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发展的相关问题及建议
——文献综述
2019-12-24李佼龙刘坚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李佼龙 刘坚(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1、前言
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其中包括“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完善青少年人群体育活动状况抽测制度”。而社区的体育服务是促进体育生活化,体育社会化的重要媒介。社区体育组织,更是提升居民体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青少年,社区体育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018 年11 月16 日,作者通过知网以“青少年体育健康”为主题检索文章261 篇并对其筛选,以“社区青体育组织”为主题检索文章185 篇,并对其筛选。
(1)文献综述法。
先收集管理学、 社会学、 体育学等各学科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其次,通过师大校图书馆、中国期刊网、论文数据库等查阅大量有关城市社区、社区体育管理、青少年体育、青少年健康、公共体育服务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
(2)逻辑分析法。
在整理文献的同时,运用所学,对比参考,分析文献,对社区体育青少年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并给出合理建议。
3、结果及分析
3.1、社区是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保证
家庭、学校和社区是青少年完整性教育的三重场域,共同承担着以体育方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使命与责任。而这其中,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是青少年体育改革的一个难点和重点。社区是一个具有公共性以及参与性的社会场地, 也是最贴近青少年的公共活动场地,自《全民健身计划》推行以来,社区更成为了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根据地,是青少年学习体育技能,提升体育成绩,以及提高社交能力的重要场所。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已被提上日程,中央高度重视,但是青少年体质日渐下降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提出的体育高考,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目前,我国大约有85%的大学生被检测出视力状况不良, 而在小学生群体中这一数据也高达约40%左右。因此,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更是要担负起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任。
3.2、社区体育组织是学校体育的延伸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之间其实是紧密相连接的, 二者是相互补给的关系,包括体育场地资源以及体育指导员资源,目前,我国的社区和学校体育之间的缝隙还较大,缺乏全面高效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日本公立学校场地设施向地域内居民开放是日本解决社会体育场地设施问题的重要一举, 众多向社会开放的场地设施无疑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在日本,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被称为青少年团,主要承担着分担学校体育的场地不足问题,以及运动时间缺乏问题。日本的青少年团主要依托于当地自治会(类似于我国街道委员会),活动具有大众性和自发性。中国的体育场地是严重缺乏的,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的场地,社区体育组织场地有限,需要借助社区附件学校的体育场地资源开展体育运动,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社区的体育场地资源,开发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多样性,解决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并丰富青少年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
3.3、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的出发点
从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兴趣和意愿出发,满足青少年的多层面,多元化体育需求,同时以身体健康和技能提升作为出发点,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贯彻《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中的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从青少年需求出发,开展相应的体育项目,让青少年自愿的参与其中,同时,在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重视青少年运动健康问题,《全民健身指南》中明确要求将青少年的运动心率作为青少年体育活动安全的评价标准。秉承以人为本,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相结合,做符合青少年发展的社区体育组织。
4、结论
4.1、场地问题突出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中,体育场地169.46 万个,总面积19.92 亿m2,每万人拥有12.45 个体育场,人均1.46m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指出在2020 年人均体育场地要达到1.8m2。我国体育场地严重不足,闲置场地繁多,场地的利用率底下,难以满足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
4.2、社会信任度不足
涉及到青少年体育锻炼问题,青少年的安全问题就被放大,体育运动是有一定的受伤率的, 但是大多家长对于体育运动中身体的一些合理损伤近乎一无所知, 将体育运动中的损伤问题全都归结于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上(后简称组织),很大程度上加深了组织的风险,家长不愿意承担责任,让组织方面进退两难。加之部分组织缺乏社区委员会和当地政府的公正, 以及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性,会加大青少年的运动风险,同时降低了家长对组织的信任。
4.3、专业指导员的缺失
目前我国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182 万, 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数量达1774 个,平均每800 人才拥有一位体育指导员。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大幅上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体数量存在不足,并且各等级间结构比例失衡, 高水平的指导员人数偏少, 队伍建设缓慢,社会体育指导服务能力薄弱。而且我国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中东部地区严重不足, 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态势。
4.4、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体育治理是在体育范围内, 治理主体对相关事务制定多元化公共管理的规则体系, 是公共治理模式及其实践途径在体育领域应用的延伸。
社区居民委员会和街道办存在被领导和领导的关系, 让社区居委会日常工作应遵守街道的安排, 超过80%的工作需要交给社会中介或者是政府职能部门来完成,较多、较重的事务性工作,会大大弱化社区居委会自治管理能力,也就削弱了对社区体育管理,事实上容易使其陷入到无管辖的不良循环中。由此可以看到,首先,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的管理职责不明朗。从理论层面来说,该组织属于社区服务的管理者, 负责社区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管理工作,这就承担起体育管理者的角色。然而,当前的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的管理的职责相对来讲较为模糊,该怎么管,从何而管,无从考究。
5、建议
5.1、辐射式场地联动利用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终身体育,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 我国学者提出了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以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体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体育形态的优势,从而形成“体育合力”。由于我国当前的体育场地有限,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运动需求,尤其是大多场地存在着封闭, 不对外开放的情况, 在《健康中国2030》、《全国健身计划》中都明确表示要将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成员几乎都是在校学生, 进入到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方便管理,同时提高了安全系数,也增加了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条件,与此同时,社区将自己的体育场地开放出来,租借给学校开展一系列的校外体育活动,缓解学校体育场地紧张问题,同时给学生更多的体育活动时间,以及更专业的体育技术指导。
5.2、家庭共同参与制
家长是家庭体育的主导者与主要实施者, 家长能经常带领和督促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 最重要的是父母与子女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行为的落实和时间的保证。家长的参与,能够提升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效率和时间,同时,让家长感受体育氛围,感受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的坚持与协作精神,从而对社会青少年体育组织产生信任,让社区体育带动家庭体育的开展,进而扩大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场地,提升体育活动时间。
5.3、学校人才多样化供给
专业性的体育指导员不足,是我国社区体育难以开展的重点,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保证了青少年体育项目学习的专业性,提升了青少年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我国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供不应求,大部分人才都处于高校之中,少部分人才存在于家庭中。2018 年我国预单招14728 名体育生,也就是说我国现今在校专业体育生大约有5-6 人, 是非常好的社区体育青少年组织指导员储备点,大学生兼职日渐频繁,将在校大学生投入到社区青少年体育培养中,是解决指导员不足的重要手段。同时,在校大学生是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人才, 为青少年体育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4、以社区为主导,社会团体协同参与
政府作为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的主体之一, 首先应出台权威性的社区体育治理管理法规,制订相关政策,并与既有法律法规之间形成有机的衔接和整合。在有效推动社区体育空间的科学规划与拓展的基础上,使各主体之间的权责划分得以明确,管理服务职责得以进一步细化,有限的社区体育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只有将社区作为主要的管理者,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的活动才能更独立的,更具特色的开展。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开展活动需要资金,除了国家专项资金以及体育彩票之外, 组织还需要社会企业团体的资金赞助以及场地提供,只有社会企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组织的活动才能更好开展,青少年的体育技能才能继续提高,才能顺利举办社区青少年的相关体育赛事,打造高水平,多样性的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
6、结语
自十九大以来,中国体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有了新目标,有了新期望,青少年是我国体育发展的生力军,是未来打造体育强国的基础,因此,怎样给青少年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条件,是家庭,社区,学校的重任。少年强则国强,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完善社区相关体育法制法规建设,健全相关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体育人才队伍跟进, 以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为试点, 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