创伤,不过操作中也会损伤关节表面,出现软骨下骨面、滑膜刨削面出血,或者引起软骨或损伤的半月板修正不良,另外术后患者关节会有明显疼痛感,还会有关节内血肿,无法早期接受康复锻炼,因而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速度慢[6-7]。本研究观察组应用的射频汽化术通过电极和机体的接触,接触组织因为电阻升高会马上生成高热,热分解组织[8]。足够的射频能力能够汽化为一个电子薄层,因为电离子薄层的电压差,使电离子冲击向组织生成分解的热效应,实现切割,并且临近组织受有限余温的作用也不会导致不可逆性损伤[9]。
本研究观察组接受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治疗,结果在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用于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能够减轻疼痛程度,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使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能够得到更迅速恢复。分析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疼痛较轻的原因,是由于这一治疗方式能够使过度敏感神经末梢发生变性,在局部组织产生去神经化,最终实现疼痛的缓解;并且射频汽化术能够低温烧熔骨软骨破坏的边缘、半月板撕裂边缘,保持光滑,因而能够消除引起机械疼痛的因素;同时这一治疗方法能够发挥良好电凝止血作用,患者术后出血更少,因而恢复更迅速[10]。本研究观察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为(75.18±6.3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64.95±6.72)分,P<0.05,表明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的应用通过加快患者恢复,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更迅速提升。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术用于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能够减轻疼痛,更有效提升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