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高职中医类专业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改革与探索

2019-12-24谭银花苏绪林王明杰易志龙张训浩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医师资格专业课程考试

谭银花,苏绪林,王明杰,易志龙,张训浩*

(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重庆 404000;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积极面向社会,对接行业标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医师资格考试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设立的,是医师执业的准入条件和标准,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是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的基本要求[1-3]。高职中医类专业课程教学应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对接卫生行业准入标准,适应社会对卫生人才的需求,探索以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以提高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改善现有中医医师缺乏的现状。1高职中医类专业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改革依据

1.1 高职中医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宗旨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建立科学、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高低,尤其是首次通过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

1.2 “健康中国”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

人才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关键。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才缺乏,县中医院的中医师人数不到医院总医师人数的50%[5]。《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到2030年,我国要基本形成百万中医师和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而到2014年底,全国中医类执业(含助理)医师仅有39.8万人,与目标差距很大。与此同时,2012—2015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全日制中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最高的年份也仅有70.94%[6],而2014年和2015年全国中医类专业专科毕业生首次参加全国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仅为39.05%和41.54%。目前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低的情况不利于改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才缺乏的现状和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应加大中医师和中医职业技能人员的培养力度。

2 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要求高职中医类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运用中医诊疗各科疾病及康复保健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7]。目前高职中医类专业教育尚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和评价体系[8],现有评价体系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对接行业准入不够、评价内容局限、社会监督不足、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如价值观念、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评价缺乏等问题[9]。评价主要采用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的方式,考核标准缺乏可信度,不能很好地对接医疗行业标准,对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考核不够[1]。

3 医师资格考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医师资格考试不仅是评价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对教育结果的客观评价和衡量教学转化的重要标志[10]。考试试题不仅包括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也涵盖自然科学、社会伦理和人文知识等,同时包括对自我学习、创新、沟通、批评性思维等能力的考核。医师资格考试是衡量中医药院校教育质量的“金指标”,考试通过率的高低与中医药院校的招生规模、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密切相关[6]。医师资格考试和医学教育二者均以《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为基本核心内容,医师资格考试对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质量监控和导向作用。

4 以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高职中医类专业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改革与探索

我校制定政策,明确任务,积极引导,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师资水平,从工作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宣传教育、学风营造、专题研究与经费保障等方面制订并实施了《对接行业准入要求深化教学改革计划》。积极对接医师资格考试,形成了以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关注过程、方法多元的中医类专业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4.1 融入医师资格考试,明确考核内容及要求

对接医师资格考试和岗位工作能力,将二者的要求和思想融入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修订了中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和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作课程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一览表,对医师资格考试有要求的内容在对应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标注强调,明确考核内容和要求。

4.2 分阶段层层推进考核

将学生培养分为实习前(包括大一和大二)、毕业实习和毕业后一年3个阶段,按照岗位工作能力和医师资格考试要求,对学生理论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递进式考核,即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和技能,再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能,最后要求学生将理论和技能相融合,层层推进。

4.2.1 注重过程,推进课程考试改革 一是加强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在过程评价中充分对接卫生行业要求,融入医师资格考试内容。评价既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医师资格考试知识小测验等,也包括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语言表达能力等。评价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蓝墨云班课,将学生在线学习、提问与作业完成情况纳入形成性评价。二是对与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的理论考试全部实施教考分离,规范考试流程,组织校内外专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建设试题库。三是对接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和临床工作岗位要求,对相关课程实施技能培训和考试。考试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方式安排,既可以随项目训练实施过程评价,也可在课程教学结束后集中安排考试。其中,医师资格考试要求的技能项目采取集中安排,考核由任课教师和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技能考试考官共同完成。

4.2.2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实施综合考试 综合考试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知识的能力。综合考核分为综合理论考试和综合技能考试。综合理论考试分为学期综合理论考试(第一学期、第三学期课程综合知识考试)和学年综合理论考试(专业基础综合知识、专业综合知识),完全对接医师资格考试,实行标准化命题,每题1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二者作为两门课程考核,考试结果纳入学籍管理,与升留级、毕业证发放挂钩。综合技能考试即实习岗前综合技能考试。考核在第四学期进行。综合技能考试内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结合医师资格考试项目,突破单一课程要求,采取必考项目+抽考项目进行,与实习挂钩,考核未通过者暂不进入临床实习,需在教师指导下继续训练后再次参加考核,直到考核过关后才能参与实习。

4.2.3 加强实习监管,优化毕业考试 毕业实习是中医类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的重要部分,是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适应社会需求非常重要。在以往的实习管理中存在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和实习医院管理多而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参与少、技能要求多而专业理论知识要求少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实习期间对实习生的评价方式,在原有出科考核(岗位实习考核)和实习综合考核基础上融入在线学习考核和毕业考试。一是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全程参与在线学习考核。学校组织开发融入医师资格考试的教学课件,上传蓝墨云班课,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登录蓝墨云班课学习并完成相应任务,将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纳入实习考核中。校内教师和辅导员全程参与学生学习,要求专业课教师定时在线答疑对学生进行辅导,辅导员督促学生学习,二者合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二是优化毕业考试。在中医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1个月内,集中在学校进行毕业考试。考试完全对接医师资格考试要求,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考试成绩计入学籍档案,与毕业挂钩。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成绩有一门不及格者不予发放毕业证,待补考合格后发放毕业证。

4.2.4 加强跟踪,持续推动 在学生毕业的一年内,继续对学生医师资格考试情况进行跟踪和辅导,系部、教师和辅导员共同为学生学习服务,继续提供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的蓝墨云班课使用权限,定时对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进行分析,针对问题及时完善蓝墨云班课内容,定时解决学生在考试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

5 结语

医师资格考试是国家实行职业准入制度的前提[3],是卫生行业的准入标准,体现了国家和卫生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对卫生行业从业人员临床工作需要的基本能力的考核。高职培养的中医类人才是否符合国家和卫生行业基本要求,必须经过医师资格考试的考验。为保证高职培养的中医类人才能胜任中医岗位工作,达到国家对中医临床人员的基本要求,切实将医师资格考试融入原有的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既是高职中医类人才培养对接行业标准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要求,也是深化教育改革,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8],其有助于改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才缺乏的局面,避免中医人才流失。融入医师资格考试的中医类专业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改革与探索是有益的尝试。

猜你喜欢

医师资格专业课程考试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从医师资格考试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成效
2010—2019年宁夏医师资格考试通过情况的分析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对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