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全景式项目学习设计例说
2019-12-23白雪
白雪
摘 要:全景式项目学习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由学生自己沟通、协作、创造来解决问题,符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并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深挖学科内蕴、打破学科壁垒、多种方法并用等方式来完成小学英语学习与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全景式;项目学习
一、建立学科内部深度联结——《Lets travel》
在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主要话题是讨论世界各地的天气。我们常规的英语教学设计就是依托教材中的情景,了解John的爸爸在外出差时的不同天气情况。到了之后的单元,这样的话题就再也没有运用的机会了,很快就会遗忘。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曾尝试让学生扮演气象预报员、每节英语课课前进行天气预报、制作天气明信片等,都是只有短暂的强化效果,随后又归于“平淡”。经过笔者仔细审视整个英语学习的知识框架,发现其中有很多话题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比如天气对着装、对交通等日常生活都有着影响,那我们为什么不设计一个项目,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呢?于是,笔者就以制定出国旅行计划为内容设计了《Lets travel》这个项目。
项目开始前,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自己想要去旅行的国家并说出理由。有的人為了美食,有的为了景色,有的为了球星,有的为了父母……教师利用百度脑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出旅行地的选择除了喜好,还有一些制约条件,比如时间、金钱,还有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天气等等。此时,教师表达出想去美丽的海滨城市度假,请学生在巴西利亚、伦敦、莫斯科等城市中做出选择。学生通过观察交互白板中的世界地图,了解了各个著名城市的所在位置,帮助教师锁定了纽约、三亚和悉尼几个出行选择。教师再让他们通过网上的视频查找当地的英文天气预报,进一步圈定暑假适合的出行地。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学习了天气的形容词和温度的表达,并且认识了一些天气符号。用所学知识既给教师确定了去悉尼旅行,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之后的环节中,老师安排学生继续根据天气情况决定带哪些衣服、从事哪些游乐活动、吃什么食物、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将weather与city、 clothes、 activity、 food、transportation六个话题搭建在一起,不仅完成了英语知识体系的内部建构、语境融合,而且也充分训练了学生制定计划、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课堂中为教师制定计划,课后运用所学给自己和同伴制定出行计划,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最佳效果。
二、打破学科外部次元壁垒——《School Day》
PEP小学英语分别在三年级上下两个学期第六单元、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安排了“数字”的学习内容。这个话题与英语交际中表示个人信息的“年龄”“生日”,表示购物相关的“价格”“尺码”,表示拥有和感知的“数量”,表示时间的“时分”“月日”等内容密切相关,属于需要反复强化、“螺旋式”学习的重点部分。因此,这个项目的设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真实体验。笔者将学习项目布置给五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在拥有更多前置知识的条件下,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项目的背景是筹备母校六十一周年庆,五个教学班联动合作完成不同学习项目。这个项目的子任务有:测量用于表演的主舞台及其他相关场地、调查并统计演出节目内容和道具数量、采购环境布置的用品、设计并撰写邀请函等。教师要求除了特殊的一些非常规词汇外,所有的平面图、价目表、统计表、信函等,都要用中英双语书写。在这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请教数学、信息技术、科学、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教师,并通过大量的调查和收集资料,才能完成自己的子任务,将不同学科的界限打破,实现以“解决真实问题”为目的的真正学习和运用。整个过程中,学生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有了很多新的发现。比如负责采购的小组在超市发现了很多的商品英文名称,自己不需要再查字典了;负责测算面积的同学发现估算比精确计算更符合真实生活的需求;负责调查的同学发现了很多学校和老师的“秘密”;负责设计的同学找到了新的软件平台和APP……这样的项目让学生乐在其中,通过各学科知识、技能的相互交融实现了思想、方法的习得和形成。
三、贯通知识技能情感目标——《Read and write》
四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读写部分,从留言条、邀请函到宣传海报、明信片等,都是应用文体。除了平时的阅读理解,分析文本内容,还要进行不同文体的书写格式指导。但笔者不希望为了学而学,为了写而写,我们应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自己真实的书写表达。比如,在五年级上第六单元“自然公园”一课,教师就让学生设计一个儿童节游园路线图,不仅要在图中表示出每个设施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了解同伴的喜好,既考虑多数人的游玩体验,也不忽视少数人的实际需求。又如,在五年级下第一单元“我的一天”一课中,除了让学生学会规划好自己的日程安排,还让学生去调查父母和老师的一日生活,从而了解长辈们的辛苦付出……这样的全景式学习不仅要求知识技能的融合,更要延伸到深层次的情感态度中去,形成三维目标的真正贯通。